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孩子”|周末对谈

 GEO与此同时 2021-05-27

从上至下:陶理今天上午在伦敦拍的天光、加葱前天下午在深圳拍的日光、一梦今天晚上在太原拍的灯光

这次周末对谈是一梦提议的主题。

一梦先给我们分享了这篇推送:接纳不完美!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今晚央视首播!

然后说了她为什么有这个提议:

这个纪录片挺好的,班级里面可能除了有阅读障碍症的小朋友,还有可能有自闭症,抑郁症等小朋友,作为教师、父母,应该怎么去教育去关爱他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真正落实全纳教育

我们三个在周日聊之前都看了三集纪录片,b站就有,链接放这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f4y1k7xh?p=1

在这里我们也想建议想听这一期节目的读者,不妨先去看看这部纪录片,再来听我们的观后随感。


我们分享的也就是我们站在各自角度的一些随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清醒的思考,而不是所谓的“表态度”、“站队”之类斩钉截铁的态度。这些在周末对谈这样一个教育领域从业者清谈为主的音频节目中不会出现。

我们始终都抱持着还有可能的态度去做我们认为能够更支持人成为人的事情,无论是未成年人、成年人,身份是孩子还是家长或者老师,我们都希望通过真诚敞亮的对话,拥抱更多可能性,打破原本就没有必要的狭隘。

就像我们这次选择的题图一样,有天光就欣赏天光,站在桥上远眺,有日落就欣赏日落,站在顶楼伫足凝视,有灯光就欣赏灯光,站在地上抬头看看。

写到这里,我也想起几年前在北京的一辆出租车上。我和当时来开会的外国学者夫妻做一辆车,我们说到特殊日期这个话题。当时那个老奶奶就说,她也曾经一直就觉得一定要等待特殊的一天。然后,有一天她这么和自己的孙女说的时候,小女孩就说:

可每天都是特殊的一天,都不会再来啊!

这也是我(陶理)决定在写配文的时候,还是加上引号。目前我们知道的各种形式的分类已经越来越多了,会选择看这篇推送的我们已经过了要被说“笨小孩”的年纪,那我们是不是至少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看到更多人的特殊之处?而不是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也不要期待别人“必须”就只能走上唯一的一条路。

其实,人生中只有终点是唯一确定的,那就是人都会死的。

但这段人生的旅程,绝对不会因为高考失利就再无未来的美好。已经有多得不能再多的例子与研究可以佐证。一个人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原因,但至少当你醒来的时候,你可以先试着意识到:

绝对不止这一条路可以走,而且问题也绝对不是全部因为自己的懒/笨,不必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或者推到不可改变的别处去。

确实没有一条路是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就走好的。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否认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认同“一切以分数为重”、“孩子就只管学习,学习最重要”的这种在一些学校和家长心中的铁律。

无论是选择读书求学,还是另外走出适合自己的、想要也喜欢的路,路是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别给自己或自己的学生/小孩贴上“笨小孩”的标签,这又不能帮助人成长,也不能促进人的发展,不过是一种懒惰的逃避更深层的值得讨论的话题的手段而已。这个手段还有毒有害,完全无益。

一个人可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心情况,再去探索自己和家人、朋友乃至社会的关系,慢慢地不要害怕地往前走,学习接纳自己,也不要用一个人的成绩来衡量你们的关系,用心去生活,大胆往前走,会有路的,而且始终有光。

始终有光。




加葱的手写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