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第一节课前| 伦敦求学记

 GEO与此同时 2021-05-27

题图:游荡在伦敦街头的随手拍

从九月二十六号到达伦敦开始,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处理:去邮局领BRP、去警局报到、到学校注册、去GP注册、选择到底住在哪、预约办银行卡、办一张学生交通卡。。。

一心一意读书这件事其实还真是蛮难做到的。

很多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甜蜜的阻滞比如会友聚餐、吃火锅,或恼人的琐事比如手机账号的问题之类。

回想我在伦敦的这两周时间里,可以说是小麻烦很多啦,开始读的书倒也是有一些了,可总觉得自己常常静不下心来读,想起来有些懊恼,但却是事实。

想想自己千里迢迢来到伦敦却开始处处置办锅碗瓢盆床单被罩就有一种心焦的感觉,或许和目前大多数十一结束了的朋友希望“母亲再过一次生日”很像,我特别希望穿越回去让之前的自己都把一切准备好了,不然真是既要纠结又要费钱。

好在,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

难在,这个PhD我能不能读。


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来到伦敦之后由第一周的如释重负转到了第二周的茫然无措,GEO的推送也开始呈现一贯的意识流派,也就是不说人话,只放点照片哈哈哈哈。

但今天其实是有主题的,我打算预习一下第一节课(选了又撤销然后又还是选了的纠结):

这门课(准确来说是研讨会)只上一次,也只有一个课时,属于UCL的博士生技能拓展项目(DSDP, doctorate 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me)。

我想来想去还是选择参加是因为这门课的主题会迫使我不得不和更多人去表述我的研究问题,而到现在为止,我的两位导师还在让我提出问题,毕竟他们都觉得我在初期研究计划中提出的这个还是有待完善:

In what ways can professional social networkingcontribute to the earl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pecialist geography teachers in Shanghai?

我被反复问到的时候也是有点懵,毕竟我可以说清楚几个关键词:new geography teachers, subject knowleg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可好像让我组成一个问句又是有些模糊,自诊应该是书读得不够多,与人交流得也太少了。

当然我不会在GEO里面咬文嚼字,毕竟这是一个观察世界各地、一切事情的小天地(global everything observer)。我所想要表达的就是:

天哪!我的老师每天都在问我问题,追问我为什么?

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古希腊,被苏格拉底诘问。这种方式看似是会让人尴尬,但却是促使我再想想,再看看,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后特别惶恐,想要一点点补上。

这种时候我就觉得UCL虽然机构复杂繁多,处理事情也有些不那么灵活,有这么一场“学术生涯讨论会”(Academic Career Planning)好像是一个让我接触到陌生场合的好机会。

在这样一个场合中,我要怎么做自我介绍,要怎么像更多非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讲述自己做的研究和其中的意义,还蛮考验我的。

毕竟上一次这样让自己处于舒适区之外是在10月5号上周四晚上系里的欢迎会(induction)上,做自我介绍的要求是说完名字和导师之后,用15个字介绍自己的研究,我临场发挥的是:

How can university supports new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high quality geography classes

之后在周六参加IGU-CGE UK的会议时,又灵光一闪想到了:

The role of subject knowledge in supoorting new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这两天读着读着书——《Teacher subject Identity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with a professional compass》 ,又开始思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科目认同感”(subject identity)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知识”的影响。

简而言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研究问题@说也说不清楚。

但可以大概说目前属于教师教育类,关注的是新教师,重点放在的是科目知识。

这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因为这与学科知识不完全相同,学科知识重在'生产’(production),是大学的学术共同体研究产生的,而科目知识侧重的则在于学校对于知识的'传播’(transmission)。

我目前希望能够通过轻松的“专业化社交”方式开启教师在职教育中专业发展的新大门,持续地给予地理教师新人更多专业知识的支持。

说着说着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收不住啦,但具体明天上课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或许就是对于自己研究主题的明确,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整个规划更加细化?未来自己所做的研究能够从哪个方面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

当然,这节课只是UCL Careers生涯规划系列研讨会之一:

果然和开学典礼(UCL  Induction)上一位Careers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的一样:

或许你还没开始做研究,但你现在就要想着将来通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怎么说呢?我明天先去上课试试看。

目前,第一课前,我还是有点慌。

就和我周六下午参加之前推送里(想知道谁在研究英国地理教育?这里有三种方法。)提到的讨论会一样,我感觉自己有点紧张,不知道会不会丢人。

但踏出舒适区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按下确定选课的“confirm”。

及:

UCL的博士生培养计划其实和IOE的有一些小小的差异,我感觉自己也是正处于这其中的磨合期,但目前我们就是属于UCL,所以分享两个UCL攻读研究学位必读的两个文档——

pdf source: http://www.grad./codes/

又及:

另外我感觉UCL真是社交媒体做蛮多了蛮早了虽然影响力似乎也没有太大(也或许是因为我自己的研究也要用到社交媒体这个工具所以我有一些格外关注这方面)——

source: https://twitter.com/uclresearchers

—————游离一会儿—————

伦敦地铁站的小幽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