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于我们身边,朝鲜街头少见的三个门头房

 新一壶春秋 2021-05-29

行走朝鲜,总在不经意间发现新鲜。

眼镜店、补习班、储蓄所,这三个门头房,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但在朝鲜街头,即便最繁华的平壤,也不多见,而这其后,是异于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个是眼镜店。

孩子们很少戴眼镜的。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朝鲜旅游少不了的行程是去学校或者幼儿园参观,线路的设计初衷很简单,告诉外国游客,这是朝鲜义务教育下的样本。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更惊讶于每个班级中的孩子们都不戴眼镜,遇到课间,即便在校园里,你也看不到有几个戴眼镜的。更让我们奇怪的是,朝鲜学校里没有保护视力的宣传,老师们更是没有听过眼保健操这个概念。


成年人很少戴眼镜的。行程的第二天是星期天,也是朝鲜人的休息日,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一周只休一天。在苍光美食街吃完热汤饭,我们坐在苍光街与西门街的路口小公园边上,旁边不远是人民文化宫和万寿台艺术剧场,是年轻人扎堆的地方,也是有钱人来的区域。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们也留意到,几乎没有戴眼镜的。偶尔有戴墨镜的,导游说那是为了赶潮流。


商店里的电子产品很热门。都说眼睛近视和电子产品有关,我们发现,朝鲜人似乎很痴迷这些产品,却少见戴眼镜的。

旅游期间,导游带我们到大成百货采购,商店相对来说有点偏,在大同江南侧的绫罗大街与产院街交叉口,在导游口中,这里就是奢华之地了,但我们打眼一看,就是五层的大点商场而已。在二楼左侧是电子商品区,我们发现,这里的游戏机、平板电脑什么的卖得非常火,很多顾客是家庭主妇,她们也是不戴眼镜的。


一个是补习班。

来朝鲜之前,只是简单知道他们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孩子们的书包、文具、校服都是免费发放。来了之后还发现更让咱们羡慕的:学生只有上午学习文化课,一般三到四节课程,下午就是兴趣小组时间。至于熬夜写作业什么的,没这个说法。

兴趣小组里的内容可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体育课,唱歌、跳舞、武术、足球、篮球什么都有,随便选。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里学习,也可以到校外少年宫去学习,都不要钱。


但是,朝鲜孩子也有上补习班的,只不过目前只局限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中。

导游告诉我们,朝鲜的孩子是不讨厌上补习班的,或者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吧,上补习班被当作很炫耀的事情。如今,朝鲜富裕家庭最喜欢上的是英语补习班,因为以后多了出国留学或者进入外贸机构的机会。


储蓄所。

我们的导游背了挺大的包包,里面也鼓鼓囊囊的。我们一直好奇里面装的什么,但人家是小姑娘,咱也不好意思问。在去开城的路上,憋了一个多小时的劲儿,我们终于问出了口,没成想,导游很大方地打开了神秘的挎包:两本书,一个貌似钱挺多的大钱包,一个苹果。

我们问,为什么带这么多钱,不直接刷卡消费。导游解释说,她有翅膀卡、高丽卡、全盛卡和金路卡四张银行卡,但平时不怎么用,发工资后,钱就放家里,出门带现金,花起来方便。听了她的介绍,我们才留意到:平壤街头的储蓄所很少,也没有明显的标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