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连载131)苏门三学士崭露头角。

 野狐狸 2021-05-26

第二卷  文治

第十五章 一代文宗

文学天团

苏轼,字子瞻,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年1月)出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远祖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宰相苏味道,苏味道文章写得好,但从政品格为人诟病,办事处处明哲保身,人称“模棱宰相”。武则天当政的时候,苏味道一个劲拍武则天马屁,结果等到唐中宗李显复辟,他被贬到眉州担任刺史,于是,就在当地留下了苏氏一脉。眉州苏氏传到第十代,子孙中出了一个名人——苏洵。

没错,苏洵正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大家都知道,苏家父子三人是著名的文学天团,唐宋八大家中一下子揽去了三席。

作为两位学霸的父亲,苏洵自己的求学之路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倡导“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今天,无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恨不得从娘胎里开始就狠抓教育,君不见,陪读陪出心脏支架的也大有人在。

可事情到了苏洵身上就不一样了,别说赢在起跑线,完全属于别人已经跑了三圈,他才后知后觉地发力起跑。据说,苏洵少年时代一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直到二十七岁才突然醒悟,开始发奋勤学。所以,三字经里才有了一句“苏老泉(苏洵自号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二十七岁,搁现在都是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了!更可况那是平均寿命只有现在一半的古代。

不可否认,读书这档子事,除了勤奋,天分也很重要。落后三圈的苏老先生,自从顿悟以后,急起直追,学问大长,一跃成为文章高手。不过,苏洵的学问属于野路子,并不符合当时的科考要求。因此,苏洵连续两次参加科考都没考上,只能把满肚子学问用在孩子教育上。

苏洵自己求学起步晚,对孩子的学习却抓得很紧,经常绷着脸教训苏轼苏辙两兄弟。两兄弟中,苏辙性格内敛,平时比较老实。而苏轼就不同了,从小就是个活泼好动的主,整天在外面呼朋引类地疯玩,没少让苏洵操心。

苏家除了有一个严父以外,还有一个慈母。苏轼的母亲程氏出身于大户人家,受过良好的教育。程氏不但苦心维持家里的生计,还能尽心尽力相夫教子。

在苏洵和程氏刚柔相济式的教育下,苏轼的学习很快上了正轨,能诗善文、才华过人等标签很快贴到少年苏轼的身上,除了以上几个学霸的标配特征外,他还具备一些常人所无的特质,正是这个特质,使他成为人才中的人才,文豪中的文豪。

苏轼最牛的本领是“活读书”。他博览经史典籍,却又不拘泥于书上的条条框框,也不愿意对书中的知识顶礼膜拜,更喜欢进行独立思考,甚至经常拿书中的典故进行打趣开玩笑。

苏轼流传于世的文章很多,其中有一篇《黠鼠赋》,是他十一岁时的作品。说是,一天晚上,苏轼在家里听到了老鼠声,起床抓捕时却发现老鼠“死”在了一个空袋子里,等他一抖搂那个袋子,装死的老鼠立刻飞快地溜走了。苏轼于是感叹,人有时能够凌驾万物之上(役万物而君之),有时却被一只小老鼠所欺骗,想来,一个的成败,皆在专注或懈怠的一念之间。

文章写得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却又毫无故作高深的说教姿态。或许,正因为从小蕴含了如此的思维特质,我们此后才能见到那么多极富想象力的苏派文章。

至和元年(1054),苏轼十九岁,父母为他张罗了一门婚事,娶同乡女子王弗为妻,王弗特别贤惠机敏,有了她,生活上向来粗枝大叶的苏轼有了一个最好的帮手。不过,最让苏轼满意的是,王弗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平时还能和苏轼切磋一下诗词文章,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融洽。

嘉祐元年(1055),二十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开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考前,两兄弟在父亲的带领下一起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也是一个大儒,在见识了苏洵父子三人后,对他们的才华大加赞赏。张方平觉得苏轼苏辙的才华太出众,参加当地的乡试有点委屈人才,就鼓励他们直接到开封参加考试。此外,他还特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苏洵父子到京城后去找一个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的人。

三月,苏洵父子信心满满地离开了眉州,经过两个月的舟车劳顿,来到了开封。

八月,苏轼和苏辙一起参加乡试,并顺利过关。在省试开始前,他们去拜访了张方平所说的那个人——欧阳修。

当时,欧阳修已是公认的文坛领袖,谁的文章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赞赏,就好比得到了大V的转发点赞,立刻就会身价陡增,吸粉无数。

不过,要说张方平推荐苏洵父子也有点冒险,他本人和欧阳修的关系并不好,两人政治观点有分歧,产生过矛盾冲突。好在欧阳修是个具有君子风骨的人,主张唯才是举,他并没有因为张方平的推荐而怠慢苏洵父子。

欧阳修看了苏洵父子的文章后,立刻被他们的才情所吸引,不遗余力地向外界褒扬起来,苏门三学士的名声自此不胫而走。这次见面中,最受益的要属苏洵,因为他身上并没有功名,却因为欧阳修的举荐,被朝廷特授了一个官职。

对于苏轼苏辙来说,不管你是何方天才,还是要等第二年的省试说了算。嘉祐二年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过了,苏轼和苏辙都考上了进士,苏轼那篇文章得到了欧阳修的特别赞赏,只可惜,欧阳修误以为是弟子曾巩所做,闹了个“乌龙”。其实,关于苏轼的那篇高考作文,背后还有一则趣事。

当年省试的策论题目叫作《刑赏忠厚之至论》,考生必须据此写一篇关于刑罚赏赐的论文。苏轼在论证“用刑宜宽”的时候引用了一则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文意是说:上古尧帝的时候,皋陶担任司法官。有一次,皋陶要判一个人死罪,报到尧帝那里,尧帝表示要宽宥此人。皋陶一连报了三次,尧都坚持宽宥。因此,天下人都畏惧皋陶的严厉,赞赏尧帝的宽仁。

欧阳修看了文章后,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出这个“尧帝三不杀”的典故出自哪里。他转头询问其他副考官,居然没有一人说得上来。最后,连欧阳修都服输了,但他觉得这个考生既然能写出那么优秀的文章,引用的典故肯定有依据,只怪自己才疏学浅,忘记了(更恨吾辈不能记耳)。

考试结果出来后,欧阳修逮住机会就问苏轼:小子,你那个“三不杀”的典故搞得老朽一直睡不好觉,说说看,它究竟出自哪本典籍?

苏轼看着一脸认真的欧阳修,满不在乎地回了一句。

我编的!

苏轼的这种做派,正如高考生想不出议论文论据,就随便瞎编了一条鲁迅先生的名言,实在是太随性了!

不过,苏轼自有苏轼的道理。他表示,虽说典故是编出来的,但也没有瞎编。你看,《三国志·孔融传》里就有类似记载。

欧阳修彻底被苏轼绕晕了,尧帝的典故怎么会在《三国志》里有依据呢?

你编,继续编。

苏轼也不客气,接着解释: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灭了袁绍后,把袁绍的儿媳赏赐给了长子曹丕。名士孔融觉得这样做不妥,就去找曹操理论,说周武王灭了商纣后,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说你别欺负我读书少,我可没听说过这件事。孔融回道:“我以前也没听过这事,可从你今天的行为来看,当年周武王应该干过这种蠢事(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

你看,孔融能够“意其如此”,我也可以“意其如此”嘛,尧帝是出名的仁君,如此推论,完全合理。

听了苏轼的歪解,欧阳修不禁抚掌大笑。看来,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是个大才子,还是一个不拘一格的狂才。

也罢,后生可畏。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嘉祐年间的欧阳修以广阔的胸襟和识才爱才的雅量,为朝廷吸纳了一大批人才,他本人也被众人尊奉为一代文宗,名望无以复加。

然而,再天才的人也会白璧微瑕。历史上的欧阳修也曾错误地批判过一个人,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缺憾。

欧阳修错批的人,叫作狄青。

小编微信 :nbhanlin

新浪微博 | 简书 | 头条号 :野狐狸

《宋朝进行时》(又名《瓦舍聊宋》)

版权由行距文化代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