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深圳亲眼看到女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GEO与此同时 2021-05-27

  

此处借用知乎的定义:

以万字长文著称的《大象公会》公众号也曾撰文写女书,称其为:汉字的反动

因为我们目前都知道约有两千多个常用汉字,而在古代汉字的常用字有3000多个。湖南江永当地的男人们如果读书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情,就意味着男人书写的历史和日常的书信交流可能是建立在把3000多个字都记下来的基础之上。

而女书却只用了五六百个记音字符,新近出版、即将发售的《女书 规范书法字帖》就仅仅收录了398个字,显然也就意味着存在许多的同音字、通假字。同时女书不仅能写,还能用当地的土话说,还能唱。只是不比现在的普通话或粤语,江永的土话仅限于本地的女性之间沟通、写信所用,很难像日本的《源氏物语》那样广为流传。

所以这就像闺中密语一般,将女性之间的友谊通过使用相同的文字为“暗语”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点倒是在《雪花秘扇》这部电影中有所呈现,只是“老同”一词,在现今的时代语境中,同性之间的情谊容易被有意识地宣传为超越友情的存在,似乎这会成为卖座的不二法宝一样。

上面这张截图源于朋友的一句话“好神奇,在深圳看到了湖南女书吗?”,我这才发现这是在最年轻的城市看到了十分古老的文字(在这次文博会上还有甲骨文的介绍卡片,但此处暂且不表,所以女书不算最古老)。

所以介绍到这里,你应该和我一样都能初步认识到女书是:

古代的女子因为没有办法和男子一样读书识字,出于同性之间社交(“老同”)的需要而创造的文字。

而发展到现在,我是如何知道,经过昨天之后又都了解了些什么呢?这就有得说了:

——✍️ 文字——

我在今天浏览知乎的时候想起来我当时怎么了解女书的一个契机,就是因为搜索“支教”下属的议题,有人提问:

想去学女书,同时在那里支教一年,是否可行?

如下图所示: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306870

——🎵 音乐——

这是香港女歌手卢巧音的《天演论》专辑中的第七首歌。豆瓣中有乐评说这首歌的曲风依旧是:

从歌曲本身仍延续着《好心放手》《落地开花》的路数,但歌曲本身的立意已经从过去的为她人做嫁衣变成了今时今日“抑然为快乐便逾越 重拾你写给新世纪的女书”,曲中的女主角已经坚强了许多。

抑然为快乐便逾越 

重拾你写给新世纪的女书

但了解了女书之后,至少我对其中的含义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封建时代的女书其实是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女性不得以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而现在逐渐走向男女平等的情况下,女书逐渐成为了中原儒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女书也继续以其柳叶多姿的文字体系,给女性带来了一些可追本溯源的自我疗愈与感悟。

而今年年初去年拍摄的民乐形式的宣传曲也公开了:

“女书”文化歌

——🎬 电影——

电影《雪花秘扇》片头

电影《雪花秘扇》预告片

昨天前只看过预告片,今天看了电影,亲测之后觉得女书文化有意思,但演技和情节都明显是商业化的起承转合产物,只能说对女书的宣传聊胜于无。

昨天在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看到女书展台的时候,就想起来了这部当时只看过预告片的电影,还有近两年陆陆续续在朋友圈看到的相关介绍,于是兴高采烈地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选择和负责宣发的两位小姐姐尬聊。

而事实是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两位温婉清秀的小姐姐都很有耐心也很细心地给我们介绍了女书的历史和目前的进展。

最后放一张请小姐姐为我写的名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