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部高口碑的俄罗斯战争电影!不仅有场面,更有人性!

 Daweb_YN 2021-05-26
俄罗斯电影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比较少,品类也不如好莱坞电影那么的品类繁多,但战争类电影还是非常出彩的,有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奉献给世界。

诸如《解放》、《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战争电影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自从苏联解体后,战斗民族的电影就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之内。

今天给大家带来两部战斗民族的另类战争电影。

《通向柏林之路》

图片

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战争电影。初看片名以为是像前苏联时期那样的一部二战电影,场面波澜壮阔。

讲述了一个被冤枉判了死刑的逃兵和押解他的一个哈萨克士兵之间的故事。

图片

一个要被处死,已经不抱希望,一个十分木讷,坚持要去军委会完成押送任务。

两个人的友谊在突破敌人的包围的过程中越发浓厚,而他们本是敌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从彼此仇恨到相互理解再到生死之交。

图片

这是一部“很不好莱坞”的影片——没有大场面没有火爆,没有激烈的对射,甚至,没有什么扣人心弦,但是一部揭示战争中的人性,蕴含深厚的一部电影。

影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敌人的残忍,没有了常规战争电影的刺激感,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和人性更深的认识。

风格很像以前看过的苏联时期描写二战的小说,似乎感到了苏联电影的回归。

图片

当代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更多的是对战争中人性的刻画,不像前苏联时期那样高大上的讴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

再期待《解放》、《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片是不可能了。

那时的前苏联是计划经济举国之力拍电影。当今的俄罗斯电影已经没有力量去拍那样的电影了。

图片

2015版《斯大林格勒》

看新版的《斯大林格勒》就深深体会到这点。电脑特效再好再高级也是假的,还是比不上动辄上万人群演的前苏联时期。

不过现在的小投资小制作也有它的味道,就是影片更有创意更有灵性,关注点更独特。

图片

《雁南飞》

俄罗斯人也有这样的传统,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前苏联电影推出了一些不同于往时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创新意义,这些影片被西方称之为“苏联新浪潮电影”。

比如《士兵之歌》《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晴朗的天空》等影片,都是当时苏联影片的精品。

今天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二部电影就是豆瓣评分高达9.1的《士兵之歌》!

图片

这是一部令人惊喜的黑白战争题材电影,影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面,但仍是打动了无数人,即使放在当今也毫不逊色。

如果影片的画面是彩色的话,估计没有人会以为这是部五十年前的电影。

图片

影片采取倒叙的方法,开篇场景是一望无垠的麦田,凯瑟琳扎着儿子阿廖沙带给她的头巾,伫立苗间土路,瞭望遥远的地平线,盼望儿子归来。

图片

图片

阿廖沙是苏军一名通讯战士。

1942年,铁木辛哥元帅在哈尔科夫方向连遭败绩,被迫放弃塞瓦斯托波尔,30多万苏军被俘,苏德战场南翼战场极度复杂化。

然而随部队撤下来休整的阿廖沙却当了英雄。

图片

在执行布线排查任务时,19岁的阿辽沙突遭德军坦克追杀,意外发现一挺反坦克枪,于是操枪反击,击毁两辆坦克。

将军决定嘉奖阿廖沙,阿廖沙谢绝奖赏,提出要返乡探母。

原来,阿廖沙入伍时没来得及与母亲告别,家里的房顶还没有修。最后将军答应了他这个恳请,准他6天假:4天往返,两天修房顶。

图片

阿廖沙踏上了归途。在这六日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影片便由这段旅程为大家展现在俄罗斯这无边际的土地上,无数像阿廖沙这么勇敢的俄罗斯儿女们在为自己的祖国的战斗,他们无比的真诚、善良与勇敢。

图片

影片用公路片的形式将他在路途上遇到的一系列有关家庭、爱情、友谊的故事呈现出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为观众描绘出战争让这一切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

图片

图片

《士兵之歌》成为苏维埃电影荧幕上的又一个传奇。

卫国战争中有多少个“阿廖沙”告别故乡、告别母亲走上战场,而他们中能够活着回来的却很少。

《士兵之歌》是为一去不回的战士们谱写的一支颂歌,也是一支挽歌。 

图片

毫无疑问,战争场面的缺乏会让抱着观看强烈视听体验的观众大失所望。   

但我相信,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认真观看这两部电影,它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