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安芹 :我不会倒立

 新用户7391BFGL 2021-05-27



我不会倒立

----追念我儿时的游戏

山东邹平 谷安芹 

  时光飞转,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的年轮早已缭绕成了斑驳杂乱的一团,但在那丝丝缕缕的缠绕中,我终还理记着小时候的缺憾……

  我们的村子不大,人口自然也不多。和我同龄的女孩儿竟然一个也没有!大我一岁的女孩儿只有一个,大我两岁的还是只有一个。大孩子是不喜欢和小孩子玩儿的,主动些除外,所以我就很主动地去找她们。

  最常玩的当然是扔沙包,踢毽子,拾子儿了。拾子儿是一种比较文雅的游戏,用砖瓦砸成五粒子儿,或坐或立,在桌子上或是在椅子上,或是在床上,一个一个的拾起,再一个一个的放下,两个两个的拾起,再两个两个的放下,三个三个的拾起,再三个三的放下……或是把子儿抛起,让其落在手背上,粒数不同,花样也不同。但砖瓦的子儿比较脏,砸得桌子椅子很响,敲在手背上也疼得了不得。那就需要高档些的子儿了。比较高档的子儿是用六块小布缝得,里面放上粮食,玉米粒儿,麦粒儿……最好的是抓一把大米或者小米放上,放大米小米要偷偷的,父母看见那是绝不允许的。那样高级的子儿,我也有过一副,是母亲帮我缝制的。可惜,后来被邻居大我三岁的姐姐哄唤而去,在这里,姑且放过自己的愚笨。

  再就是踢毽子了。虽然,在年龄上我略小一点,但就踢毽子来说,技巧却毫不逊色。踢一个打一个,踢两个打两个……比较有技巧的就是踢起毽子,转身,从身体的左侧或者右侧弯过腿过去,再踢起毽子,期间的动作是蹦着配合。于是踢得往往是汗流浃背,棉鞋开花。母亲常常看着开花的棉鞋嗔怪:“看你踢毽子踢得棉鞋……”我笑得无声,但毽子还是照常踢,当然棉鞋也是照常开花!放学之后依然是不回家,依然是踢到天大黑!在那干冷的冬天,在那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竟没有感到冬天的寒冷与枯燥!这不得不感谢踢毽子这项既锻炼身体又能取暖的活动了。

  扔沙包的游戏比较粗鲁,也比较野蛮。是众多游戏中我最不喜欢的一项,但偶尔参与一下也不反对。特别是冬天的傍晚,在大街上,两边各有一人扔沙包,中间立人,可多可少,只要沙包碰着中间的人,而又不被接住,此人就应下场,待场上的人接住沙包,他也才能活转过来,再次出现在场上。扔沙包,也要讲究速度,更要讲究技艺。这边快速的扔过沙包,另一边扔沙包的人还没等中间的人转过身来接包,极快速的把沙包就扔向中间人的屁股。“死了!死了!下去!下去!”扔沙包的人笑弯了腰,站在一旁看热闹的父母也笑弯了腰。中间的孩子装模作样地用双手捂着屁股不情愿的一步一拐的走了下去,站在了场外,焦急地等着场上的人救他上去。有时扔沙包没有准,偶尔会扔到别人的眼上,别人的鼻子上,别人的嘴上,那被沙包击中的感觉是火辣辣疼!但那种婶子大娘都在,自己的父母也在的情况下,自己又不好翻脸恼怒,更不好嚎啕大哭,也只好硬硬的忍了下了,把涌到眼眶的眼泪憋了回去。所以,我有些害怕,既害怕扔到自己,也害怕扔到别人,所以扔沙包这种游戏我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其实沙包的玩法也很多。扔沙包激烈危险,可踢沙包还是比较文雅得嘛!

  在地上画个圆,踢沙包的孩子站在圆内,一脚前,一脚后,把沙包放在前面或者后面的那只脚的脚面上,自己卯足了劲儿,抬脚向前,尽力把沙包向前踢向远方。然后踢沙包的孩子就要数(计量单位,一般是一只脚的长度)五十丈!踢沙包的孩子看看沙包与圆圈之间的距离喊道。是量是认,这取决于一块玩沙包的孩子。等着上场踢沙包的孩子一看,这个距离还要五十丈?切!不靠谱!木有数!量!于是,前脚跟挨着后脚尖,一五一十地便丈量开来!如果五十脚还有余,踢沙包的那个孩子继续踢,并很郑重地把五十写在地上。如果那段距离不够五十脚,那好!贪婪!要多了!下场!下场!换人!换人!踢沙包有趣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踢时,孩子卯足了劲儿,使劲儿的向前一踢,没看见沙包飞向何方,仰着头转一圈儿,没有!又低着头转一圈儿,有了,就在脚底下的圆圈里!站在街旁看热闹的婶子大娘大笑着冲着孩子喊:“漏子!酱油漏子!”孩子红着脸尴尬着从圆圈里走出来。有的孩子机灵,感觉到自己没有把沙包踢出去,自己便低着头大喊:“漏子来!酱油漏子来!”那么这就避免了站在旁边的婶子大娘大喊大叫了,她们就只管大笑一阵就行了!

  类似的游戏还有打张子。先说张子的组成,一根尺半长的木棍儿,两头较齐;一只张子,张子用木头棍儿砍成,两头砍成斜头,把张子放在圆圈上,用小木棍儿去敲张子的头,待张子蹦起,再用木棍儿把张子尽力打向远处。还是要丈量,只是测量工具变成了木棍儿。这个游戏的笑点在于刚开始,往往卯足了劲儿,就是打不到张子上,漏子了很多次!孩子急得脸红,眼睛也瞪得很圆,但依然是打不到张子上,打了三次,便悻悻的扔下张子退下场来。婶子大娘又不免大笑一番,脸皮薄一点的孩子打不着张子气急,恼火,再加上婶子大娘的哄笑,一时经受不住,便委屈万般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大哭起来。母亲笑着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安慰着受伤的孩子。大娘婶子依然笑着,指着藏在母亲怀里的孩子喊:“你个小输不起!还哭!”也就一会儿的工夫,孩子就把委屈丢在母亲的怀里,自己高高兴兴地从母亲的怀里钻出来又加入到了游戏当中!那时,孩子们放学了,很少有宅在家里的。当然那时村里的电视也不多,手机更是没有!所以孩子玩儿,大人看的场景是屡见不鲜的。不像现在,大人孩子人手一机,宅在家中能半年不出来!

  以上的这几种游戏需要自己准备东西,还有一种游戏,不需要自己准备工具。只要有一面墙,或一个麦垛就可以!立在麦垛前,双手伸开,比量一下,按地,双脚离地,上翻,在空中划过一个弧度,双脚轻巧地落在麦垛上,身子随即变为弓形!很潇洒,也很优雅!但有时失误,后背,后脑就会“砰”地一声摔在地上。所以在倒立之前,身子底下巴拉下点麦秸还是有必要的!就是巴拉点麦秸,我也不敢倒立!就是没勇气!看着小伙伴那么自如得倒立,我眼热得不行!有那么一次,终于鼓足了勇气,双手按地,双脚刚刚离地,在空中划了一半的弧,感觉整个身子就要翻过去了,心一缩,双手一松,双脚便迅速地落到了地上。我还是不敢!还有一个不敢的原因,就是爸爸向来不支持我倒立,常常郑重地对我说:“倒立可危险了!翻不好,头会插到脖子里的!”看着爸爸那认真的样子,我的心便紧缩起来!我可不愿意我的头插在自己的脖子里!于是,我就心安理得的放弃了倒立的练习!

  直到现在,我也不会倒立,但我真的想学会倒立,尝试一下倒立的乐趣,可岁月已逝,现在让我到哪里去找那些游戏的痕迹,那些倒立的乐趣呢!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谷安芹 山东邹平人。文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徜徉在其中,不觉得漫长,驻足回望,映入眼帘地定是满满的让人温暖的阳光!喜欢文字,喜欢文学,也喜欢随意的写点生活!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