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秀惜友谈拳事,海燕尊老会君叔

 太极璞谷斋360 2021-05-27

         第二天一早,兴隆和海燕赶来南城,小珠与文秀先到丰顺轩开位饮茶,两人坐下有一会儿了。

        文秀听小珠将近期发生的大小事况讲述,对小珠所处的人和事有了大致的了解,终可说说她的观感。

        “轩源老师致力于太极拳的寻根究源的方向,我感到欣佩和赞同!之前不时听人说某人打拳打得好,如行云流水一般,我也是人云亦云。直到上次你给我看轩源老师的拳架,我对行云流水这个形容,才有了我自己很真实的感受,轩源老师的拳,真是一动接一动,连绵不断,如水流云行般,而且看的人很舒服,为何有这个效果?我觉得根本就是他的拳发于自然,发于内在心身,他是由内而外的舒发。”

        “小珠你的拳也不错,但对比中,就可以见到你在模仿轩源老师,但能模仿,也是往前行的一步。今次过来听你说的,知你做的,我觉得你的路没有走错。”

        “我虽然能说,但我的体感很慢很差,自觉自己并不是在这条路上走多远的人,只是刚好有这样的缘分,生活中多了一个爱好和话题,这是我和你的不同。不过我听你说这些故事很有趣!”

         小珠笑:“我觉得你这话也是我想说的,我也是刚好有这样的缘分,各方安排好了,我照做便是,没有想走到哪一步。”

         文秀停了一停,稍凝重地说:“小珠,我们是好朋友,我以旁观者的位置,还是想提醒你一句,你现在在拳上的活动甚多,风头日健,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你想象那样和睦友好,有些人没有原因,只是因为不喜欢你,就可横生枝节,没法子,人多的地方就是江湖,你不介意吗?”

         小珠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兴隆、伟城师兄都有提醒过我,但终究,还是我如何看待我做的这些事。我自己的感受是,相对于圆通师父、轩源师父、蒲谷子师叔他们而言,我能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我受他们的指教引导,所受的益处在我个人却是巨大的。如何能回报他们,回报太极拳?就是能用上我的地方,我能尽点绵力,如此而已。”

        “但心愿是这样,做出来的事情,所达到的效果,落于凡尘,必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说法,无非于名于利去说事。但若因怕这些说法看法而却步……有的事总要有人去做,有的骂总要有人去受,也是安排好的。”

         文秀:“嘿嘿,在你得意的时候,我说这些败兴的说话……没法子,我以前在单位小部门做过,这些本能反应到现在也消退不了。”

         小珠:“我没想太多,现在我除了陪孩子陪父母,帮店里跑跑货,时间机动好安排。师父叫到我,我能有点用,各得其所。”

        文秀再问:“那现在兴隆对师父所述的拳,有没有解开他心中的结呢?”

         小珠无奈状:“这也是缘分安排,师父同样的一句说话,我听到的意思和他听到的意思很多时是不同的,他好像个皮囊那样,要将师父说的装进他的皮囊里,但师父讲的呢,是要我们破掉皮囊!这样两相里下,兴隆又觉得抓不到什么了。所以他在找他自己能理解的法门去练。”

         文秀:“哦?但这样会离师父的意思更远了。是不是他很想很想学到师父的功夫,所以急于找方法呢?”

         小珠:“有这个因素。毕竟他们男的,对太极拳的兴趣点,与我们会有很多不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吧,他在金都,大家多以练不练到功夫来衡量拳的好坏。”

        “兴隆现在纠结的点,是他一方面看到金都那些功夫高手们的局限,他认同师父平衡、虚空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听了师父讲了这么多原理,但是不知如何操作,如何上身,又回头去找那些他觉得有用的法去练。”

          文秀:“他是说师父没有讲操作方法?”

         小珠:“我认为,一是他对师父的理念架构,理念体系了解不全面;再是他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闭环,在他理解到的层面,如何讲都可以。一旦出圈,就难;还有就是师父强调的东西,似乎很简单,他不大以为意。”

         文秀:“你是说兴隆不是太适应师父的教学?”

         小珠:“有点吧……问题是,他觉得我是跟师父的步调了,也不见得我学到师父多少功夫,所以我上面说的,对于他也没有说服力,呵呵……”

          文秀:“你昨晚不是和那个莫什么强玩推手,他没能把你怎么样吗?”

         小珠:“那是很皮毛的玩的东西,兴隆的要求比这高多了,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我是女的,这方面是弱者,我就占了弱者的便宜,双方不对等,我输是应份,赢是人家让的……所以说明不了什么。”

         文秀:“噢……他想要的是师父那样的,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人……但这是很多门派的苦恼啊!为师的苦恼没人学到他的东西,为徒的苦恼师父没有教会他……”

         小珠:“是的,这师徒的缘分,真是很难有各方面都投契的。而且师徒除了两人的缘,还有外部环境的缘,能全然配合促进生成,有可为的更有不可为的,这缘分要足到极才是,所谓学拳者众,能学成者凤毛麟角。一句话,人一辈子,太短了,碰上这样的缘,大大的不容易!”

          文秀:“便是如此!”

         兴隆和海燕也到了,四人欢喜相逢,茶水热续,聊够了才出来纪念公园打打拳。

         各自打完拳,小珠将昨晚玩推手的情形复述一下,文秀听着小珠的说法去感受:“中轴始终保持静定,手脚的活动不能牵扯中轴;指梢饱满,意才透得出去;虚脚委中撑开,虚脚才能用;实脚不踏死,手上才活才能不着力透发过去……”

         文秀对拳理有了解,一说要点她就能做到,效果不错,小珠说:“你很多要素身上都有,只是未能借虚用虚,一旦悟虚,进步神速的。”

         文秀领略到不用力,静定,意透等等的应用,而叹一句:“我们练了那么久,就是不会用!”

          小珠笑:“这是共同的烦恼。”

         文秀所学的吴拳,师承正统,一拳一脚都有明确的意向,许多大小关节的翻转,体现劲在关节活动的传输流动,细节颇多。兴隆对此颇好奇,觉得她每个动作都有功用,问她如何开胯。最近他与平哥玩推手,总是这一块松不开,平哥说他胯没落,便有心寻找。文秀便把自己知道的尽告诉。

          海燕则拉小珠到一边,看看她打拳。

         很快近午了,四人回家,擂茶响起来,茶香飘满屋。说笑谈世事,忘年甚满足。

         吃完茶,近两点,文秀便要赶回去,兴隆送文秀去火车站,此行匆匆,太匆匆。

         海燕明天回医院复查,在南城待两天。她提起君叔:“年头飞龙年会时,君叔也来参与,他知道我的病,又看了我打拳,和我谈了许多,都是鼓励我好好学拳打拳。我们互相交换了电话,他还主动打了两次电话给我,问我身体如何了,真是很让人感动,也觉得不好意思,应该是我向他打电话问候,怎么反倒过来!所以今次来南城,我想见见他老人家……”

        小珠笑:“好啊,我问问他什么时候方便。”

         君叔接了小珠电话,听明来意,很爽快地约了后天早上到江滩公园旁的茶楼饮茶。

         海燕住的地方离江滩公园不远,君叔问清楚她的交通线路,特意到公交车站等她。

         正是早高峰的时候,君叔拄着拐杖,立于站牌前。身边行人如鲫,他那略单薄的身子,显得有点飘摇。

         海燕一下车,便赶前扶着君叔的臂膀,道声问候,两人往江滩公园方向走。

         上人行天桥时,海燕担心君叔年纪大,上台阶时搀扶他。君叔担心海燕不认得路会走失,牵着海燕的手……两人这样手牵手直到公园。

         小珠随后到,君叔的两个徒弟也在,他们说见过小珠打拳,原来是上次阿深带小珠过来时,他俩也在。

         谈话间,俩徒弟已张罗好茶水。君叔关照小珠和海燕,如像在自家中。

         坐定后,君叔对小珠两人说:“我们经常来这里饮茶的,旁边这桌都是我的师兄弟。小珠,我带你去认识一下。”

         说罢带小珠过台,向他们逐一介绍。前两位是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另一位是秘书,还有一位,君叔介绍道:“这位是胡坚。”

         小珠放眼一量:此人壮实,脸色红润,皮肤光滑,保养得不错。眼神里有些清高,对这里的人来人往并不多应。小珠印象里听说过此人,与他打招呼:“久闻大名,我听到过强哥提起你。”

          胡坚才抬头望望小珠:“你认识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