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关于固齿的三个方法

 宁静致远2023 2021-05-29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乃骨之余”,故牙齿亦属肾,齿的健康与否和肾有关。中老年人进入晚年时期,牙齿日差,是肾气渐衰之象。然而牙齿的健康与否,同样符合用进废退规律,即牙齿亦可因锻炼而变得坚固,这里介绍三个固齿方法。

1、叩齿。叩齿法在中国古代相传已久,民谚有谓:「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 具体办法是每天早晚各空口咬合数十次,先叩后牙,再叩门牙,要叩得咯咯有声。

2、吃食果仁。每天吃食干的果仁如核(合)桃、花生、腰果、榛子......等,这些干的果仁既有一定硬度,须用牙力,但又易咬碎,不致伤牙,是锻炼牙齿的理想食物,而且这类食物均属补肾之品,符合中医要求。

3、咬紧牙关。中医认为解小便能泄肾气,如果每次解小便时将牙关咬紧,长期如此,形成养生习惯,能使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其实以上三个固齿的原理均是一样的。不外乎给牙齿作经常性的运动锻炼。牙之坚固与否在于钙质的含量,老人的骨头含钙最易脱失,牙齿亦然,惟独实验观察表明,骨头的活动却能保钙不会脱失,这证明古时相传的固齿法是合乎科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