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兄烧龙虾

 老家在刘堡 2021-05-27

少拍一张图,不过有图也说明不了什么。

我给扫兄那盆烧龙虾的定义是“其貌不扬”——

“味道不错!”

今天穿梭了几件事情之后,傍晚在客厅沙发葛优躺,接到扫兄口信去他家吃龙虾。我并不是要吃龙虾,我也想象不出他会烧出什么龙虾,到他家谁烧龙虾呢?

但我想吃点晚饭,想去看看扫兄。

风驰电掣与另一位朋友会合,赶到扫兄家,扫兄开门后,便再钻进厨房,看样子他已经在厨房忙了一阵,进他家屋内能够闻到梅干菜的味道,那家常的味道,扫兄一边指着一塑料盆活龙虾,说下午他在哪个菜场碰到这十五一斤的龙虾。

他一会儿又奔到灶具前,一个锅盖着大概就是烧的梅干菜,一个锅敞着里面不知何时放进去的龙虾,他站在前面看上去也不娴熟,甚至还担心龙虾从锅里挣扎出来,似乎有些手忙脚乱。不过那架势多少让人生出不少感动。一个平时看上去手不提四两的大哥在为我们准备食物,当然我没有任何寄希望于他烹制的龙虾了。

“扫兄,我家烧龙虾是要放啤酒的!”我颇有些见识的提醒他。“嗯,实际上放两滴白酒更好的”,他回应我,不过没见他放啤酒,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放白酒。

厨房里并不亮堂,扫兄清瘦的身材也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展示。过一会儿桌上盛来一碗梅干菜,一碗冬瓜海带汤,一盘拌黄瓜,和那盆主打菜烧龙虾。他把不锈钢盆子调来调去,我就有些好笑,这个“其貌不扬”的龙虾值得兴师动众?

作为客人礼节性的捧场还是必不可少的了,我在吃了不少梅干菜,海带冬瓜甚至拌黄瓜之后开始染指烧龙虾了!咦,

味道还不错来。怎么形容呢?貌不惊人但也不是那种艳俗,有点清爽但龙虾的味道又极好!我们又开始交口称赞起来,

扫兄的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大概把他的龙虾跟汪曾祺的文章相比拟了,这恰好多少让我们对汪先生文字风格有了通俗的理解,再扯莫泊桑、苏联文学,又提《约翰克里斯朵夫》,还有写《金蔷薇》的作家!扫兄能吹,不过吹的有道理。

一位懂文学的人会生活的人就该烧出一盆好吃的菜,比如眼前这盆已经三下五除二见了盆底的龙虾。否则,他真的什么也算不得了……现在,他似乎什么都可以算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