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一公爸爸毕业于哈工大妈妈毕业于211,109岁爷爷还曾是985校长

 云语禅心 2021-05-27

说到如今的学术界,有不少的名人,而且关注学术和教育界的朋友往往可以很容易记住这些人的名字,提到施一公身上有着多种标签,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海归,而这种海归和普通留学海归有着很大不同的是施一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明显要更大一些,如今提到海归很多人往往都是去国外混点经验罢了。


施一公其实成为院士那年还没有到50岁,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院士群体之一,被视为年轻有为的代表,如今施一公已经成为了西湖大学这所民间办学典型院校长,而且施院士从开始打算以斯坦福等名校为范本来创办这所大学的时候,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虽然西湖大学改名仅有2年时间,而且还只处在招收博士生阶段,但还是被外界很多人所看好,认为未来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说到施一公其实是一位学霸式的学者,这点可以从他求学经历就可以看出来了,说到施一公自小接受了十分浓厚的读书家庭风气的影响,自己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虽然在那个年代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讲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是施一公有了父母的高学历影响加上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其比很多同龄孩子相比赢了起跑线。


而施一公真正将自己潜能发掘出来是在高中阶段,在80年代初的时候,正是我国人才匮乏的年代,施一公当时在河南省会郑州就读高中时就凭着数学联赛省内第一的优势,被清华破格录取,18岁进入到清华的他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生物类学科,当时这个学科被外界不少人看轻,但对学术执着的他本来需要5年的学制,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最终只用了4年完成,而来到美国后的施一公面对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从美国一所著名世界私立大学中拿到了博士学位。


当时仅有28岁的施一公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博士之一,31岁的时候进入到了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获得了无数荣誉,但在08年的时候,他却在很多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以重金和待遇邀请的条件下选择了放弃,回到了阔别20载的清华,在这里重启了自己的生物学研究,为清华此类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还一手培养出来了著名的颜宁教授(如今还是美国院士)。


说到施一公一家子学霸一点都不为过,其实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和获得了父母的学习习惯熏陶,比如爸爸早在50年代的时候就考上了哈工大,而母亲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到了北矿(如今的中国矿大(北京))这所211重点大学学习,后来父母在领域中都有所成就,而当时两人能够同时在那个年代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已经是人中龙凤般的人物了,因此施一公能够后来在学业和学术上有这么大的成就,其实父母的影响和遗传功不可没。


左2施平

此前我们介绍过施院士的妻子曾经以状元头衔进入到了清华,后来还成为了一名生物学教授,除此之外,其实施一公如今已经109年的爷爷也是一位厉害的大咖,早在民国时期施院士的爷爷施平就考上了当时著名的金陵大学就读,后来还在浙大有过求学经历,而在建国后,施平先后多次在高校当中任职,比如在中国农大(前身北京农大)这所985担任过书记和副校长7年时间,在改革开放后又在华中师范担任过书记5年时间,离休后依然不忘对教育的关心与热爱,对自己的孙子很多方面有着十分大的影响。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对施一公和他的学霸父母妻子和爷爷了解多少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