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1年05月29日)

 读在现场 2021-05-29

海外版华文作品发表作者叶延滨散文《一尾游过千年之鱼》

文汇报笔会副刊发表作者刘心武散文《找吴恩裕先生约稿》

中国纪检监察报文苑副刊发表作者王清铭散文《古田那片莲花池》

新华每日电讯说人解史发表作者冯尧散文《井冈山赋》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发表作者高明昌散文《生活与生命》

今晚报今晚副刊发表作者孙见喜散文《驼妇的围裙》

内蒙古铁道报生活副刊发表作者史吉宏散文《荞麦之乡饸饹香

史吉宏/荞麦之乡饸饹香(散文)

我工作生活的小城里,街头巷尾经常见到“库伦荞麦饸饹”的招牌,因为“库伦”两个字,小小的饸饹馆人满为患。

饸饹,古称之为“河漏”,源于西安,辽宁、河北及山东也有,叫法不一,但要数内蒙古库伦旗的饸饹最为出名。荞麦高含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尤其富含赖氨酸和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改变胆固醇中脂肪酸类型和促进酶的作用。

从前,我只见到过所在小城的饸饹馆里食客们低头猛劲吸溜汤面,偶尔抬头擦一把汗,然后继续大口享受美味的场景。去年秋天我到库伦旗,坐在真正的库伦荞麦饸饹馆里,发现与千里之外小城饸饹馆热闹的场景和食态一模一样,只是少了付账后快步离去的匆忙。简陋的小院里,几间宽敞凉房改造成的饸饹馆内热气腾腾,食客们围坐在长条桌旁,低头品尝着或宽或窄的面条,不时端起碗大口喝着浓浓的汤汁,然后抚摸着圆圆的肚皮,唠一段家长里短,才披上外衣离去。

库伦旗不愧是“中国荞麦之乡”。荞麦易长易收,原本是地里补缺才播种的农作物,后来逐渐成为农户们的创收农产品和人们餐桌上的保健食品。目前,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荞麦年产量达9000万斤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25%,库伦荞麦是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顺着面馆老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小饭馆后面数十米见方的院子里,满眼的荞麦随风起伏,金黄色的三角形叶子开始分叉,暗褐色的荞麦穗压弯了枝头。头上罩着毛巾的老板娘正在院子里收割,正房门口摆放着荞麦加工机。几个刚吃完饸饹的当地人,把一旁晾晒的荞麦粒,熟练地用簸箕撮起来倒进加工机里,一阵轰隆隆的声音过后,从帆布筒子里倒出细细、白白的面粉,醇香的荞面味弥漫着偌大的院子。

库伦荞麦饸饹,讲究现磨现做,过程分为和面、煮条、浇卤三个步骤。一盆现磨出来的荞麦面粉,半盆凉水,一块鸡蛋大小的青石用火烧红,放入凉水中,伴随着“嗞喇”声,瞬间便转化成神奇的和面专用青石水,舀一小碗徐徐洒入面盆,再糅合成面团。用青石水和面,饸饹筋韧耐嚼。压饸饹的床子必须是木制的,煮面条的锅也必须是大铁锅,将饸饹床架在铁锅上,待锅中水沸,上边压面,锅里煮面。煮面最讲究火候,时间短了怕生,时间长了怕烂,这其中的精妙也是当地师傅们经过长时间实践才摸索出来的。面煮好出锅,浇上肉、土豆、豆腐、蘑菇等不同食材精心熬制成的卤汁,撒上葱花、香菜末儿,卤浓稠,面筋道,淳朴地道,清香利口。

面对一碗香气四溢的库伦荞面饸饹,闭上眼,仔细回味一遍制作流程,然后把筋韧的面条送进嘴里,每一个味蕾都爽到了极致。

羊城区域花地西湖发表作者宫凤华散文《荷风伴水鲜》

湖南日报湘韵副刊发表作者罗瑞花散文《装满天下米升的人》

河南日报中原风副刊发表作者罗文散文《大山深处的菩提树》

河南日报农村版豫风副刊发表作者石广田散文《新麦的香气》

牡丹晚报牡丹园副刊发表作者冯红军散文《布鞋情》

洛阳晚报三彩风副刊发表作者汪天钊散文《人生转场》

阳江日报文化副刊发表作者梁媛散文《在荷边》

梁媛/在荷边(散文)

五月,沉寂的荷塘,开始喧闹。夏风一吹,也就三几天工夫,一个塘,就被圆润碧绿的荷叶占领,朵朵的荷花,在层层叠叠、波光潋滟的绿里娉婷。

我路过,乍见,心里荡起惊喜,忍不住停车,走过去。一枝一枝的荷,有的含苞,有的怒放,都粉着一张脸,不芜杂、不喧闹,是周敦颐《爱莲说》里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拿出手机,想定格它的容颜,却发现跳进镜头里的,不只荷,还有对面的几户人家。寻常的老房子,隐现在花丛中,有如画一般的美。突然就羡慕起房屋的主人来,虽门檐低矮,但推窗有满塘的荷入目,夜里可闻香而眠,所谓的诗意栖居,也不过如此。

有小女孩蹦跳着走来,小小的脸蛋,像盛开的一朵花。她站在塘边对着满塘的荷花指手画脚,欢天喜地。她的爷爷跟在她后面,宠溺地笑着。可当她吵嚷着要爷爷帮她摘荷花时,那个笑眯眯的爷爷,即收起笑容循循善诱:“这荷全身是宝呢,荷叶、荷花、莲蓬、荷柄和藕都可以吃,一朵花就是一朵莲蓬,摘下来就可惜了,乖,不能摘。”

他的话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我家里也养荷,在一只大水缸里养。大水缸原来是装水食用的,后来家里开凿了一个小水井,大水缸就闲置了。婆婆用它来养荷。花开的时候,不多的几朵,静静站在荷叶边,美得让人敛声屏气。我每次做完作业,都会在荷边呆一呆,看看花,嗅嗅花香。花谢后,绿绿的莲蓬迅速长大,等莲蓬变黄枯萎,婆婆就把它剪下来取莲子,再从缸底下掏出三两枝胖胖的莲藕,用来煮汤。想那一缸的明媚到最后都成了裹腹之物,我心里黯然。婆婆知道我的心事,就对着我说。“这荷是个宝呢,用来食用,荷花能清心凉血,荷叶能清暑利湿,莲子能泻火清心,莲藕可益肾补脾,少有植物像它这样又好看又好吃的。”见我还是不言语,她又接着说:“我已把几颗莲子放到缸里了,明年又有荷花看了。”我听了,才慢慢释然。

荷,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是多年水生草本花卉,花色有粉红色、白色、紫色等。荷当食用蔬菜,据说从西周初期就开始了。《周书》中就有记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莲子与藕,已成为当时普遍的食用之物。只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关注的多不是荷的食用价值,而是它的美。他们把更多的浪漫情怀,付诸荷花身上,写下大量的诗文,画出大量的画作。

我读美专的时候,就曾在一本画册上看过明代王问的《荷花图》。据说原画作有9米多长,画面分别展现了荷花由“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含苞待放、盛开如霞、花叶飘零,到最后的一池枯索、莲蓬挺立的生命过程。飘逸的笔法,淡雅的色彩,画出了荷花清雅高洁的气质。荷花寓意真、善、美,所以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有路人不断来到塘边看荷,赞美声里,有的人用手机拍荷,有的人美美地和荷花合影,在荷边,人人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想这亭亭荷和田田的叶,不久将在朋友圈里缤纷,我不由莞尔。生活给予我们的,也许不是风和日丽一马平川,但四季里,有花绵延不绝地开,凡尘里的活,便透出无限的芬芳来。

洛阳日报洛浦副刊发表作者陈爱松散文《小院歌声》

梁园报梁苑风副刊发表作者宋扬散文《儿童节的面包》

京九晚报新人新作发表作者朱盈旭散文《三月风情陌上花》

商丘日报梁苑副刊发表作者宋德友散文《别了,“观刈麦”年代》

南阳晚报星光副刊发表作者水兵散文《初夏》

周口晚报铁水牛副刊发表作者胡海舰散文《我要回家》

衡阳晚报副刊发表作者陈中奇散文《人生总有些事情是自我完成的

陈中奇/人生总有些事情是自我完成的(散文)

想起两段文章的两个故事。

一段与暗恋相关:男生一直暗恋着邻居的一个娴静温柔的女孩。他俩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又一起步入社会。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她一直大哥哥般信任和依赖着他。可他怎么也不敢向她表白,一直压抑着。然而,有一天蓦然发现她有了男朋友。又一天,收到了她的结婚请帖。男生的心异常地疼痛起来,多少次梦里大胆表白,但现实中却从没有发生。他的血液沸腾了,决定勇敢地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要表白。他终于在一家服装店里找到了她,而她正在试着结婚礼服。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在你结婚之前,我有一句一直想对你说的话要告诉你!”“什么话?”她仰起幸福的笑脸看着他。那一刻,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祝你一生幸福!”

另一段也与暗恋相关:《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尤三姐爱上了柳湘莲,偷偷地爱了五年。尤三姐的爱,通过尤二姐的嘴说出来:“这人一年不来,他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再不来了,他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尤三姐又断簪明誓,非柳不嫁。更巧的是,一贯冷面冷心的柳湘莲竟也解下鸳鸯剑托作定情信物。此处本该水到渠成一桩美满婚嫁。哪知柳湘莲胡听了些风言风语,以为尤三姐乃淫奔无耻之流,便谎称家里姑母已订了媳妇,贸然反悔,要取回定情剑。偏偏又哪知尤三姐竟心如钢似铁,书里这样写道:“一听贾琏要同他(柳湘莲)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尤三姐自刎殉情表贞洁,柳湘莲痛然悔悟入空门!

前一段说不出的暗恋涩而怂,后一段拼了命的暗恋辱而烈,结局都很失意和悲催。但是故事的主人公,都在情感坎坷的路上认清了自我,都是某种方式的自我完成,或在磨砺中成长,或在彻悟中毁灭,最终找到了真正的“我”。

茫茫然地走在人生路上,人生总有些事情是自我完成的,谁也帮不到你,只能靠自己。譬如感情就只能冷暖自知、慢慢揣度,反复回味。一个人最私密的感情,往往是会拒绝与任何人分享的,只默默地留给自己。

自我完成也许又远远不只限于感情,例如忏悔,例如成长,例如一切映入你心湖、开启你心智、改变你观念和行为的重要事件。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块块的石头,在心灵里寻找最佳安放的位置,共同在心里围成一个圆。而我们最终完成自我,就是这个圆已经画满了,就成了。

济源日报珍珠泉副刊发表作者崔丙仁散文《一座洒满哲学思想的山岗》

天中晚报驿·副刊发表作者黄秋杰散文《过麦季》

平顶山晚报副刊发表作者郑喜艳散文《家乡的诗和远方》

焦作日报山阳城副刊发表作者杨光黎散文《孟州行》

焦作晚报覃怀月副刊发表作者石永刚散文《母亲的旅游》

三门峡日报伏牛副刊发表作者张洁方散文《走进秦池》

深圳特区报前海副刊发表作者王国华散文《无瓣海桑》

洛阳日报洛浦副刊发表作者李国民散文《最是书香能致远》

李国民/最是书香能致远(散文)

近日,我北京的朋友回赠书法竖幅: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我如获至宝,精装细裱,悬于书房,每日赏读,心胸为之豁然。

窗口看天,书中赏景。每日清晨,夏风轻拂,鸟儿欢唱,先推窗凝望,摆弄室内的花草,煮一壶牡丹茶,铺一方白纸边读边记。抽专业书研读,以期学以致用;翻阅时政报刊,洞悉天下大事;品读文化娱乐书刊,陶情益智理心绪……书中的世界,或规或矩,或悲或喜,或美或恶,随心呷一口香茗,审视斑斓的人生花絮,专注地品味书香氤氲,哲理和情思、初心和奋斗、生活和养生、蓝图和行动,奇思如小溪汩汩流淌,妙想浇灌着修德养性的心田,灵感天马行空抒写锦绣文章。

欲飞翔,汲营养。我忙时见缝插针,利用碎片化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储备知识和提升涵养:多些书香气,就少些烟酒味;多些淡定,少些浮躁;多些理性,少些莽撞。这样,日积月累,聚沙成丘,聚水成渊,就跨越量变,就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如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行稳而致远。

浸书香,香溢远。墙内花开墙外香,苏东坡爱书如命,文道兼修,终成文豪大家,流传千古。可见,读书越丰富,阅历越深刻,眼界越开阔,处事越干练,生活就越精致,事业越旷达。

读书作为性价比高的消遣娱乐,用生活的经历去读书,用读书的眼睛看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我怎能虚度光阴过眼前呢?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山再高,只要攀登总能登顶,路再远,只要跋涉总能到达。

由此及彼,心里有阳光,阅读生力量,不负韶华不负心,做书香致远的践行者;新征程路漫漫,吾将醉心书海奋楫远航有担当!


新媒体《行参菩提》自20142月上线,目前已经有固定关注读者近80000人。圆满举办了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每日按时推送的“【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栏目已经成为行走散文界的新媒体金牌栏目。

关注《行参菩提》公众号(Ipjgyxcpt),行走祖国大地,尽揽山川秀美!这是一本免费的行走散文新媒体杂志,每天都有新推送,每天都有心不同。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投稿同时请配发个人近期生活照片和创作简历。

点击参加)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