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坛英雄”辛弃疾,为什么要换“种树书”?

 芹草草 2021-05-29

英雄失路的辛弃疾

辛弃疾以其豪放的词作风格,成就了自己在词坛的英雄形象。但现实中,英雄却无用武之地。

自年轻之时于北方金人统治地区起义算起,数十年中,辛弃疾一心希望收复失地。但到达南方后,没有得到重用,只担任过一些地方小官,且13年里14次调任,使他很难有所作为。

42岁被弹劾罢职,闲居上饶十年。52岁起复福建提刑,但三年后又被诬陷落职。八年后,朝廷准备北伐,辛弃疾怀着建功立业的希望再度出山,可仍然未得到重用。两年后,66岁的辛弃疾回到铅山,68岁含恨而逝。

这种英雄失路的无奈,在其词作中也有所表达。比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又比如《满江红·汉水东流》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我们今天看另外一首,从今昔对比中,更能看出辛弃疾的无奈。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上下片对比,十分明显。

上片,追述自己早年“壮岁”之时的经历,可能与自己年轻时参与耿京起义军有关。那时,辛弃疾不过弱冠之年。

宋高宗三十一年,22岁的辛弃疾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率领2000人投奔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第二年,辛弃疾受耿京委派,亲赴建康(南京)面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北归时听闻耿京已经被叛徒张安国谋害。辛弃疾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将张安国生擒绑缚于马上,疾驰至建康。

上片中多用军事意象,描写了自己英姿飒爽的征战形象。

转入下片,一切都变了。从追忆往日英雄,到如今已经年老。又是一年春天,春风染绿的草木,染红了花朵,却再也染不黑自己的胡须了。无奈之中,想起自己的“平戎之策”。

平戎策,就是北伐金人,收复失地之策,并非虚指。辛弃疾的确撰写过系统全面的平戎之策。辛弃疾26岁时,就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论》,详细分析敌我情况,提出中肯建议。31岁之时,再献《九议》,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富国中兴大计,切实详明。

可惜这些平戎策并没有受到重视和施行。就如同自己的命运一样。如今已经年迈,平戎策和自己基本再也没有可能受到重用。

念及此处,不由感叹,还不如将这些策论换成“种树书”,实在一点。

为什么换种树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换种树书?要明白这一点,要弄清种树书的两层含义。

第一,字面含义。

“种树书”的字面含义,就是古代的农学著作,比如《氾胜之书》《齐民要术》之类。我们今天称之为“农技类”图书。

辛弃疾由于不受重用,长时间隐居在江西铅山、上饶等地农村,词中言及“种树书”符合自己的处境。

至于“种树”,有人说辛弃疾词中也有提及。辛弃疾曾经在上饶带湖建立别墅,词中写道“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这不正是种树的实证吗?

但其实,“种树”,并不是种植树木。种和树都是动词,“种树”就是种植培植的意思,泛指农作。

但如果,只明白“种树书”的字面含义,虽然能说得通,但却不能真正理解辛弃疾内心深处的无奈。

第二,典故含义。

诗词中使用典故,是一种浓缩式的表达方法,可以将更为复杂的内容涵盖在几个字中,替代性的表达出来。

而辛弃疾正是使用典故的高手 。在辛弃疾之前,词作中使用典故,不过是化用前人诗词中的典故,而辛弃疾却将经史子集中各种典故拿来为己所用,把典故运用得炉火纯青。

而“种树书”正是一个典故。

什么典故呢?秦始皇焚书的典故。

当时李斯上书说:“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焚书”。

可见当时所焚的主要是史书和诸子之书。而占卜、医药、种树这些实用类著作。

那么这个典故在辛弃疾词中,有什么深意呢?

词中与种树书相对的,是辛弃疾撰写,关系国计民生的策论,是最为政治性的著作。而种树书,却是连专制愚民到了极点的秦始皇都不会焚烧的书,说明其政治性最低,最不受重视。因此喻指最无关国家大计之书。

两者相较,天差地别,但由于不受重视,关系国家大计的策论又如何,连种树书都不如。明白这一层,比但从字面理解,更能领悟辛弃疾的无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