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好医生第051篇丨黄方:从医37年,从不开大处方的耳鼻喉专家

 新用户30785771 2021-05-28

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一辈子致力做一件事,整整37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黄方,在耳鼻喉领域潜心研究,曾先后获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次,他还时常为患者设身处地着想,从不开大处方,几乎成了全院开药最少的医生。他常说,当医生要有职业道德,不能让病人雪上加霜,自己也就问心无愧。

泉州好医生第051篇丨黄方:从医37年,从不开大处方的耳鼻喉专家

门诊中的黄方


人物名片

黄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擅长耳显微外科、眩晕、头颈肿瘤、鼻内窥镜及耳鼻咽喉头颈部罕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听从父亲建议,走上从医路

从小出生在一个良好家风的家庭里,父母亲是国内知名的水利水电专家。父亲年轻时,参与国内著名的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等水电站的勘探设计和建设,他们四处漂流,居无定所。黄方说,自己是在兰州出生的,满月后,就被父母送回了泉州,由祖父母照顾长大。

与父母常年分别,少年的黄方就懂事勤奋,1979年参加高考时,他本不想学医,但父亲建议,医生具有专业技术和特长,不管在什么年代,都需要医生。而且,家里要是有一个医生,也可为家人服务。

黄方考入了福建医科大学后,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名属前列。毕业时,原本有条件留校或在福州工作,但黄方说自己是泉州人,应该回到泉州工作,而毕业前几个月,祖父去世了,老家还有一位80多岁的祖母需要照顾,因此更加坚定了他回泉州的决心。所以,1984年毕业后,黄方就选择在福医二院工作至今,也成了如今医院在职医生中最年长的员工之一。

而他打趣说,30年后儿子也是听从他的建议学医的,而且还比他厉害,是湘雅医学院本硕博连读八年制的博士,也算是接过他的衣钵,成为一位外科医生,如今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他在泉州开展首例人工耳蜗技术

在一个医院一个科室,一干就是37年,黄方说,原本想要选择内科,却阴差阳错来到外科。

在耳鼻喉科,黄方不因循守旧、排斥新技术,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在科室甚至在全市率先开展不少新技术。在鼻内镜外科技术传入国内大医院不久,黄方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掌握了这门新的内镜技术,除常规手术外,还开展鼻颅外科和鼻眼外科及鼻窦肿瘤的手术,比如他率先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多例的内镜和显微镜下经蝶窦的垂体瘤切除术。

1991年他在耳鼻咽科率先开展悬壅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992年他率先使用微型高速耳科电钻开展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外耳道中耳成形术,积累经验后申请了课题、发表了相关论文,该项目于1996年因此获得省医药卫生进步三等奖。2012年,他在全市开展了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此外,他还经常与呼吸内科合作,开展呼吸道狭窄的T管介入治疗。同时,研究治疗罕少疾病也是黄方的一大兴趣和专长,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他还是《罕少疾病杂志》的编委。

泉州好医生第051篇丨黄方:从医37年,从不开大处方的耳鼻喉专家

黄方在抢救气管异物的手术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