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祖四大秘术

 本源之炁 2021-05-28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和中华文明始祖之一。又称篯铿、彭铿,陆终第三子。彭祖帝尧之时封于彭地,子孙以国为氏。又彭亦为姓,为祝融八姓之一。彭祖作为中华养生文化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性学大师,同时也是中华武术文化鼻祖和古代最长寿的人。

在夏朝四分历确定以前,早期流行的“小花甲计岁法”,小花甲计岁法源于“六十甲子日”,活了800多岁,以当时60天为一年的所谓“小花甲”记岁,相当于今天的140多岁,也是福寿双全。彭祖成仙后,人们把他的论述记录下来,就成为《彭祖经》,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学著作。

彭祖养生有四术:

有膳食术、导引术、调摄术、房中术之分,又有调鼎术、炼丹术、气功术、房中术等分法。又有彭祖辟谷术、闭气术等,这里以膳食术、导引术、炼丹术、房中术为彭祖四大秘术。

一、膳食术

膳食术,又称调鼎术,彭祖膳食养生,重在通过饮食或药饵的调养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明,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使整个人体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长久?”的记载。

彭祖膳食术之精要,主要是谨和五味、药食同源和饮食有节。

谨和五味即是根据各种食物的不同属性气味,按五行阴阳关系相配合经滋养人体五脏。《内经》所述:“五谷营养之,五果辅助之,五内补益之,五菜充养之,五味入内,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五味入内,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胃。”此乃饮食养生第一要则。

《内经》论道:五谷是用来营养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的,五肉是用来补益的,五菜是用来充养的。将谷果肉菜的气味合而用之,可以补益精气。这几类东西包含了辛、酸、甘、苦、咸五味,而五味各有其作用,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尤其以食疗病时,更要结合四时五脏的具体情况来恰当利用五味。

饮食有节即是反对天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的做法。彭祖认为,饮食过量,必伤脾胃。饮食上应做到:

先饥而食,食不过饱;

先渴而饮,饮不过多;

早餐宜早,晚餐宜少;

餐勿动怒,动怒勿食。

食宜缓、宜少、宜淡、宜暖、宜软。

药食同源即是指食与药并无明确界线,每一种食物都具备自己的药性,这是饮食调养之精髓。据《千金翼方.养生食疗》载:“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内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若将食物的寒、热、温、凉、平五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随人体和季节的不同而作搭配,即可养血气、排疾患。

二,导引术

彭祖创始武术气功导引术,追求“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境界,是中国最早的古代健身术。《庄子.刻意》载:“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是关于彭祖善导引行气的最早记载。

彭祖导引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长寿养生导引,二是长寿养疗导引法,三是彭祖寿仙导引。

长寿养生导引法具有行气、活血、养精、益髓、健体、驻颜及增强免疫等功效。其方法是按照《彭祖导引图》中的彭祖桩、鸽鹏展翅、黑熊晃身、古松迎客、货郎击鼓、托天按地、甘露灌顶、怀中抱月和气照三田诸试逐一修练。

长寿养疗导引法具有调理身心、平衡阴阳、强健身体的功效。主要方法是行气、吐纳和静坐。核心是“三调、三观、三定、三忘”,即调身、调心、调息;观天象、观地境、观人生;定心、定形、定神;忘我、忘他、忘一切。

彭祖寿仙导引此乃导引术的最高境界,其主要包括阴阳旋转导引、丹道周天导引和回归自然导引。最终将达到“天、地、人合一”,万物与我同体,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返朴归真中悟透生命之本源。

三,炼丹术

长生的根本途径是修炼内丹,彭祖应是我国内丹派的始祖。《内外功图说辑要》记载彭祖修炼丹道秘诀诗一首,诗曰:“长生不在说多言,便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三十两,玉皇天诏定来宣。”坎离汞铅都是内丹术术语,坎离汞铅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关键所在。

彭祖炼气养生思想,对儒家也有较深的影响。荀子说:“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

凝神入气穴”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大法,由赤松子传授,为三清中的玉清所继承,又为纯阳真人所发展。赤松子的凝神入气穴的修炼方法,是彭祖的“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的修炼秘法。王乔和赤松子均跟随彭祖,在川西修道。马王堆出土的医简《十问第六问王子巧父问于彭祖》,王子巧父即是王乔。“子”为男子之美称,“父”为男子之尊称,巧与乔音近。又如赤松子,有称赤诵子者,松与诵音近。

《王子巧父问于彭祖》一书,进一步证明王乔乃彭祖之弟子也。

《太清导引养生经》载有王子乔修炼法。经曰:“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内气……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胻(heng),以省为贵,若存若亡。”很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导引术,而是内炼术,乃修炼元气之内丹术。彭祖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派始祖,是古老的内丹派创始人。

四,房中术

房中术,亦称夫妻“合气”之术,彭祖指的是男女双修之术,彭祖房中十三式图,不是采战伤人之邪术,重在阴阳互补,化欲为双修,男炼精化气,女炼血化气,转为修炼,进而神交,至清静双方,无欲乐道。《彭祖经》载:“夫远思强记伤人,忧虑过衰伤人,喜乐过差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有所伤者数种而独或于房中,岂不惑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房室养生男女双修的人。

彭祖房室养生的核心,在于把男女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顺合一、协调谐济作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两面,天属阳,地属阴,天地谐和,则风调雨顺;男属阳,女属阴,男女谐和,则万疾不生,这里所指的男女谐和,即包括情感,更包括房室,二者相辅相成。

在《神仙传·彭祖》中记载:彭祖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一旦孤枕独眠,思交接而不得者,则容易生病,男失精,女鬼交,最终损人寿,生百病。”强调性不可绝,说明适度房事对养生长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道藏·彭祖摄生养性论》中就有“阴阳不交则疮痱生,房室不节则劳瘠发。”绝欲和纵欲两个极端都不利于人的健康,而且身体将受到伤害。

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力所不胜而极举之,则形伤也。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积悲不已,则魄神散矣。

阴阳二者的合一变化,是命、性、生死的基础。人之兴衰,与阴、阳二气的变化关系密切。所以,作为阴阳二气合一的性对于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据史料记载,彭祖房室养生主要包括“保体养精、乘交元真、乐气通脉、乐气开窍、阴阳相补、还精补脑、乐气治病、入大乐定”等八方面的内容。

彭祖擅长房中,实际是在“天地交会之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晋葛洪《神仙传》记载:彭祖擅长房中术,殷王亲往求之。彭祖将房中传给殷王及其心腹采女。殷王欲杀彭祖而独占此术,彭祖遁走,回居四川武阳彭祖宅,专心炼气养生。彭祖的弟子王乔和赤松子,当时同彭祖一起在川西修炼。

彭祖一生不被名利所扰。他“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让他当官),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彭祖终日沉浸在养生的各种方法中,对官职金钱不在意,“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把得到的钱财都周济了穷人。据说彭祖有许多弟子,像青衣乌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免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等,都活长命。循彭祖养生法,还是能享大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