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跃高: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示范县的7点认识

 3O有机农业 2021-05-28

推文第1354天

原题《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方法的认识

--在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9年7月21日

作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耕读大学理事长

这次创建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研讨会,石楼县来了20位同志参会,包括陈浩、陈建林、郭登文等3位主要县领导,12位相关职能部门,还有乡镇、村级的代表,参会代表安排周密。山西农大方面廖允成书记、赵水民副校长出席,三农服务中心王秦俊、动科院刘文忠、林学院韩有志、工学院郑德聪等主要领导,及高培芳、姜玉锁、董琦等3位专家参加研讨。

其他有中国农大代表胡跃高、京东山西团队负责人李成龙、山西品牌研究会秘书长田德生、太原时代新人脱贫先锋李玲义、《有机旱作农业》执行主编郭文华参加会议。这是一次多系统、跨领域,多学科交融的会议。下面我就石楼创建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方法与相关行动落地提几点认识:

图为胡跃高教授做主题报告

1、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的基本条件

石楼县自然条件好,降雨量在500mm左右,日照充足,地势东高西低,西临黄河,从海拔500米到2000米不等,气候类型多,为典型黄土高原地区,适于进行农业多样性生产。石楼县历史文化积淀多,龙山文化遗址以来遗物文物出土多,隋文帝时期立县,历史悠久。近代以来,红军东渡黄河战役发生在石楼,毛泽东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雪》就创作于石楼,为天下闻名。

2017年以来,石楼县委县政府开展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工作,2019年已经有1.67万亩农田、果园启动有机认证工作,其中2家已经获得有机认证证书,另有19家正在完成转换期工作。上述条件是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良好的工作基础。

2、创建石楼县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的意义

从中长期发展形势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面临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乡村社会安全问题、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与国际农业安全问题同时凸显的农业安全问题挑战。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发展全域有机农业,进行有机生产、有机社会、有机社区,三位一体,同步建设,是解决农业安全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社会经济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基本道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及解决对策必然地要具体反映到县域社会经济建设战略中去。

石楼县是农业县,历史上因交通不便,100%地处山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为5000万元,为山西省58个贫困县中的深度贫困县。预计今年脱贫工作将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即将展开,过渡到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利用石楼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摆在石楼县面前的大课题。

现在看来,进行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是基本道路。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及时启动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建设正当其时。石楼县自然社会情况在黄土高原区具有大的代表性,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积累的经验对同类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示范指导作用。

3、做好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

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建设任务,涉及全县大部分乡村区域,需要用时几十年时间,成十万干部群众参与起建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任务。要做到统一行动,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就必须制定战略规划,集众智为方案,以统一建设思想,确定战略规划原则。同时制定实施规划,在战略规划指导下,绘制行动蓝图与村镇两级的执行方案,以便指导长期坚持建设,实现建设目标,完成建设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借助规划工作,建立长期建设指导力量,筹建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机构。工建服务中心为常设机构,组成成员聘请不同领域有经验的专家,任用跨领域专家担任组织者,负责进行全县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实施方案设计及滚动调整,供县有机旱作农业建设领导组决策参考。一旦决策,工建服务中心即负责工程建设追踪监察与实时调整研究。

工建服务中心机构在乡镇设立专职技术服务组织员,在村级设立民办技术员岗。与域外科研院校结合,用较少的代价,建立石楼县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网络。

4、有计划地开展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建设者培训工作

由工业文明时代转向生态文明时代是一场革命。全域有机农业道路是生态文明时代城乡有机化建设中乡村基础建设的核心任务。有机旱作农业道路则是旱作气候类型区的全域有机农业建设工作。要完成这场革命性的建设任务,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思想建设,只有是想通了,才能进入真正进入建设行动状态。

因此,未来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建设者培训工作。要分别类型,进行合作社带头人、村庄带头人、优秀农民工代表、相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教育。要不拘一格出人才,形成良好的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氛围,推动与保障整个建设工作持续顺利地进行。

这次参加会议的京东大学山西负责人李成龙先生表示,京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积极性,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还有新建立的耕读大学等均有大量师资资源,我们要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培养出一批批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5、建设“五统一分”的有机合作社

一方面,有机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本质规定,在未来乡村板块建设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村庄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村庄是地理系统必不可少作的基础结构单元,合作内涵与合作社方式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又一本质规定。

因此,以有机化为核心内容,以村庄合作社为基本组织管理形式就是生态文明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两大根本特征。将有机农业道路与合作社组合而成为有机合作社,高度蕴含了生态文明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经济建设内容、目标、方向与方式。有机合作社是未来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的先锋队。在石楼县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中应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有机合作社建设。注意在第一阶段支持好初期建设工作,以形成巨大的建设推动力量。

近年来在有机合作社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五统一分”的建设指导思想,即“统一规划,统一农资共赢,统一生产的有机标准,统一社员的农事操作,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生产”,在分户承包的原有格局基本不变情况下,可以迅速、无障碍实现合作生产。石楼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建设有效运作的有机合作社、合作联社生产组织体系。

5、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品牌,做好建设

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有三个方面建设任务。第一,有机农业生产,包括有机作物生产,有机动物生产,有机真菌与微生物生产;第二,有机社会建设,包括对老人、儿童、妇女、青壮年人员等每一位在乡村居住者幸福生活的关爱;第三,有机社区建设,包括山、水、田、林、路、建筑物的配置建设布局与局部修葺等方面。所谓乡村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建设就是全部上述建设工作的统称。

用发展的眼光看,品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全体建设者要在日常行动中像关心自己的脸面一样关心品牌建设。实践中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有机合作社品牌、有机村庄品牌与区域有机公共品牌的建设中去,形成你追我赶,欣欣向荣,在互动建设中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建设机制,使之成为石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进步的标杆与旗队。

6、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的“十二单元”对象对策系统

概括起来,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对象包括两个系列,共6个单元的建设任务,分别为:第一系列,为生产中的产前服务、产中生产、产后加工单元。建设实践中三项单元多为独立主体经营运作方式,也有兼营两项、三项的情况;第二系列,为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村庄社区体系、有机乡村社会体系三项建设单元。实践中,三项建设任务将落实到有机合作社与有机村庄部分,统一安排建设。

建设对策系统建设方面也包括两个系列6个单元,分别为:第一系列,行政管理体系、市场管理体系、民间管理体系;第二系列,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推广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策系统两大系列中,科学技术创新是基础推动力量,行政管理单元是行动推动力量。实践中要注意发挥这两大单元的相互作用,推动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工作的有序展开。要避免以往条块分割,利益至上。

7、若干建设性思想方法

7.1 像树苗一样持续积累,努力成长为参天大树

与工业文明时期的创造性破坏、恶性生长、破坏性成长的方式完全不同,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全域有机农业建设是以个体的生命过程为基础,以群体生命系统和谐成长为本质规定的成长方式。任何有机合作社、有机合作联社、有机村庄、有机乡镇、有机县域,甚至更高层级的地理系统单元,在任何时刻的成长都是统一、和谐、互动的过程。

作为全域有机农业的建设者,要明确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单元建设就如同是一棵树苗一样,要努力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在生命活动中积极享受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经历,年复一年,历经风雨,不断接受各种考验,持续成长,向着参天大树的方向坚忍不拔地茁壮成长。一棵棵相邻参天大树的共同和谐成长,最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地球生命共同体。

7.2在大系统中定位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建设

作为单个建设者,或领导干部,或科技工作者,或农户,或企业家,或其他涉农工作者,都是系统的工作者。彼此间不论职务高低,只是分工不同,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做到在心理上能上能下,能以积极的态度轮岗、转岗,感悟德位相配的意义。在建设实践中丰富自己对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系统建设的能力。

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工作者在大系统建设中,能正确定位自己,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建设。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大家的关系,明确两者间是创造性建设者与生生不息的绿色生命世界之间的关系。

从集体角度看,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立的,相对自由的。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又是集体的,统一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要清醒认识到,每位社会成员的正确的、创新性的,或错误的思维或行为,最终将通过复杂系统运动,推动着整体系统的运动。只能因为如此,系统重视每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活动。

7.3 开放合作,竞争生长中找到自己的伴侣

21世纪是地理系统建设的世纪。县域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国内日益走向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要完成具有开创意义的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系统工程建设,建设者需要辨明形势,用主动开放的态度,在每一项目方案确定过程中,做到嘴勤、腿勤、脑勤,要明确对象定位,掌握国内国际水平,明了技术主体分布,熟悉各家水平状况与发展态势,从而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主动驾驭局面,耐心而精巧地寻求到最佳项目解决方案。

如此,通过每一项目实施,使自己成为本项目领域的专家,建立自己的忠实团队与高效互动的合作者,为生发与开辟新的领域,承接更艰巨的项目建设任务积累经验基础。

7.4 高度重视导入信息技术,推动第六次产业革命建设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在研究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指出,1945年以来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排序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第五次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紧接在在第五次产业革命之后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态为特征的时代。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在2021年时兴起,在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完成。届时中国社会经济将实现初步繁荣,走在世界前列。

按照钱学森的预断,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五次产业革命高潮迭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序幕正式拉开之际,未来几十年将形成第五次产业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及第七次产业革命(人类健康产业领域的革命)三次产业革命急流交荡运动态势。

从这一理论高度看,今天的全域有机农业与第六次产业革命是性质相同的建设内容,我们在全域有机农业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物联网、智能化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

京东集团在物联网技术领域有大量积累,这次派人参会。未来建设中,应积极尝试与京东等信息服务企业的技术部门交流,寻求用价廉物美的资源节约型及生态友好型技术与技术体系,支撑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完成建设任务,造福城乡社会。

7.5 满腔热情地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归根到底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工程,也是人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近万年来的历史,进行理论与实践总结基础,由此而形成的集大成建设工程。

这意味着,建设好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就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基础。根深叶茂,基实房安。我们应满怀信心,以实际行动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前连乡村生产环节,后接城市消费环节,是全民事业。实际建设中,唯有动员全社会,才能最终完成建设任务。为此,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建设动员工作。

要动员乡村社会的全体老人、妇女、儿童,动员进城务工村民,动员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乡村管理部门工作者,动员乡村建设关联企业家,动员国际友人,共同关心与参加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

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时代新风尚,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筑牢基础。

本文来源于作者投稿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