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华市中国传统村落

 流星雨刘鑫 2021-05-27

金华市中国传统村落

01 汤溪镇上境村

 

古老的石子路,考究的房梁,精致的雕花,漂亮的牛腿,随便走进一家农户,看到的就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古老的建筑向人们述说着那一段珍贵的历史。这就是汤溪镇上境村。

上境村原名枫林庄,位于通往九峰山的必经之路上。此地临水傍山,风水宝地,因此得以文人青睐。北宋仁宗庆历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原监察御史刘清辞官后自河南鲁山迁居淮阳,又从淮阳三迁至兰溪枫林,筑室定居,取名枫林庄,至今已有970年的历史。

上境村大多姓刘,刘氏宗祠位于该村北面,大门外便是汤九公路,跨过公路是清水塘,水塘的南面面对宗祠大门,是一堵吉祥照壁,上面有个巨大的“福”字,水中倒影也映印着“福”字,仿佛告诉游人,生活在古村落里的人幸福多多。

02 汤溪镇上堰头村

上堰头村是金西汤溪镇西部一个始建于北宋(960年一1127年)年间的大村,至今至少已有889年历史。

村民以吴氏姓氏为主,村上建有8座厅堂,其中占地600平方米的花厅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厅堂建筑宏伟,门面宽敞,青石浮雕以及雕花牛腿等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保存较为完好。

村里还有七百四十余年历史的古法舞狮项目,一般在正月十五举行,想看看700多年前的金西古人如何舞狮的吗?

那就来堰头瞅瞅!

03 汤溪镇鸽坞塔村

 

鸽坞塔村位于省级风景区九峰山北麓。村内居住有畲族、壮族、水族、布依族、苗族、傣族和汉族七个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其中80%村民属畲族,所以又称其为“畲乡”。

村里三条垄交会的地方有一个山坞,以前还有一棵大松树,上面有一个大鸽子窝,太公就将村庄取名叫鸽坞塔,这便是鸽坞塔村名字的由来。地理位置优越,莘畈溪、汤莘公路沿村而过,山清水秀,被定位为浙中民族文化特色村寨。

记得来年开春一定要来鸽坞塔村看看,因为每年“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村民会自发庆祝节日的到来。农历三月初三,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炊制乌饭,故又称“乌饭节”,这是畲乡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这一天,畲族男女穿节日盛装,赶赴舞场,舞场内有极富民族特色的火把舞、竹竿舞等。

04 汤溪镇下伊村

 

下伊村,又称古城下伊,位于汤溪镇西部,距金华城30公里,村庄面积500余亩,560户,1600多人。距下伊村庄西北1000米处,就是《汤溪县志》所载“古城脚”所在地,相传明朝前所筑的古城墙遗址2010年4月5日被金华市人们政府授予金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大多是明清古建筑众多,有思任堂、藩臣堂、恒德堂、贻谷堂(又称铁皮门)、莘禧堂、六德堂、雨台屋,还有许多在土改时分给农户居住的民居。在列宿堂前,虽然历经400余年,那个砖仿木结构斗拱门坊上的“甘露流芳”四个大字赫然如新。据说,这是当时的皇上御笔亲题的恩赐,是对时任福建永春知县的伊惠公为官刚正清廉,处处为民着想的褒奖。

下伊村有着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据《伊氏家谱》记载“元至正(1335—1345)大间,村祖伊恭为龙游县尉,乐古城山水之胜,田土之沃,遂卜居焉。”下伊人因此就以“古城下伊”自称。自始迁之祖伊恭创基业于下伊村以来,伊氏祖先出过很多伟人并留下许多文化遗存。

05 塔石乡岱上村

岱上村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山就是花瓣,莲心有座寺庙。村中还有150亩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到岱上村游玩就是一趟净化心灵之旅。村上的风景,可能并没有非常壮观的景色,只是一片花田、一个古村、一条小河,却能让人体验到一种自然、宁静、愉悦,能让人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流连忘返。

曾有一位民间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塔石——“巍巍群峦尽延绵,高山流水现梯田。蛙声十里出清泉,花香百里瞭无边。莫问此处似有仙,原是农家泛炊烟。人生何处惹寒暄,只愿心在塔石间”。一首通俗易懂而又耐人寻味的诗,它不过在告诉我们“心中有景便是景”,塔石这些“默默无闻”的景点,就像是遗落在草丛的明珠,期待着有心人的发现。

06 孝顺镇中柔村

 

中柔村位于孝顺镇东南,村庄选址在仙霞岭余脉,南山脚下,依溪而建,形成南望北之势,以柔川溪为中,左右村居相连成片。因截山泉筑柔川贯穿全村而得名,自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至1130年)拓建以来,迄今近900年历史。中柔因孙氏繁衍集聚而绵延更替,至今孙为大姓,居住人口超千余。其他有严、朱、陈等姓,人数不一。

据《中柔孙氏宗谱》记载,孙氏严州富春始祖讳钟,以种瓜为业,为孙氏第一代。钟生子讳坚,坚为长沙太守,为孙氏第二代。

北宋孙奭为周文王之后,仕至龙图阁直学士,育有三子。孙奭故后,三子为避战乱,南迁至浙江丽水碧湖,其第三子孙恺以郎中为业,建炎中游历金华东乡,见其山水形胜,沃野开阔,物产丰饶,遂择地而居,发祥而族,成为中柔始祖,至今超过三十四世。

村民重视村内古民居、古溪渠、古民巷、古牌坊、古桥、古井的保护,现清代村落风貌保存较完好。

07 傅村镇畈田蒋村

 

畈田蒋村位于金东区傅村镇北部,村庄历史悠久,村祖蒋伯成于明朝初年由义乌山塘村择居此地,以地形和姓氏为村名——畈田蒋,系诗坛泰斗艾青的出生地。村内共有明清特色古建筑群36幢。建筑群中广泛应用木雕艺术,梁、枋、牛腿、雀替、天花、门窗等所见之处无处不雕,在我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极具保护利用价值。艾青故居于2006年3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以来,畈田蒋村进行了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村庄环境“小五化”整治,修复了具有保护价值古建筑4000多平方米,其中明朝建筑1160平方米,明清建筑700平方米,清代建筑1830平方米,民国初期建筑300平方米。充分挖掘名人文化遗产,重修蒋氏祠堂、艾青故居,积极开展村庄文化普及与建设,展现名人故居浓厚的文化氛围。

08 武义县上周村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坦洪乡上周村,在武义的西南部,距离武县城39.5公里,坐落于海拔1148米的高山上。因云海而闻名,风云变幻莫测,美不胜收,是摄影爱好者拍摄云海美景的绝佳去处。

没有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没有半夜还亮着光的写字间,山谷里一片寂静。衬着深蓝色的云雾在我们的远处若隐若现,让人的思绪也不禁跟着它们飘走,坐观远山,云卷云舒,当云飘走时,人们心中的杂念和烦恼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09 磐安县墨林村

 

墨林村位于安文镇东南部,距镇10公里,磐仙公路和磐新公路从村边经过,交通便捷。据《墨林郑氏宗谱》载,始祖郑讴(仲八)于元统间从窈川迁居于墨林。该村民风淳朴,人文资源丰富,传统民居保存较多,该村以郑姓为主。

村落传统建筑连片分布,主要建于明代、清代、民国三个时期,有三合院9个,其中永和堂建于明代,坐东朝西,占地561平方米。整个村传统建筑布局严谨,保存较好,雕刻尚可,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墨林平均海拔约为430米,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群山环绕,峻峰连绵,林木茂密,树荫浓碧,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10 兰溪市三泉村

三泉村,位于兰溪市多山的西北部,距兰溪市区11公里,距黄店镇3公里。是唐姓先祖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后迁入繁衍而成的血缘聚居村落。三泉村因地有喷泉三眼,由此而得名三泉。

三泉村东距省级风景名胜区白露山景区4千米,西北距省级风景名胜区芝堰村6千米,距省级风景名胜区新叶村8千米。东南距诸葛村13千米。三泉村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与白露山、芝堰、建德新叶及诸葛八卦村、长乐村一起走“古村落+田园”的路线!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三泉村想不迷人都难!

11 义乌市何宅村

 

何宅村为行政村位于义乌市最东面,村东和村南均与东阳接壤,古时因地处东阳、义乌交界处而称“界牌庄”或称“界牌何”,隶属于廿三里街道。村落始建于元代以前,拥有传统建筑21处,代表性建筑为明代的何氏宗祠,清代广孝祠、晋常厅、嘉正常厅和船会厅。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婺剧表演,省级非遗项目罗汉班,县级非遗项目莲花班、腰鼓队、鸡毛换糖、义乌民间武术、锣鼓班、风筝制作技艺、板凳龙、狮子滚球和轿夫吹打班。

12 东阳市北后周村

北后周村位于六石街道,村中的肇庆堂是东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弘治至正德年间,原本前后七进,现存主体建筑三开间,九架前后双步。明次间各三攒,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与抬梁混合。月梁瘦高,龙须纹如眉月,丁头拱承托五架月梁。村里集资几百万元对肇庆堂进行整修,使古老的文物重新焕发青春。

除了年代久远的古代建筑,祖先还给北后周人传下了特色工艺———竹编。在北后周村的340户农户中,至今仍有20多户从事竹编。小型加工户编织的礼篮、漆盒、饭篮等作为东阳当地婚嫁必备之物,不但畅销四邻,还远销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从该村走出了我国平面竹编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他以纤细如发丝的竹丝为笔墨,将中国传统书画用竹编技艺表现出来,其作品精细效果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竹编杰作《兰亭序》成为中国竹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3 东阳市古渊头村

东阳北去五十里的古渊头村,有着600多年历史。沿着乌竹溪逆流而上,看到两棵需七八人拥抱的千年古樟树,便是古渊头村。

在这里,宗族置产养贤、农户耕读传家、家家听闻读书声,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到目前为止,村里906户人家共走出了26个博士、556名大学生。因此,不少人称古渊头为“博士村”。

14 永康市大陈村

大陈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历山脚下,由大陈及后陇两个自然村组成。

大陈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以致力打造“山水大陈、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新建了综合广场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农家书屋1个,对陈氏宗祠、“荆川桥”、牌坊等文物保护点进行全面的修缮,对老年食堂也进行了装修。此外,今年对祠堂后的30多亩湿地进行了舜莲栽培,十里葡萄长廊进行了规划设计,将打造成集采摘、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生态观光园。

15 永康市芝英一村

 

芝英古镇位于石翁脚下,方山之东,背枕古娄,面朝三宝,华溪横穿,灵溪纵过,境内溪流纵贯,塘潭密布,山衬水美,水映山辉,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镇形若宝盆,形成独特的钟灵胜地。

古镇芝英千年积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的古祠名宅、古街老巷、古译道、古桥、古井、古树名木构成了千年江南古镇,承载着悠久的名人文化、五金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慈善文化、小吃文化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