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茶香飘万里 2021-05-27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饿坏了的小猴子,下山去找食物。

它走了很久,终于见到一片桃树林,正要摘桃吃时,发现旁边有一片金灿灿的苞谷地。

于是,它兴冲冲地跑到苞谷地,准备掰下几穗苞谷充饥,结果又发现前方还种着一大片西瓜。

小猴子每样都想尝一尝,便找了个袋子,拖着饥饿的身体辗转于三处之间,一个劲的把桃子、苞谷、西瓜往袋子里装。

只是,它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尽管找到了众多食物,却没有先填饱肚子。

就这样,它饿死在了捡果子的途中。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从早忙到晚,却忙不出所以然。

事实上,能否完成一件事,并不在于做事本身,而在于我们做事前的思考与规划。

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是人这一生最顶级的智慧。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事有先后,用有缓急

苏格拉底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他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空罐子,然后拿出一些可以从罐口放进去的鹅卵石。

苏格拉底把石块一股脑全部放进罐子里,拿起罐子问学生:“这个罐子还能再装其它东西吗?”

看着已经被鹅卵石塞满的罐子,学生们都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笑而不语,拿出一袋细碎的小石子,把碎石子倒了进去。

这时,原本已经被鹅卵石“装满”的罐子,依然装下了这些碎石子。

接着,苏格拉底继续问道:“现在这个罐子还能装东西吗?”

所有学生默不作声。

苏格拉底会心一笑,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进罐子里。

倒完后,他又问:“现在呢?”

全班同学看着罐子已经装了这么多东西,坚信不可能再装下任何东西,便很有信心地回答:“不能!”

不料,苏格拉底又拿出一大瓶水倒进了罐子,罐子依然将水全部装下。

古人讲:“事有先后,用有缓急。”

其实,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像这个罐子一样,都有主次之分。

一件事情,只有先解决掉“大”问题,然后再慢慢解决剩下的“小”问题,事情才能最完美的解决。

就像想烧得一手好菜,要先学会方法,才能完成烹饪;想完成一项考试,要先了解大纲,才知道学什么。

我们只有分清主次,才能明白接下来该朝什么方向奔跑。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不分主次的努力

比失败更可怕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里写到:

“越是忙碌的时候,越应该认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养成确认优先顺位的习惯。否则,失态逐渐会演变成可怕的局面。”

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我们的精力本就有限,如果抓不住重点,把精力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结果定然事倍功半。

知乎上,有位网友曾讲过她的一段经历。

有一次,领导让她在规定时限内,对前期的工程决算做个总结报告。

她信心满满,答应一定按时完成。

可当她真正动手时,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资料浩如烟海,堆满了整个办公桌。

为了完成报告,她只能硬着头皮翻遍所有资料,从项目中各种材料的预算到资金使用,一页页翻,一项项看。

白天时间不够,她就加班到很晚,工作日做不完,她就牺牲周末时间。

汇报日期临近,领导特地过来询问情况,她支支吾吾地说自己才进行到一半。

详细询问原因后,领导大发雷霆,骂道:

“瞎搞!公司需要这份报告,是为了清楚项目所有流程这些大方面是否存在弊端,你搞那些犄角旮旯有啥用?”

她听后恍然大悟,在最后几天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正确的方向,这才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

她的故事让我想起曾有个记者问一位企业家:“你们公司前期经历了那么多不易,是什么支撑你坚持了下来?”

企业家说:“我每天都知道,我最该为哪些事努力。”

分不清主次的人如同在泡沫中游泳,走来走去,还在原地。

而善于抓重点的人则是在地面上前行,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到达目的地。

要知道,遇事没有方向,一味埋头前进,任凭再多的努力也终归徒劳。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拎得清轻重缓急

才能事半功倍

因为一部《隐秘的角落》,实力演员张颂文火出了圈。

在此之前,他一直籍籍无名。

刚入行时,张颂文每年大概只能接到一两部戏,而且尽是配角。

一年下来,收入甚微,难以糊口。

面对如此窘境,他深知,无论是为了走出生活低谷,或是成全心中热爱,作为演员唯有把演技打磨好,拿优秀的作品说话,靠精湛的演技立足。

否则,即使拍点烂片、接些综艺能够解决当下的困境,也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他潜心磨炼自己的演技,时常到街头巷尾、市井集市去观察生活。

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往来穿梭的人群,脸上或喜或悲的神情,嬉笑怒骂的举止,成为他学习揣摩的重点。

有戏找上门时,他为了研究角色心理,专门到现场体验教学,真切感悟。

开拍时,不管镜头距离他多远,他都会思考为什么要塑造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应该做些什么,又为什么这样做……

他曾说过:“一切有助于演技提升的事,我都乐此不疲;除此之外,都是小事,无关痛痒。”

后来,张颂文用过硬的演技获得了更多人的肯定,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表演机会。

《吕氏春秋》有曰:“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做事时,抓住重点,就相当于牵住了“牛鼻子”,眼下面临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就像我们想解开一个系成死结的线团,没有找到线头,再多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一旦当我们找到线头,顺着线头一点点将其解开便是轻而易举。

人生诸事皆是如此,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行稳致远。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贪心的猴子(深度好文)

心理学上有一个吉德林法则,它是说,当我们把要做的内容清楚列出来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换句话说,凡事找准方向,理清重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书君为大家准备了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大家凡事能够理清头绪,从而事半功倍,所有人生难题都因此消散。

  • 做事前理清思路

生活中,我们不分主次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拿到事情就盲目去做。

因为盲目,从而不知道什么是重点,结果可能与重点背道而驰。

负责一个项目,不清楚这个项目的重点,东一榔头西一镢头,忙活半天也是白忙。

筹备一场表演,不了解这场晚会的目的,天马行空地策划方案,结果与晚会主题相差甚远。

《礼记·中庸》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做一件事之前,要先理清思路,清楚事情需要做的重点是什么,了然于胸再行动。

  • 事成后及时复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样的事情,这次出错后,下一次遇到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及时总结上一次的失误。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是个善于总结的人。

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做得是否正确,边界条件是否有变化,每次完成之后,还要重新演练一遍。

经过复盘,不断总结正确的做法,在下次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抓住重点,对症下药。

我们就会在不断总结中,明白各种问题所对应的解决套路,动起手来便轻车熟路。

俗话讲:“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抓住重点,是一个人面对繁杂事物时化繁为简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开始认识自我的睿智与聪慧。

抓住重点,我们的人生才能有的放矢,张弛有度;才能在奔赴目标的路上风雨无惧,来去自由。

人生路上,惟愿我们能够慧眼独具,凡事抓住重点,拨开云雾得见月明,所遇之事统统解决。

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