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石巨匠陈介祺,收藏古印近万方,他的用印水平怎么样?

 秦岭之尖 2021-05-27


哈喽!各位印友好,

上周我们在文末留的问题,

大家还记得吗?

那位提出全形拓“非美器不拓”的

位著名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

很多印友也猜到了答案,

他就是——陈介祺。

图片

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夫,山东潍县人。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青年时代随其父陈官俊在京城生活,19岁入郡庠,“以诗文名都下”。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陈介祺生平就有好古之癖,所以咸丰四年(1854年)假丁忧之故返乡定居,从此在家潜心金石诸学。他自弱冠就曾拜识阮元,后来又先后与吴式芬、潘祖荫、吴云、吴大澂、王懿荣、王石经等人过从甚密,或文字交往频繁,相互赏奇释疑,0 eq切磋学问。陈介祺一生成就最大者,莫过于他在金石方面的收藏与研究了。 

陈介祺收藏极其丰富,

其藏品中以青铜器为最,

仅商周铜器就有235件,

秦汉器80余件。

其中最著名者为《毛公鼎》。

是目前所见字数最多的一件铭文,

而且文辞书法都相当精美,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是国之重宝,

陈介祺非常珍爱,

他曾请陈畯拓铭文十余张。

图片

△毛公鼎

图片陈介祺监拓毛公鼎铭文并全形拓

玩篆刻的印友都知道

“十钟山房”与“万印楼”,

这两个词几乎成为陈介祺的代名词。

“十钟山房”其名源于

陈氏藏有商周古钟11件,

而”万印楼”是因为

陈介祺藏有近万印玺,

其中三代及秦汉六朝的印玺

就有7千余方而得名,

于清光三十年在山东潍坊创立。

图片

△万印楼

陈介祺并非篆刻家,

但是他对古印玺见多识广,

虽不刻印,却对篆刻见解颇深。

今天,金石搜集了33方陈介祺自用印鉴,

而且他的自用印

绝大多数都出自篆刻家王石经之手,

王石经与陈介祺、郭麟深有交往,

凡陈介祺所藏商、周、秦、汉之钟盘等,

他都朝夕观赏临摩,

所刻石印,一笔一画,均从古印中得来。

曾同陈介棋检定万印楼。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他为陈介祺刻的自用印到底长啥样?

图片

宝康匏室(尺寸:2.1x2.1cm)

图片

宝康匏室藏瓦(尺寸:1.7x1.7cm

图片

△陈介祺印(尺寸:4.3x4.3cm

图片

△簠斋(尺寸:3.4x2.8cm

图片

△簠斋(尺寸:3.2x3.0cm

图片

△簠斋(尺寸不详)

图片

△簠斋藏古(尺寸:2.1x2.1cm

图片

△簠斋藏秦瓦当(尺寸:2.3x2.3cm

图片

簠斋藏三代器(尺寸:1.6x1.6cm

图片

簠斋藏(尺寸:2.2x2.2cm

图片

簠斋古兵(尺寸:1.6x1.7cm

图片

簠斋古兵(尺寸:1.5x1.5cm

图片

簠斋刊(尺寸:3.8x4.3cm

图片

簠斋两京文字(尺寸:2.0x2.0cm

图片

簠斋先秦文字(尺寸:1.7x1.7cm

图片

△簠斋收藏六泉十布印(尺寸不详

图片

古瓦量斋(尺寸:2.4x2.3cm

图片

△海滨病史(尺寸:2.3x2.4cm

图片

△海滨病史(尺寸:2.2x2.1cm

图片

△集秦斯之大观(尺寸不详

图片

△君车汉石亭长(尺寸不详

图片

△齐东陶父(尺寸:2.2x2.2cm

图片

△齐东陶父(尺寸:1.7x1.7cm

图片

△千化笵室(尺寸:2.4x2.4cm

图片

△千化笵室(尺寸:1.9x1.9cm

图片

△秦铁权斋(尺寸不详

图片

△秦诏量瓦之斋(尺寸不详

图片

△三代古陶轩(尺寸不详

图片

△十钟山房藏钟(尺寸:4.2x4.2cm

图片

△十钟山馆藏(尺寸:3.3x3.1cm

图片

△十钟主人(尺寸:2.8x4.1cm

图片

△万印楼(尺寸:1.8x1.8cm

图片

△有周匋正之后(尺寸不详

思考问题

请问主人是?

下图是篆刻家王经石为一位金石收藏家所刻的自用印,请问它的主人是?他是发现和收藏什么文物的第一人?他的收藏成就有哪些?

图片


金石君会在所有留言的印友中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印友,赠送一份神秘小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