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圈下发现500年古墓,墓室面积超200平米,挖出200多件珍贵文物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5-27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数不尽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河南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竟然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际,河南省蔡县有一个名叫金井吴村的小村庄,这个村庄不大,住着近百户人家。

有一天,一位老农像往常一样,在收拾自己家的猪圈的时候,没想到在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出现了塌方的情况,当时就有一个洞口露出来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老农家猪圈中,竟然隐藏了一座500年古墓,墓室面积超过200平米。而这个古墓,竟然跟朱元璋的孙子有关。

很多人都会纳闷,朱元璋的孙子怎么没入皇陵呢?朱元璋这个孙子叫朱有烜,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赐给了封地顺阳,到那里去当了王。

而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一家的皇陵是在南京,朱有恒死后没有安葬在南京皇陵中,或许是他离不开这片故土。可封地顺阳这么大,为何就会选择蔡县金井吴村呢?

金井吴村当年姓吴和姓朱的比较多,而朱有恒的妻子吴玉菡的老家就在这里。因为朱有恒的父亲朱橚曾娶正妃冯氏,侧妃杨氏。二妃相继故去后,虽上门提亲者踏破门槛,但朱橚无一中意,没想到他却被亭亭玉立的儿媳吴玉菡深深地吸引住。

一直以来,朱有恒的父亲对这个儿媳一直心怀不轨,所以他也一直想方设法除掉朱有恒。有一天朱有恒的父亲假装借口跟他比剑法,想要杀掉他的时候,朱有恒的妻子吴玉菡看到自己的老公公一箭射过来,自己奋不顾身地挡在了夫君朱有恒胸前。

吴玉菡去世后,朱有恒一病不起,咬破手指写下遗书,希望自己能够与妻子吴玉菡埋葬在一起。这也是为何朱有恒的古墓会出现在金井吴村这个小村庄了。

金井吴村发现500年古墓的消息在整个河南不胫而走。考古学家得知这件事后,立刻前往此地进行勘探。在清理古墓中的文物时,考古学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

根据墓志上的记载,考古队得知这座大墓的主人是明朝顺阳王朱有烜。而且陪葬文物,都是奇珍异宝,共计200多件珍贵文物,主要有金人、金壶、金簪、金镯、金戒指,银针、银钱,龙头白玉碗等,每件文物看上去都是做工精致,非常漂亮。

相关考古学家表示:“这座墓的陪葬物品反应了明朝工艺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明代王室贵族墓葬提供了真实资料。尤其是这块出土的墓志铭,对后人研究《明代历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考古学家挖掘工作进入尾声后,后人也知晓了朱有恒和他的爱妻的凄惨故事。而顺阳王墓,虽已不复往日的雄伟风貌,但仍给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墓葬习俗留下宝贵的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