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代观国探源

 渐华 2021-05-29
夏代观国探源

江西地名研究

摘要:西汉置观县,属东郡,上溯至夏启王子武观所封观国,下延至东汉改置为卫县,并设卫公国,北魏改置为卫国县,隋代改置为观城县,北宋徙治所于今山东莘县观城镇,直至公元1956年撤销观城县。期间四千年,既一脉相承,又变化频仍。至于观国遗址、西汉以降所置县之名称、治所、版图的变更,仍缺乏系统研究,实有必要予以探索和廓清。

关键词:观国;观县;卫公国;观城县

★ ★ ★

西汉设置观县,属东郡。由此上溯至夏代,以夏启王子武观之“观”字而分封为观国,下延至东汉改置为卫县,同时敕封周后裔姬常置卫公国,故而该卫县又有卫国县的称谓,南北朝北魏称卫国县,隋代改卫国县为观城县,唐代因之,北宋皇佑四年将其治所由今清丰县东南之观寨村、汉寨村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元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其隶属变化频仍,公元1949年至1952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6年撤县为镇,先属山东范县(今河南范县),后属山东莘县至今。四千年历史沧桑,变化万千,古方国遗址何在?历代置县之治所又在何处?实有必要予以探索和廓清。

一、夏方国观国遗址和西汉观县治所均在今河南清丰县六塔乡观寨村

《左转》昭公元年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此七处地名并非一般地名的简单罗列,与《国语·楚语上》所载“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武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指具有反叛特质的七处地名,后者则是指具有反叛特质的六个人物。

于此,只涉及对“观”地以及相关地名进行概括探讨。

观。《今本竹书纪年》载:“(夏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后来武观又被分封了方国——观国。《方舆纪要》载:“观,夏启子太康之第五弟所封地。”此处“五弟”即“武观”。《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观,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

有扈。是指夏初有扈氏部落或方国,因坚持“禅让制”,反对“世袭制”,引起夏启王朝对其发动讨伐战争,此即《尚书·甘誓》称之为“甘之战”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有扈,又称扈,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北。〈尚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

西河。作为夏代地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西河邑,夏胤甲所都。《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引《汲郡竹书》:'胤甲即位,居西河。’或认为即相,也就是今河南安阳市。”又载:“西河,在今河南汤阴县东三十里羑水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载:“西河,在汤阴县城关镇东北18公里,属菜园镇。地处黄河故道西,故名。《竹书纪年》载:'夏之帝孔甲建都于西河。’”据考察,首先证实了今河南汤阴县东北18公里菜园镇所辖西河村就是夏代名见经传之西河城邑遗址。其次,当今该汤阴县西河村涉及以姓氏命名的五个自然村,可见该遗址之规模不容小觑。

观国。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引《国语》注云:“'观国,夏启子太康之弟所封,在卫县,夏衰,灭之。’汉以为县,属东郡。后汉改观县为卫国县,属东郡。”史籍表明,尽管有“武观之叛”之前科,夏启去世后,太康继位,仍然分封其弟武观于观国,在西汉为东郡观县,在东汉为东郡卫县地,其地望均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

观国即夏斟灌国。《汉书·地理志》载:东郡观(县)。应劭曰:“夏有观扈,世祖更名卫国,以封周后。”《水经注·巨洋水》载:“薛赞《汉书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东郡灌是也,明帝以封周后,改曰卫。”又引:“《国语》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盖其名也,所处之邑,其名曰观。皇甫谧曰:卫地。又云,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即《汲冢书》云相居斟灌也,既依斟寻,明斟寻非一居矣。”该记载表明,斟灌和斟寻地望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寿光县既有“灌亭”,就是古“斟灌和斟寻”之所在;而《汲郡古文》《汉书集注》《国语》和皇甫谧则认为“斟灌和斟寻”位于春秋卫国,于西汉为东郡观县,于东汉为东郡卫县。郦道元表示“古斟灌和古斟寻”并非只有一处,鉴于“观”与“灌”同音,于此他肯定了后者。《水经注·河水五》载:“浮水故渎又东南径卫国邑城北。故卫公国也,汉光武以封周后也。又东径卫国县故城南。故斟观。应劭曰:夏有观扈,即此城也。”与此同时,郦道元还清楚地指认“卫国邑城”即汉光武帝所封周后之所在,“卫国县故城”就是古斟灌。

观县。《汉书·地理志》载:“(畔)观,莽曰观治。”《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观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既然夏代“观国”遗址和西汉所置“观县”治所均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倘或西汉观县治所所在地就是夏代观国城邑遗址。《汉书·地理志》所载“(畔)观”之手法是非常罕见的,然而,古“畔”和“叛”通用,就是这一个“畔”字巧妙地将“武观西河之叛”“武观封观国(斟灌)”和“西汉置观县,莽改曰观治”三大历史事件定性为一脉相承的历史事实。

那么,夏代观国遗址和西汉观县治所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呢?

《通鉴地理通释校注》载:“《左转》昭公元年:'夏有观、扈’。杜预注:'观国,今顿丘卫县。'观国在今河南清丰县。”上述记载进一步明确夏代观国(斟灌)、西汉观县其地望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

经考察,今河南清丰县东南16公里处有东观寨村和西观寨村(下简称观寨村),属六塔乡。该观寨村极有可能就是“观国(斟灌)”遗址和“观县”治所所在地。其依据有三:其一,该村位于今清丰县东南,与史料记载相符。其二,《清丰县志》载:“六塔乡东观寨村、西观寨村,据史料记载,此地夏为观国,汉置畔观县,隋改为观城县。”其三,位于该村以西数里之遥便是清丰县纸房乡乜家庄村,该村半数以上村民姓佀姓。“佀”与“姒”同音,均是夏禹之后裔,或因夏禹后代曾遭受清洗,这一支系被迫将“姒”改为“佀”,这些村民坚称自己为夏禹后裔,倘或就是夏代武观的后人。

史料载,西汉末年至新莽期间,有两件涉及观县的历史事件。其一,据《汉书·翟方进传》载,翟方进之子、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讨伐“篡逆贼子”王莽,曾“以九月都试日,斩观令”以祭旗,作为讨伐王莽的动员令。其二,王莽新朝改(畔)观县为“观治县”。其用意,既想撇清其“篡逆”行为与“武观之叛”的界限,又想掩盖翟义“斩观令”后,观县仍然得以治理。由此可以窥见,这一时期观县治所仍在今清丰县观寨村。

二、 东汉改观县为卫县并增置卫公国

《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卫县,东汉改观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后汉书·郡国志》载:“东郡,卫公国。本观故国,姚(姒)姓,光武更名。”

《后汉书·百官志》载:“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十三年,改常为卫公。”《帝王世纪》载:“汉武帝元鼎四年,乃封(周后)姬嘉三千户,地方三十里,以奉周祀。光武建武三年封姬观(常)为卫公。”后汉书·郡国志》载:“东郡十五城(辖卫县)户十三万六千八十八。”《后汉书·百官志》载:“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汉书·翟方进传》载:东郡太守翟义“斩观令”以祭旗。从上述史料看,于东汉,既设置了卫县,又敕封了卫公国,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东汉时期,既有卫县,又有卫公国,是历史事实。其次,西汉观县、东汉卫县均是超万户的大县。东汉卫公国若按西汉所封“三千户,三十里”的规制,达不到县侯的规格。最后,东汉卫公国不可能够取代卫县,只能是寓于卫县版图内的小侯国,属县中之国,且二者不同垣。

《水经注》在记述古浮水流经时载:“浮水故渎又东南径卫国邑城北,又东径卫国县故城南。”此记载明示,卫公国和卫县治所并不同在一处,却均在今清丰县东南,卫县治所位于北,卫国邑城位于南。而且,卫县治所于东汉至北魏期间曾经有过迁徙,故而有“故城”和“新城”之分。

那么,卫国邑在哪里?卫县治所故城在哪里?卫县治所新城又在哪里呢?

(一)卫国邑城在今河南清丰县卫城村

《魏书·地形志》载:北魏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和阴安四县。其中“卫国,二汉属东郡,晋属。汉曰观,后光武改。有卫国城、卫康叔冢、子路冢。”又载:“临黄,(北魏)真君三年并卫国。太和十九年复,有宫城、黄城、卫新台、昌乡水。”《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临黄县,北魏初置,属顿丘郡。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东南22里临黄集。”《水经注》在记述东汉黄河流经时载:“河水东北流径濮阳县北。河水又东北径卫国县南。与卫县分水。北岸有新台,鸿基层广高数丈,卫宣公所筑新台矣,《诗》齐姜所赋也。……河水又东径武阳县东,范县西,而东北流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载:“河南清丰县卫城(村),在清丰县东南22公里,属瓦屋头乡。春秋卫国地,传卫灵公建土城筑离宫于此,故名。”《太平寰宇记》载:“卫灵公墓,在县东南四十二里。”

上述史料呈现大量信息:其一,东汉之时,临黄县处于卫县和卫公国境内,二县实为一县。其二,所谓濮阳县“与卫县分水”,卫县有“子路冢”,则说明东汉卫县乃至卫公国疆域向南延伸至今河南濮阳县城北之胡村乡、孟轲乡、岳村乡等乡镇。其三,所谓“卫国城”“宫城”“卫新台”,实指一处,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典籍称谓不同而已,均为东汉卫国邑城所承载的历史遗迹。亦即《水经注》所述卫宣公为占据太子伋未婚妻齐姜(宣姜),而在远离国都朝歌之古漯水西岸修筑的“新台”遗址,也称之为“离宫”。其四,所谓“传为卫灵公建土城筑离宫于此”和“卫灵公墓在县东南四十二里”,前者实为卫宣公所筑之新台,也称离宫,后者证实卫灵公只是将陵墓建在这里,否定了“传为卫灵公建离宫于此”的说法。其五,正因为该卫城村有卫宣公所筑之新台,卫灵公之陵墓,光武帝方才敕封卫公国于此。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今清丰县瓦屋头乡卫城村就是东汉卫公国邑城遗址。

同时,东汉卫公国邑城在卫城村的结论,又为确定东汉卫县“故城”和“新城”城址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东汉卫县“故城”在今清丰县观寨村

根据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的通例,现在的县城称“新城”,过往的县城称“故城”。可见自西汉观县、东汉卫县到北魏卫国县期间曾有过治所的迁徙,其迁徙的确切时间和迁徙原因已无从考证。前一节业已证实夏代观国遗址、西汉(畔)观县治所均在今清丰县六塔乡观寨村,则可称之为“故城”。

(三)东汉卫县“新城”在今清丰县汉寨村

鉴于夏代观国、西汉观县、东汉卫县,其治所均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的结论。故而,郦道元所谓新城和故城势必仍然在今清丰县东南。据考察,今清丰县东南之瓦屋头乡有汉寨内村和汉寨外村(下简称汉寨村)。该村位于观寨村东北数里。如果称观寨村为“故城”,那么,该汉寨村很有可能就是“新城”。反过来看,既然该新城称“汉寨”,就证明其迁徙时间尤以东汉或北魏可能性较大。

(四)东汉卫县四至

纵观上述记载,东汉卫县南境将至今濮阳县县城以北;北境将至两汉东武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东境将至范县,治所在今河南范县张庄乡旧城村;西境至顿丘、阴安二县,治所分别在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乡大成村和今清丰县古城乡。

三、隋唐宋期间观城县治所曾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

史料载,隋、唐、宋三代期间,观城县治所曾由今清丰县东南汉寨村迁徙至今清丰县东北之今山东莘县观城镇。迁徙时间有三种说法,即隋代说、唐代说和宋代说。

(一)隋迁徙说

《隋书·地理志》载:“武阳郡,观城县,旧曰卫国,开皇六年改。”《方舆纪要》载:“观城县。古观城,在县西,古国也……隋改置于今治。”前者表明隋初改北魏顿丘郡卫国县为武阳郡观城县,后者表明隋观城县治所迁徙至清代曹州府观城县(今山东莘县观城镇)。诚然,隋初对观城县周边县进行了重大调整。比如,其南邻濮阳县曾析置昆吾县,治所分别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六里故县村”和“今濮阳县东二十五里(高城村)”;其西邻顿丘县治所自今内黄县梁庄乡大成村,向东北迁徙近百里至今清丰县古城乡古城集;其北邻武阳县和东邻临黄县、范县则无大变动。然而,《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观城县,隋开皇六年(586)改卫国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显然,此记载肯定了隋观城县治所为今清丰县六塔乡观寨村或瓦屋头乡汉寨村。倘或,顾祖禹鉴于观城县由北魏隶属顿丘郡(治所在今内黄县梁庄乡大成村),隋改属武阳郡、魏州(治所均在今河北大名县大城乡)的历史变故,便将观城县治所提前500年,穿越宋、唐、隋三代,由今清丰县观寨村或汉寨村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然而,顾祖禹之“隋迁徙说”没有任何史料作支撑,因而不能成立。

(二)唐迁徙说

《旧唐书·地理志》载:“观城,隋县。唐初,属澶州。州废,亦废观城。大历七年(772),割昌乐、临黄二县四乡,置县于旧观城店。”此记载有两大疑点:“大历七年,割昌乐、临黄二县四乡”和“置县于旧观城店”。

唐代观城县周边县也有一些变动,比如,其西邻顿丘县治所于唐代曾自今清丰县古城集迁徙至今清丰县固城乡旧城村。同时,增置了清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载:“(清丰县)固城乡旧城村,唐为顿丘县治所。”其北邻,只是于唐中叶将隋武阳县改为朝城县,疆域和治所无从更改;其南邻濮阳县和东邻临黄县无变动。

首先,割昌乐之地给观城县不可思议。《旧唐书》载:“清丰,(唐)大历七年(772),割顿丘、昌乐二县四乡置。”《南乐县志》载:“唐武德六年(623),昌乐县治由仓颉陵北向东南迁至元村镇谷村一带。”且不说当时昌乐县是否与观城县搭界,也不说昌乐县有多少个乡可以同时划拨给清丰县和观城县,只是说昌乐县治所自西北向东南迁徙二十余里,逆迁徙方向外割属地符合常理,顺迁徙方向而外割属地绝不合常理,亦即同在唐大历七年,昌乐县割地给清丰县是可能的,而再割地给观城县则不可信。

其次,所谓“旧观城店”,其地实不知所指。推测无非有二,第一,若是指西汉观县旧址今观寨村,符合隋观城县治所在今清丰县东南的范畴,是合理的。第二,若是指今莘县观城镇就不可理解了。因为,倘如此,今莘县观城镇西北不足三十里便是唐朝城县,亦即两汉东武阳县,其治所均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而其西北近百里才是昌乐县治,昌乐县的两个乡是不可能空降到观城县的。故而,“唐迁徙说”不能成立。

(三)宋迁徙说

《宋史·地理志》载:“观城,皇祐元年(1049)省入濮阳、顿丘。四年复置。”《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观城县,北宋皇祐元年(1049)废。四年(1052)复置,徙治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属开德府。”解读上述记载,“宋迁徙说”是真实的。北宋时由于水患,牵涉多个县城迁徙。例如,皇祐元年撤销观城县,其领地划入南邻濮阳县和西邻顿丘县;其北邻朝城县变动也较大。《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朝城(县),在今河南南乐韩张镇。”《南乐县志》载:“(宋)明道二年(1033),朝城县治东迁40里于社(一做杜)婆镇(今山东莘县朝城镇境),原朝城西境遂割入南乐。”又有《南乐县志》载:“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九月,为避河患,敕令南乐县东迁今城(今南乐县城)”;其东邻临黄县被撤销。《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载:“临黄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废。”《太平寰宇记》记述澶州所辖县变动时载:“一县废:临黄。入观城。”

纵观观城县周边县疆域之变化、治所之迁徙,使得观城县版图向北转移,同时治所向东北迁徙,成为事实。详细说来,皇祐元年撤销观城县,其领地业已划入南邻濮阳县和西邻顿丘县,元祐四年又复置观城县时,其领地便由刚划入南乐县的原朝城县地和较早于端拱元年撤销之临黄县地所组成,形成了其治所随之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的格局。

四、观城县自宋代以来的变化

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观城县志》等记载,自北宋皇祐四年(1052)观城县治所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以来,其版图和治所均无变动,只是其隶属关系变动较大:由宋代隶属河北东路开州府,金代改属大名府路开州;元代改属中书省濮州;明代属山东东昌府濮州;淸代由隶属东昌府濮州改属曹州府;民国三年(1914)6月,划属山东东临道,民国政府成立,废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9年8月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3年与朝城县合并为观朝县,治朝城镇,观城镇结束了作为一县治所长达千年的历史使命,降为普通乡镇;1956年撤销观朝县,观城镇作为人民公社或乡镇,先隶属山东范县(今河南范县),后改属山东莘县至今。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