分享

清高,与其辛苦人设,不如干脆甩掉

 芥菜树下 2021-05-26

  

无论在哪个时代,清高都是一种奢侈。

这里讲的“清高”,是真清高:从里到外的纯洁高尚;不想做的,就能不做。你能举出若干真实的例子吗?古人的故事,大多停留在传说中的一两件奇闻异事,并没有确切证据可考。周围能够想到看到的真实人物,也很少能与这个词沾边。

清高,先要有内心的清洁。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有人说,小孩子啊,不像大人那么多拐弯抹角的心思,他们的心里就很纯洁。难道小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纯洁无比吗?未必。

你看刚出生的小婴儿,还不会自己翻身坐起,当然也听不懂大人的教导。但他们会一件事,哭。为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他们可以成天哭闹。从来不管这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大人工作辛劳。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一切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哪里有什么内心清洁不清洁。

当然,内心清洁的人,也有。他们心里如同光风霁月,澄澈干净。遇到事情,能够分辨好歹,知道原则,也愿意选择美善的一面。但是,这些只是内心的清洁。能否外面也清洁,就是另一个挑战了。

这里并没有批评环境,或是批评谁的意思,只不过讲一些事实。从前环境如何,我们没有机会体验,暂且不说。就当下而言,很多职业,都需要某种程度的虚与委蛇。内心的想法,想要坚持的东西是一回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来,是另一回事。工作中的盘根错节,让我们很难说,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做。许多时候,我们是带着内心的纠结,像完成任务一样,把工作做掉。

我们的文化悠久,洞察人性的历史也悠久。晓得道路艰难,但在艰难之中,又想有所坚持。于是,就发明了很多聪明绝顶的词汇。比如,内圣外王,又比如,外圆内方。

内圣外王,一方面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圣人的才德,就是仁,做个好人,对世界对人有极大的怜悯与慈悲。王道,需要在丛林中的厮杀拼搏,掌管千军万马,就不可能一味慈软。

外圆内方,则如一枚铜钱。外面圆滑灵活,看不到一点点棱角,与谁都不会产生摩擦。内心却是方方正正,坚信有自己的坚持。看上去很理想,既能坚持原则,又能轻松游走各方。然而实际行出来,也正如铜钱,圆的部分是实打实的圆,里面的方,却是空洞。

这些聪明绝顶的词汇,既是对现实环境的适应,也像打了折的清高。能做到这两个词中任意一个的人,掰着手指头数数,上下五千年也没有几个。而回过头来,那些能够在我们脑海一闪而过的,多半是精心设计的表演。不过是为了特定目的,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人设。被戳穿的时候,用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能轻易得到所谓的理解。

虽然知道,能成功打造这种人设,已属不易。但要长期扮演,越来越难。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甩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