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宠剧内卷开始,剧场化任重道远

 网视洞察 2021-05-27

网视导读:随着小成本爱情电影在春日档期的大展拳脚,各大视频平台得到启发,借着新兴节日520的东风,爱奇艺和优酷在人造情人节当天分别上新了甜宠剧。

与电影的单打独斗模式不同,抢占电视剧520档期的几部小甜剧只是开胃菜,爱奇艺的恋恋剧场和优酷的宠爱剧场已经备好了片单,这个夏天注定要沉浸在粉红泡泡里。

打造“剧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520的东风也出现得恰如其分。作为当下国内视频平台都在重点布局的方向,爱奇艺与优酷在甜宠剧集影响力方面展开正面对决,算是对恋爱类作品剧场化的正式试炼。

趁热打铁VS稳扎稳打

观众对于精品内容的需求以及用户越发垂直细分的趋势,让类型化短剧应运而生。去年爱奇艺凭借《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几部爆款剧集,成功打响了“迷雾剧场”的品牌,也积累了大量高粘性的受众。

剧场化模式受到的广泛市场认可,强化了各大视频平台剧场化运营布局的信心,于是爱奇艺趁热打铁推出了又一类型化剧场:恋恋剧场,而优酷则继续为稳步发展的宠爱剧场加码。

在放送策略上,爱奇艺选择了延续迷雾剧场的成功路线,将精选出的恋恋剧场7部作品进行连续播放。

而优酷的宠爱剧场则不管剧集的数量还是播放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方案,30部涵盖校园、都市、古装等多个题材的恋爱主题剧集,播放计划覆盖了全年。

两种不同的风格反映了双方平台不同的甜宠剧场化策略。延续少量精品剧组团作战模式的爱奇艺,依然是凭借高密度输出多部作品打出“1+1>2”的影响力,以增强剧场的品牌效应,从而为剧场储蓄影响力;而优酷的宠爱剧场则依靠庞大的布局,丰富的细分题材走长线,积累受众,巩固战果。从目前的情况看,爱情题材剧场化仍处于以剧带剧场的初级阶段,甜宠受众广却难精品化的特征或将成为视频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漫漫甜宠路

尽管搭上了520的天时,平台们派出的头号选手《一不小心捡到爱》和《月光变奏曲》却都播得平平淡淡,这和甜宠剧本身的属性有关。作为近年来性价比最高的剧集类型之一,甜宠剧受众广阔,制作难度也较低,但同时也因为题材的主流,恋爱剧集比较难打出差异化,进而让平台进行深度类型化深耕。 

在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无法得到系统的解决之前,多次进行抗衡的老对手平台此时将爱情片做成剧场化产品推入市场,只能以现有的手段尽可能为它们保驾护航。爱奇艺模仿迷雾剧场的播放模式来安置恋恋剧场,可以说本身就是一种标签化的宣传,在吸收小甜剧在下沉市场的固定流量同时,还可以继续深化观众对平台剧场化的印象,从而带动整个策略的执行,实现近期举行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长视频系列化、短视频剧场化”的概念。

优酷对宠爱剧场的运营策略则更加直接,在各大视频平台都摩拳擦掌的520档期,宠爱剧场用包含13场吻戏的预告集锦一己之力拉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以谋求已经成型的宠爱剧场在品牌化的路上更进一步。

总的来说,作为恋爱题材剧场化先行者的两个平台,在未加入战场但也同期推出同类型作品的平台对比下,并未明显显示出剧场化和非剧场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品牌化主流题材,将其打上平台烙印,得到答案尚需时日。

结语

剧场化是长视频平台运营在现阶段的重要目标,但剧场化不等于简单地堆砌、归纳同题材剧集,对作品进行精品化、深度类型化处理,针对目标受众找准定位才是重点,对于市场主流题材来说尤其如是。恋恋剧场和宠爱剧场对恋爱剧集的剧场化尝试正在进行,如何调整布局,还需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