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好文)公司是让你来干活的,不是来学习的……

 山阴张侯 2021-05-27

   文/诗来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中小企业,每当他们开会时,领导希望每个人都能发言。这时,总有人说:我今天主要是学习,多听大家的想法。

然后,他们就以此为借口,不发言。

这样的人,说好听点是谦虚;说白了是另一种懒惰,是不负责任。说得再直接点,公司招你来,是让你干活儿的,不是让你来学习的。这是公司不是学校,想学习,要么回学校要么自己抽业余时间,不要总在公司的业务讨论会上,说自己“是来学习的”。

你来公司学习,不好意思,那你要不要交学费呢?

如果你交学费还好,如果不交学费,公司没有义务总是给你“免费学习的机会”。

公司每招任何一个人,都希望你能立即熟悉工作岗位,快速融入工作,迅速创造价值,而不是总说“我是来学习的”。

有很多人,虽然已经步入职场三四年了。但他们的思维仍然是“学生式思维”。他们觉得:只要我以学习作为挡箭牌,就没人能跳出来我的毛病。你看,我这么谦虚好学,你还能说啥呢?

其实,并非如此。很多人所谓的学习,只是做出来一种“我在学习”的样子罢了

有太多人,他们周末去图书馆或书店,结果坐那还没10分钟,就拿起手机聊天、看视频;不到1个小时,他们已经犯困了;还不到2个小时,他们已经盘算着晚上去哪里约会或吃饭了。

等Ta走的时候,你问Ta下午看的什么书,可能Ta连书名都说不出来。

这种所谓的“读书”和不读没有啥区别,只是做出来一种“我在努力读书”的样子罢了。

这样的人可以欺骗自己,但在真正读了很多书的人面前,很容易就露出马脚。

一个人说话有没有水平,分析问题是否透彻,看问题是否能抓住实质,一张嘴就能看出来。

一个不读书的人,说话总是抓不到实质;由于抓不到实质,所以只能原地绕圈子。表面听起来,Ta似乎讲了很多,但梳理一下,发现Ta讲的都是废话,基本啥也没讲。

一个人分析问题的水平,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而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可以也只能通过多读书来磨练。

尽管很多高科技公司一直鼓吹自己的企业文化很单纯,就像校园里一样,而且同事之间都以“同学”或“老师”相称。

但如果上班的人还把自己当学生,那可就真傻了。

学生上学要交学费,国家还给大学生补贴,然后老师免费教你知识。可是到了公司,你不需要给公司掏钱,公司反倒要给你发薪水。

招进来一个萌新小白,开头几个月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公司还得倒贴人力给予培训和帮带。如果不是大公司,老板看着这些不能干活的年轻人都会头疼。

职场如战场,每个岗位,每个运作都涉及到真金白银。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所以领导对招人、用人势必会极端上心。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愿意高薪从外面挖人,有经验,上手快的员工永远是老板的最爱。

没有价值的东西,只能用来自娱自乐。

其实,公司也不是不能学习。但企业里的学习和学校里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在企业里,你能学到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包括人际关系以及争权夺利

我从来不避讳“争权夺利”这个词儿,因为无论怎么说,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每个员工因为共同的利益聚到一起,那么,争权夺利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争权夺利也不全是坏事。

相反,一个组织里,如果总是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文化,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但长期以往,早晚会丧失竞争力。

这就是为何,绝大多数家庭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父母长期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文化,即使看到孩子的缺点,也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指出来。打吧,舍不得,而且打往往没有效果;教育吧,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耳旁风,说了他也记不住。

企业里所谓的“学习”,更多的是发现每位员工的闪光点。要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之后,对于社会总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和生存哲学,这些东西是需要你认真学习的。

没有人能赚到超出自己认知能力之外的钱。正如老舍在《骆驼祥子》里写的,祥子在上海滩,靠拉人力车维持生活。他总是看到那些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出入于银行、证券交易所,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懂,这些银行、证券交易所是做什么的。

即使你给祥子耐心地解释,他也完全听不懂,因为他对于大上海的这些金融行业,完全没一点概念。

在祥子的世界里,赚钱的唯一方式就是给那些少爷、小姐们拉黄包车,顺便擦擦皮鞋。

他梦想着能靠拉黄包车攒点钱,然后娶个媳妇,“好好地过日子”。可惜,他的梦想还没成真,他就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变成了他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的模样:每天抽抽旱烟、挠挠虱子,得过且过,看着那些穿旗袍的阔太太们在街上走来走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过上好生活。

你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