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思维裂变》03不懂得稀缺思维,你将永远是一个穷人

 山阴张侯 2021-05-27

线上课程《超级思维裂变》第三节,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稀缺】。

文/诗来

1.在生产过剩时代,只有稀缺的东西才有价值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物资短缺的时代。今天,你环顾四周,看看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看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争奇斗艳的各大高端旗舰店,看看电商平台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无比强烈。

在这个物资极大丰富甚至生产过剩的时代,学会判断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一个对经济生产和流通缺乏深度思考的人,他判断不出来哪些东西会升值,哪些东西会贬值;因为判断不出来,所以只能依靠“猜”或“赌”的方法。

这种方法,充其量只能算“投机”;投机和投资的区别就在于:在投机行为中,注定只有极少数人能取胜;而在投资行为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选择正确的标的,每个人都能挣钱,只是挣钱多少的问题。

未来十年,只有“稀缺”的东西才值得投资,也只有“稀缺”的东西才有价值。

这在艺术品市场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我们不需要从美学和艺术创作的角度理解吴冠中的作品,只需要知道顶级艺术品是稀缺的就行了;只要稀缺,哪怕它只是艺术家的随手涂鸦,照样价值连城。

因为这些东西无法量产。因为无法量产,注定它的边际效用很高,也注定它们只能被少数人得到。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让自己变得稀缺,让自己成为少数人。

2.让自己成为一个稀缺的人

未来五到十年,让自己成为一个稀缺的人,而不是一个过剩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生活习惯就发生了倒退。晚睡晚起成为一种常态,习惯于在综艺节目和娱乐明星上打发时间,似乎在他们看来,“时间”这种资源根本就不重要。

当一个人觉得时间不重要时,他其实觉得自己也不重要——对这个世界而言,自己并不重要。这个世界有没有我都行,都没有关系。

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重要,世界当然也就觉得你不重要。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种启发,那就是:你突然发现诸如逛街、聚会等事情并不是必须的。

这些事情当然能使你快乐,但这些快乐都是短期的;而短期快乐永远无法给你带来长期收益。

如果你做的事情别人也都在做,你思考的问题别人也都在思考;那么除非你有自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思考得更深刻,否则,你很难成功。

因为,成功这个东西是有概率属性的(这也是我们下一节的话题)。你和别人做的事情都一样,甚至做事情的程度也一样,那么,结果只有两种:要么你们都成功,要么你们都不成功。

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思考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无论思考的内容还是思考的方式,都应该和别人有所区别

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极其重要。

在《人类的终极命运》一书里,作者明确表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对人们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而更担心那些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人们。

面对人工智能的大趋势,注定要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他们之所以被淘汰,不是因为在竞争中输给了自己的同类,而是输给了机器和智能技术。

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加重要。

毕竟,得到一件事物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称得上它。

3.思维稀缺比资源稀缺更可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古以来皆然。

思考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一样,不止是三维的,甚至不止是四维的;但大部分人的思维一辈子只停留在二维甚至一维的层面。

停留在平面思维的人,对问题的思考就是错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在对太平天国作战后期,曾国藩拥兵30万,清朝8个总督3个出自湘军,15个巡抚7个出自湘军,江南五省都是富庶之地,曾国荃等人也多次劝进,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兼备。

最可贵的是,曾国藩手里还握着民族大义这张牌。只要他打出恢复汉家江山这面旗,响应者不可谓不众。

然而,面对诸多下属的劝进,曾国藩却认为:人在共患难的时候固然是朋友,但在同富贵的时候往往就成了敌人。

左宗棠这些人现在和我是朋友,那是我们现在共同奉命讨贼。一旦我要拥兵自立,这些人可就不一定还和我做朋友了。甚至,他们会觉得非常不服,进而出来攻伐我。

曾国藩的思维,远远超出了他手下那些读了很多圣贤书的幕僚。因为,曾国藩的思维是立体的,而其他人的思维是平面的。

19世纪末汽车刚发明时,完全不被人们认同。为了向人们展示这个新发明的用处,1884年,卡尔本茨驾驶这辆以蒸汽作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和街头的马车举行了一次比赛。

结果,本茨还在笨拙地操作方向柄和刹车板时,马车已经甩开了他几条街。

对此,所有的观众和媒体都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嘲弄和讽刺,不明白这么一个笨重的机器会有什么用。

但本茨坚持对汽车进行改进,最终极大地推动了人们交通方式的跃进。因为,本茨的思维是动态的,而其他人的思维是静态的。

五年前,和朋友聊到郑州房价时,当时我就坚定认为房价长期一定是看涨的。因为房地产具有很强的土地属性,而土地资源尤其是核心地块永远是稀缺的,这种稀缺价值不会因为土地供应量的增大而减弱。

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个财富的源头永远是稀缺的,因此,凡是和土地挂钩的资源,长期来看都要涨价。而那些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商品(诸如汽车、衣服、电脑),都可以通过增大产量的方式,相对降低其稀缺程度。

绝大部分人活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人脉,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机会。甚至就连运气,也总比别人要差那么一些。

除了提升自己的思维,绝大部分人没有其他改变自己的方法。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家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里指出,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正如节食者的计划总是会以失败告终。

因为,生活的负担往往压得穷人喘不过气来,并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不断变弱。

从历史到现实,都是如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问题:A:你觉得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稀缺的?

          B:和之前相比,你对哪些事物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 精彩回顾 
—— —— ——

或许,有1亿多国人根本不配看春晚……

放心吧,郑州的房价还是被低估了

越是穷人越是相互看不起,这就是人性

“随手写,随心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