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节游金泽古镇,恰逢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节,香客席地跪拜古桥

 上海旭日东升 2021-05-27

从金泽古镇北区逛过一圈,来到金泽古镇南区,已是近中午时分,走进金泽老街,它古朴得让人惊讶,除了几家小饭店外,几乎没有什么店铺,比其他上海周边的古镇少了喧哗和胭脂气,给人一种被时光遗忘的错觉。而此时正值劳动节上海各大景区正是车水马龙时,古镇安谧得却像一个入睡的老人。

  

这里相比北区,河道里多了游船,因为这里游客相对比较集中。

  

金泽,依旧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古镇味道,小河、古桥、寺庙……让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感觉像是步入了水墨画卷。

  

金泽被誉为“江南第一桥乡”、“古桥梁博物馆”,古桥分布之密集、形式之丰富、年代之久远,为其它古镇所无法比拟。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钱君陶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

  

这条小河是古镇的精华,贯穿全镇。可以乘船沿着水路游览,感受水乡一砖一瓦间流露出的传统而淡雅的风情。

  

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这座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此桥与镇北万安桥造型、结构、用石基本相同,同跨一河,故称姐妹桥。当年普济桥桥身全部用稀有石料紫石砌成,据说每当雨过天晴,桥石晶莹光泽,绚丽多彩,整座桥如同宝石镶嵌一般。

  

耳边传来一阵锣鼓声,寻声望去,见一群着一身红戏服的女子,举着旗敲锣打鼓地迎面走来。

  

一打听,原来今天恰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金泽的特色民俗庙会。这是一支去烧香的队伍。

  

从农历三月二十六开始进行朝皇仪式。该仪式在整个江南地区仅金泽镇存有,民间相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特批的。庙宇里的神像抬出巡游,香客席地跪拜。

  

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庙庙有桥,桥桥有庙”,它的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然而多数都在朝代更迭之中烟灭。虽然昔日盛景不再,从古至今仍矗立于古镇入口的颐浩禅寺和尚存的七座古桥,便可遥想当年风采。

  

拜完一座桥,队伍向下一站出发。

  

白墙黛瓦木格窗临水而立,乌篷船在河中悠悠荡荡,安静祥和,让人向往。

  

在这里看不到五花八门的特产零售店,没有商业味,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心可以静得下来,发发呆,想想心事。

  

高耸的围墙里是当年的缝纫机厂旧址,现在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被保留下来。

  

这里既不同于朱家角的商业化,也不像七宝那般吵杂。是一个在闹市中依旧保留淳朴的古镇,商业气息出乎意料地淡,一切都是寻常水乡人家本该有的样子。

  

一支支烧香的队伍敲锣打鼓从岸边走过,打破了古镇往日的宁静。

  

迎祥桥:是江南少有的元朝桥梁,远望如“长虹卧波”,桥身极薄,为全国少见。更独特的是桥面没有桥栏,据说,元代蒙古族骑兵,经常要疾驰过桥、故桥面铺砖无桥级、无桥栏。

  

最重要的是,这边的门票是免费的哦,而且这边知道的人少,因此平日里游客不多,甚是幽静,带着一家老少来这边散心,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放生桥:建于明朝,整座桥用青石和花岗石混合建造,充分利用了花岗石的受力特点和青石的点缀作用。

  


没有喧闹,只有古朴,放松心身的好去处,是不是很有冲动去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