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好像和他有“一面之缘”

 光影志 2021-05-26

第335期

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语文课本里有许多闻名于世的伟人,只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空里的太少太少,但袁隆平爷爷是的,我们从小在课本里读他,长大后隔着电视与网络看见他。

似乎和他有一面之缘,但现在却要与他告别……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电影《袁隆平》,或许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部好的电影,但我仍然想推荐给大家。

《袁隆平》

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如火如荼。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尊重科学,潜心研究生物遗传学。

他独特、富有哲理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可袁隆平不入潮流的所作所为,却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女友害怕因此受到牵连,痛苦地选择了分手。

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和学生董婕发现了一株结有230粒的“鹤立鸡群”高产稻穗,他兴奋异常……

电影《袁隆平》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拍摄,是一部主旋律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袁隆平爷爷30岁至60岁阶段的故事,以杂交水稻始祖——“三系配套”的研究为主线展开。

电影毫不避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大饥荒,将人们遭遇的天灾展现在观众眼前,也同样不避讳导致饥荒的各种原因,又讽刺了学术不端者——为了荣誉而忽视真理的人。

虽然有时候这样的人会获得一时的荣耀,但追求真理的人永恒不朽

饰演年轻时候袁隆平的演员果静林与年老的袁隆平爷爷十分相似,在他的演绎里,我们好像真的可以穿越时光,看到过往袁隆平的模样,“自由散漫幽默风趣”。

他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课,将植物培育与婚育结合起来,他会同火车上的农民打趣,说自己“怀孕”了要去海南“生儿育女”。

在电影的开头,就以采访的形式将“交响曲”作为意象与生命相联结,也展现出袁老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当失意时,年轻的袁隆平也会拉着小提琴为自己疗伤。

但电影使用交响乐队的演奏作为转场并没有将剧情完美串联,反而显得有些突兀,不知道这是否是导演期望奏响的对生命与袁老的成就的赞歌?

有人认为电影对于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的成功着墨太少,显得颇有不足,但我想,或许无数的科研人员都面对过如年轻时的袁隆平爷爷一样的困境,不断失败,甚至可能要面对自己即将丰收的成果被人毁坏的功亏一篑,可是他仍然站了起来,打不倒地继续向前

当失败一次又一次地来临,才更加凸显成功的不易和可贵。

我想同大家分享几句,在如今看来感触更加深刻的台词——

当袁隆平深陷泥潭被救出后,他以轻松的口吻说:

“阎王爷早就跟我说了,袁隆平,你这个杂交水稻搞不成,我这儿就不要你。”

当同行专家不断反对,科研经费被停时,他说:

“一万多年以来,我们祖先搞不成的事,我们也搞不成。外国专家、同行,他们研究不出来的,我们也研究不出来。”

“从你们的谆谆教诲中我悟出一个道理,放弃。但我很想问问,那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干什么呢?我们就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吗?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从那会儿,我才明白,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失去安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

当器重他的领导问起他有多大成功的把握时,他远望青山一笑: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的人,都吃饱饭。”

电影最后以袁隆平爷爷本人的采访结束,再一次向观众展现了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穗子比扫把还要长,籽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很高兴,就和我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

电影定格在袁老的笑容上。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那个有个禾下乘凉梦的老人,睡着了。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

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

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

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

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

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

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

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

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

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

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谷鸟衔枝来

—END—

文编
stars | 敬国士
美编
小居|居心要叵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