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熙元的家庭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他们雪上加霜?

 殷国辉 2021-05-27

钱熙元,原名福焕,字颂眉,一字仲眉,道光十七年(1837)生,民国2年(1913)卒,得年七十七岁。他有两位夫人,原配为江阴虞贡生许兆桂的长女许氏,道光十五年(1835)生,同治六年(1867)卒,仅在世三十三年,育有一儿一女,但都不幸天折。继配是同县县学生诸国培的次女诸氏,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民国4年(1915)卒,得年七十四岁,生有钱基康、钱基昌。钱熙元与父亲钱维桢、大哥钱福炜一样,对科举之路情有独钟。早年,他就进入县学,不久补庭生,最后以虞贡生成为候选训导。听起来,这与他父亲钱维桢走的道路完全一样。自从成为候选训导,钱熙元的前程似乎也停滞了下来。不知考了多少次乡试,他始终与举人无缘。一次次复习功课与参与乡试,致使他的家庭背负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他不善于生产和经营,平日除了教十几个蒙童读书,便没有别的营生了,蒙童的束就成了他仅有的收入来源。

但是,蒙馆里的束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甚至不能养家糊口。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

1693-1765)曾经有一段担任塾师的生涯,他在别人的家塾里尝尽了寄人篱下的酸甜苦辣,以至于后来考取了举人、进士之后,依然对这段经历耿耿于怀,他把自己当时的情形都写在了《教馆诗》里: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柳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塾师的辛酸生活。那些塾师为了生计,不得不抛妻别子,客走他乡,四处寻找东家,以设课授徒获取微薄的收入。塾师寄居在东家的家中,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遭受东家的怠慢和学生的抱怨。把塾师作为唯一工作的钱熙元一直经历着这样“半饥半饱”的日子。

同治初年,太平天国运动的作战双方进入激烈交锋阶段。常州失陷后,聘钱熙元做塾师的人家大不如前,他获得的束也越来越少。这下该怎么办呢?钱熙元难受极了。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他不得不一改专职塾师的身份,和别人做起了贩布的营生。但是,身穿儒服、不懂经商的他却被老谋深算的市偿小人所骗,不仅没有挣到钱,甚至连本钱都没有收回来。钱熙元在《同治癸亥避寇江北黄桥镇馆于杨氏有感而作》第三首中记述了这件事。该诗云:生涯抱布枉徒劳,货殖输人利析毫。(贩布折本)君子可欺来市偿,(布贩何达卿)儒冠被误慨吾曹。(吾与曹丙申贩布,为常州朱绍云所愚)昼楼过眼知皆幻,豹雾潜身计自高。(布被骗,绍云逃匿,乃知所言皆虚)羞涩阮囊嗟更甚,播然变计首频搔。

本来就够贫困的了,如今贩布又遭遇了被骗的厄运,这对于钱熙元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贩布不成,钱熙元不得不另做打算,一段时间后,他又有了新主意

——从军。钱熙元心想:“眼下正值战争时期,军营里肯定缺人。自己虽不能到前线打仗,但后勤工作总做得了吧。”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到了清政府的地方军营。但是,钱熙元想得太天真了,军营里缺的是血洒疆场的将士,而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被军营直接拒绝了。这对他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钱熙元对自己的前途思考了很长时间,经商不行,参军也不行,看来只能像父亲、大哥一样老实从教了。他又回到了塾师岗位,这次因为有朋友的荐举,他找到了一个好东家,他发誓从今以后一辈子从事教职。

钱熙元在《同治癸亥避寇江北黄桥镇馆于杨氏有感而作》第四首中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说:杨意欣逢又一年,舌耕仍以硕为田。不才空自投班笔,(投营自效,被接不收)有志应先著祖鞭。砥锣敛锋时待试,屈刀成镜月同圆。沧桑世变终将转,回首何须怅惘然。太平天国运动后,钱熙元一边设馆授徒,一边继续准备乡试,浮躁的心终于平复下来。光绪十四年(

1888)秋,已经五十二岁的钱熙元参加了戊子科江南乡试,此时他已经对江南贡院非常熟悉了,因为来了多少次,恐怕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与往次一样,这次他依然没有考中,但值得高兴的是,他被列入了举人副榜。举人副榜是各省的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之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进入举人副榜的士子称为“副举人”,可以直接被推荐到国子监读书,所以又被称为“副榜贡生”“副贡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