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松龄的荣与辱(四)

 jxyslza 2021-05-29

在淄川县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悬挂着由路大荒题写的匾额。路大荒(1895—1972) 是蒲松龄同乡后学,淄川县菜园村(现淄博市淄川区淄城镇菜园村)人,著名学者,是杰出的聊斋学研究先驱,版本目录学专家,古籍、书画、古玩鉴定专家和书画家,是中国收集蒲松龄手稿最多的一个学者,在众多学术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其代表作除《聊斋志异》一书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之外,另有诗、词、文、赋、俚曲,杂著等共二百余万言。但是由于蒲松龄家境困窘,其文稿在蒲松龄生前无一付梓流传于世。历经战乱和“文革”浩劫,其散佚焚毁的难以计数。在日本,就收藏着蒲松龄所撰写编辑的题名为《聊斋编处事格言百全》(残稿),稿本封面与正文前皆残缺,至于失去多少,不得而知。后人将这些残稿按其内容命名为《省身语录》,幸好序言部分完整,可以揭示蒲松龄此稿撰编的目的。
其序言如下:
先人盛德之名,闻于乡党,凡族人戚友,小有讼事,必来剖愬(同“诉”),求得一言,以判曲直。然生平主于忍辱,时有妄人相干,惟付之不见不闻。余时方少,虽不敢言,而隐谓先人之不武。由今以思,余兄弟不失读书种子,皆忠厚之谟所胎留也。余半生落魄,碌碌无所短长,自念遗行或多,故不足以发世德之祥,敬书格言,用以自省,用以示后。子能体是书,便为跨灶,孙能体贴,即为亢宗,凡我后人,共听之哉!康熙甲子。
【译文:我的长辈高尚德行在乡亲中闻名,凡是本族人有什么争议的事情,一定会找我父辈倾诉,求得一句公道话来判断是非,然而平生总是忍让,不时有些狂妄之徒来干涉,我父辈也当是没有看到和听到。我那时候还小,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认为我长辈没有威严。从目前来看,我们兄弟并非不是读书之人,都是遗传了我们长辈忠厚老实的人格和性格。我半辈子落魄失意,碌碌无为没有什么长处,自己常常认为长辈的教诲我记得很多,所以不能够使得家族继承世世代代的德行而发达,所以恭敬地写下一些格言警句,用以自我反省,用来教育后辈。你们能够体会这本《省身语录》,便可以儿子胜过父亲;孙子如果能领会,就能光宗耀祖。凡是我的后代,都要听从省身之教!康熙甲子年(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从序言可知,蒲松龄编撰《省身语录》的时候才45岁,但看序言,却有点像是遗嘱,是对子孙后代的道德教诲和警示。
蒲松龄纪念馆专门有一个展室选了《省身语录》制作成展板,从内容看,是配合党内廉政教育的主题。蒲松龄及其家族后代虽然无人为官,但语录却多涉为官之道。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蒲松龄的政治理想以及他写作《聊斋志异》刺贪刺虐的动机。在《促织》一篇末尾“异史氏曰”的一段话,蒲松龄对促织的故事分析得非常大胆,他说: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这段话在盛行文字狱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居然没有惹火上身,很侥幸偶然。如果蒲松龄生前身后有恶人举报告密,蒲氏家族早就祸及九族了!

以下是蒲松龄纪念馆选展的《省身语录》,语录如同对联,讲究对仗,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解读】为官者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

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解读】擅于体恤民情,堪称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多为百姓奉献,是为自己的后代积福寿。

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半点,人沾万点之恩

【解读】为官者应俯首甘为孺子牛应发扬先锋作用造福百姓。一点一滴的付出关乎民生民利都至关重要。

一念过差足失生平之善;

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解读】一时间的过错会埋没了终生所做的好事,一生检点谨慎也抵不过一个污点。

富儿因求官倾赀;

污吏以黩货失职。

【解读】富家子弟因求官位而倾家荡产;贪污的官吏因贪财而失职守。

能媚我者即能害我,宜加意防之;

肯规予者必肯助予,且倾心听之。

【解读】能谄媚我的人就能害我 ,要特别注意提防;肯规劝我的是诤友,要听取他的建议。

勿施小惠伤大体;莫借公道遂私情。

【解读】擅于体恤民情,堪称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多为百姓奉献,是为自己的后代积福寿。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后尘之羞;

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解读】苍蝇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速度固然快极了,但却难以避免依附在马屁股后羞耻;茑萝缠绕着松树生长,高倒是高了,却免不了攀附依赖的耻辱。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解读】洁身自好才不迷失自我;爱护百姓重在亲近百姓。

公平正论莫使犯手,一犯手则遗羞万古;

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脚则沾污终身。

【解读】公平正直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千万不能去触犯,一旦触犯,就会留下永远的耻辱;

权贵们玩弄权势的地方,千万不能涉足,一旦涉足,就会玷污一世的清名。

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君亲;

道岂贵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解读】官不在于多么尊贵显赫,只要无愧于君王与父母;德不取决于布施的广博,只要对黎民百姓有所助益。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解读】安乐时要想到危机,身处太平岁月要为乱世做打算,考虑长远,警钟长鸣。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

行善若缘无枝之树,欲住脚即后坠。

【解读】防止欲望如逆水行舟,停止摇撸,船便倒退;行善事如攀没有枝的树,有停止的意念,便会坠地。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解读】约束自己只有清廉为适宜,处事以退让为高尚。


《蒲松龄的荣与辱》系列拙作至此为结,谢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