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哪怕多活一个月,世上将再无德国

 水深火热xue 2021-05-27

彼得大帝死后,沙皇俄国的皇位继承被搞得乱七八糟:先是叶卡捷琳娜一世继位,实际应该由老沙皇的孙子继位更合理;

好在叶卡捷琳娜一世死后又把皇位给了彼得二世,也算拨乱反正了;

没想到彼得二世早亡,皇位被最高枢密院几个守旧的家伙当作交易给了安娜一世;

其实,这时候最应该继位的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

安娜一世死后,她又自私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姐姐的外孙伊凡六世,还让大批德国人把持俄国;

这时候最应该当沙皇的仍然是伊丽莎白,但是,安娜就是没有传给她;

更让人吃惊的是,

伊凡六世的父母发动政变,政局被伊凡六世的父母把持了,伊丽莎白作壁上观;

忍无可忍,在许多大臣和近卫军的支持下,伊丽莎白发动政变,夺回了皇位,

史称伊丽莎白一世

一、她有倾国倾城之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伊丽莎白一世”

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全名是: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也是第三位女沙皇。

伊丽莎白出生于1709年,她出生那天,正好她的父亲

彼得大帝打赢了波尔塔瓦战役,彼得大帝打了胜仗回来,一听说多了个女儿,欣喜万分,立即下令把庆祝胜利的活动改为庆祝公主诞生。

小时候的伊丽莎白就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公主,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对这个女儿喜爱得不得了,尤其彼得大帝,到什么地方都带上宝贝女儿;晚年时,因为杀了蒙斯,和叶卡捷琳娜再不如以前那样亲密,就更加只亲近伊丽莎白一个人。

二、她终生未嫁,与侄子彼得二世感情真挚深厚

在伊丽莎白那个年代,法国的波旁王朝在欧洲算比较牛的。伊丽莎白长大了,一般人也不能嫁,门当户对只能找王室。

彼得大帝找人和法国沟通,想把伊丽莎白嫁给路易十五。但是法国却有一搭没一搭不当回事,这事就黄了。

路易十五就是那个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主,他们对这门婚事不热心,说到底还是瞧不起俄罗斯皇室,这是血液里的东西,改不了,现在还是这样。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历史,路易十五真的配不上伊丽莎白。

后来彼得大帝又找了个德国王子,结果这个王子是个短命的人,没订婚就死了。这件事就这么耽误下来,彼得大帝死后,叶卡捷琳娜一世继位,一方面忙着国政,一方面忙着喝酒,更加没人管伊丽莎白的婚事,结果,美丽的公主成了大龄姑娘。

伊丽莎白小时候皇宫里和小彼得关系很好,小彼得是她同父异母哥哥阿列克谢的儿子,后来的彼得二世,按辈分来说,伊丽莎白是他的姑姑虽然伊丽莎白只比他大六岁。伊丽莎白天性开朗活泼,总是带着这个可爱的小侄子到处玩。

叶卡捷琳娜一世死后,小彼得成了彼得二世,他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对这个姑姑特别依赖,还有点暗恋。每当有贵族有追求伊丽莎白的意思时,他就把这人派到国外或者找个借口给打发得远远的,搞得伊丽莎白更加没有机会。

也有人觉得彼得二世干脆娶了伊丽莎白算了,但是这种查着辈的近亲,招来教会和大部分贵族的一致反对。总之,伊丽莎白就这样变成了老姑娘,尽管她有惊世容颜。

三、她屡遭打击,最终夺得皇位,众望所归

一开始就说了,伊丽莎白好几次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接任皇位,但是总是得不到,尽管她不是很在意,但是心里也是很不服气;

尤其安娜一世在位,还想着办法对她打压,更让她心灰意冷,在和安娜一世大吵一架之后,干脆搬离皇室,躲得远远的。

安娜一世死后,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嫁到德国的姐姐的孙子、还不会走路的伊凡,这本来就让俄罗斯贵族不服;因为这就是个德国家庭。

没想到这个被德国人操纵的皇帝家庭还搞政变,想更加集权。于是,在贵族的支持下,在对伊丽莎白特别忠诚的禁卫军的帮助下,伊丽莎白也来了次政变。

伊丽莎白的政变很成功,她几乎是被禁卫军抬进王宫的,王宫的守卫早就不满皇室不公平对待伊丽莎白,他们不但不阻拦政变,还倒戈加入政变。

所以,兵不血刃地,伊凡六世和他的父母都被抓了起来,所有德国势力都被逮捕。

伊丽莎白上位后,立刻宣布继承彼得大帝的传统,把那个声名狼藉、安娜一世为了争权而设的内阁废除了;

恢复彼得大帝时代的枢密院,设枢密院总理大臣,总领国务,虽然这个枢密院在帝位继承上干过坏事,伊丽莎白也不计前嫌。

四、她重情重义,为深爱的人安排好一切

虽然没有嫁人,但伊丽莎白有很多情人,这在当时的欧洲贵族中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反倒是没有情人是件丢人的事;

即使是王后,完成生育接班人的任务后,都会自己找情人,皇帝一般不管,各玩各的,比如叶卡捷琳娜一世。

伊丽莎白最爱的一个情人是乌克兰歌手

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实际上,伊丽莎白和拉祖莫夫斯基秘密结婚了,只是没有生个孩子。拉祖莫夫斯基相貌堂堂,嗓音优美,演唱技巧高超,让美丽的伊丽莎白折服。

伊丽莎白登基后,常常带着

拉祖莫夫斯基出席活动,她一点也不避讳别人的眼光;大臣们都知道这层关系,所以对拉祖莫夫斯基也很尊敬。

拉祖莫夫斯基更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所以待人更加谦和有礼,不干涉任何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伊丽莎白登基后,对拉祖莫夫斯基大加封赏,封他为伯爵;冬天出门,女皇也要亲自为拉祖莫夫斯基披上裘皮大衣;

拉祖莫夫斯基生病,女皇衣不解带地陪在边上;有重大宴会,女皇边上的位置是拉祖莫夫斯基的,这是规矩。

1762年,

女皇重病时,她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拉祖莫夫斯基。女皇把继任者彼得三世和朝中大臣叫到面前,让他们发誓:不得在她死后为难拉祖莫夫斯基。所有的人都发誓了,女皇才放心。

伊丽莎白逝世后,拉祖莫夫斯基自己搬回封地去了,他是个低调的人,也是个聪明人,更是个爱着女皇的男人,他甚至把和女皇的结婚文件都烧了,以维护女皇的声誉。

五、她开明仁爱,品味高远,重视科学,奢华时尚,俄国面貌在她手上为之一变

俄罗斯在伊丽莎白时期,变化很大,一方面是伊丽莎白女皇不折腾,她能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

作为一个封建独裁的政权,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广开言路,听得进建议,这个国家不会差。比如我国“文景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伊丽莎白思想有一定进步成分,她重视科学,注重变革,还有仁爱之心。

比如她在位期间,就决定

不处死一个人,这种尊重生命的思想是超强的;她在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对当时沙俄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别好的推动。

按照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在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美国现在就要大抓这方面事情,这是在学习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在很多方面延续了她父亲彼得大帝的政策,她的政策使贵族们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贵族们有权处置自己的农奴,这对下层的农民是有害的;

伊丽莎白特别重视教育,支持创建了莫斯科大学、帝国艺术学院;伊丽莎白还资助建设了大量宏伟的巴洛特风格建筑;

比如彼得霍夫宫、冬宫、斯莫尔尼大教堂,这些都是国宝级的宝贵遗产,毫不夸张地说,是她开启了俄国非凡的启蒙时代。

伊丽莎白是在俄罗斯政治制度变化中当政的,她把俄罗斯已经出现的君主立宪制萌芽打压下去,使俄罗斯的封建专制制度重新加强;

但她是个开明的专制君主,她废除国内关税,建立

贵族银行和商人银行,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在国家财政复苏后,大力推行各项富国强兵政策,

建立了符合俄罗斯特点的各项国家制度。

伊丽莎白长得很漂亮,

受过法国式教育,对生活时尚和服装打扮品味很高。作为皇帝,她拥有穿不完的衣服,过着奢华的生活;是她引领了,或者说开创了俄罗斯上流贵族的生活模式。

实际上,在这之前,欧洲贵族很看不起俄罗斯贵族,出生低微的叶卡捷琳娜一世、粗鲁低俗的安娜一世,都没有办法让西方贵族认可。而伊丽莎白的美丽与高雅,不但让欧洲贵妇们接受并喜爱,她们还纷纷效仿。这或许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六、她哪怕多活一年,德国将不复存在

“她哪怕多活一年,德国将不复存在”,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德国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也就是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取得对周边的影响后,一个大德国的模样已经出现。

欧洲各国对德国都很警惕,以前受日耳曼人蛮力攻击的历史总是让他们担心。要不是所谓“三大蛮族”,罗马文明不会那么早的消亡,欧美白人那种“以武压人”的变态文化也不会发展到现在。

总之,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奥地利的

特蕾西娅皇后为争夺“

神圣罗马帝国

”大打出手。欧洲一乱,英国最高兴,所以英国兴高采烈地支持

腓特烈大帝。

就这样,欧洲打了场“七年战争”,英国、普鲁士是同盟,法国、奥地利、俄国是另一个同盟。

法国当时内政受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所左右,所以有大男子主义情节的腓特烈大帝说他的对手是“三条裙子的联盟”,但就是这三条裙子联盟,把他打得节节败退。

有历史学者认为,“七年战争”实际就是一场世界大战,战场遍布世界各地,普鲁士被打得鼻青脸肿,俄国已经占领了柏林。

1762年初,普鲁士濒临绝境,

眼看着就要灭亡,

腓特烈大帝在考虑如何体面地投降时

,伊丽莎白女皇病故了,

彼得三世即位。

彼得三世是伊丽莎白姐姐的儿子,出生在德国,不会讲俄语,他还是腓特烈大帝的铁杆粉丝。他一上台,立刻和德国媾和,退还占领的德国领土,退出同盟。

腓特烈大帝和他的帝国终于死里逃生,还一脸懵逼地、戏剧性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把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并入版图,萨克森、波兰成为普鲁士附庸。

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从此开始了百余年的德国统一进程,对日后的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丽莎白女皇哪怕多活一年、甚至一个月,普鲁士就会被肢解。因为在

1762年1月,腓特烈大帝已经没兵可以打仗了,他要体面地投降。

历史不能假设,人生不能重来;历史上那些文治武功的厉害人物都有个相同的特点:他们看起来都很仁慈,连死刑都不想要;但他们做的决定却往往造成无数人家破人亡、无数的生命轻抛沙场。

总之,俄国的这个女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俄罗斯因她而改变:

她长得漂亮,情人也不少,但终生未嫁;

她温柔忍让,但也断然地发动政变上台;

她开明贤德,但又造成农民负担,削弱下层权力;

她引领潮流,让欧洲人对俄罗斯高看一眼,但也生活奢华;

她文治武功,差点灭了普鲁士,但却功亏一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