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派从来没有追求完美世界

 昵称73257982 2021-05-29

文丨张是之
前几天写了一篇付费文章《认清罪魁祸首,打破阶级固化》,有位读者问题很多留言很长,我做了简短回答。
但有其他读者说,人家问题问的很真诚,但你回答的不够真诚。
其实吧,这些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老读者自己都能说出答案。
这位读者是今年 3 月份才关注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没有系统学习过奥派理论,所以才会提出一些「稻草人问题」。
比如他最后得出的结论说:
这可能就是奥地利学派多年来追求的完美世界,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都从未实现的原因吧?
怎么回答呢?我只能说,这完全曲解了奥派思想,奥派从来没有追求完美世界。
先不说完美世界的问题,就这种古今中外,奥派都没有实现过的视角和思路,就很有问题。
我此前有写过一篇《经济学不是施政纲领》,前几天「挨踢牛魔王」也写了一篇《奥派的滑铁卢》。
虽然牛魔王此篇题目叫作《奥派的滑铁卢》,但文章论证和结论其实都是在告诉读者,奥派理论从未遭遇什么滑铁卢。
我给他留言:
不把经济学当科学,不把奥派当科学,把奥派当施政纲领、当口号,这才会有上面读者这样的问题。
那么这位读者所说的「奥地利学派多年来追求的完美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读者的头像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想必是位年轻人,最近这几年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思潮影响就不多说了。
简单说,奥派从来没有追求什么完美世界。
恰恰相反,谁在描述和追求所谓的「完美世界」呢?谁又在预言,甚至是断言,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呢?
一方面,明确断言和追求完美世界的持方,无人敢轻易反驳。
而另一方面,从未说过要追求什么完美世界,却被指责是在追求完美世界,然后遭到狠狠的质疑和批判。
质疑和批判没什么,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质疑和批判中前进。
但质疑和批判之前,是不是先弄清楚人家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树起稻草人来批判,难免有失偏颇。
奥派并非完全没有宏观视角,但在论述宏观视角的时候,通常非常的谨慎,通常需要有非常坚实的逻辑支撑。
奥派的基本逻辑,比如私有产权、交换理论、边际效应、价格机制、利息理论等等。
奥派从来不说什么 The liberation of all mankind 这样的话,奥派强调的是产权私有自己作主,自己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
奥派的视角是微观的、是边际的、是具体的,着眼点是具体的人的行动。
这些基本的理论,不是以国家为单位去审视众生,去看看这个国家的人有没有按照这个理论在行动,那个国家有没有执行这个理论。
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读过任何一本奥派原著,至少也应该读一读我的《经济学入门50讲》,还有部分签名版在售。
读完《经济学入门50讲》,会对经济学和奥派都有一个概貌,对前面我提到的那几个理论有个基本的认识。
有了这种认识,就会知道,不论你身处哪个国家,无论是你吃饭、喝水,还是购物、游戏,你每时每刻都在遵循着经济学的规律。
只是这些规律靠你自己的经验,永远总结不出来,别人总结的非常精练,让你不得不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赞叹。
所以我开玩笑问他,《经济学入门50讲》买了吗?看来应该是真没买。
看清楚这位读者在根上的问题,他的那些对历史的疑问,其实并不难回答。
当然,要用详细的史料来回答需要时间来整理,但仅从逻辑上来说,并不难回答。
比如他说:
我只是看过很多自称奥派的经济学家,常在反对管制似乎只要去管制,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如此简单,为什么没有国家全盘照做呢?
这个问题就像是,吸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为什么不戒烟呢?这么简单的事,戒掉不就完了?
肥胖对身体不好,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在减肥,明明在坚持运动,但为什么就是减不下来呢?
比如他问:
今天的美国也有很多管制,违反的奥派的理论,所以美国衰弱了。
那镀金时代的美国管制比今天还少,美国的百姓为什么还要在5.1这天罢工呢?
罢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无法因此就简单证明说那个时候的美国还不如今天。
再比如他说:
汉文景的无为而治,早期自由经济,逐渐民间富庶,经过竞争逐渐形成豪门门阀,垄断世袭,以至四世三公,而后五胡乱华数百年。
这里其实隐藏着他暗自相信的逻辑线条,他认为五胡乱华的原因就是早期的自由经济。
但问题是,自由经济经过竞争就一定是垄断世袭的豪门门阀吗?
以我们今天的自由市场环境,马云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爹的财富,但能够继承阿里巴巴公司的控制权,能够阻止其他公司的进入吗?
恐怕不行吧?马云后代多半达不到马云的水平,也无法形成世袭的垄断。
马云不行,马化腾就能行吗?
哪个市场上的企业能够有这样的垄断力量,你恐怕很难找出来。
说白了能够形成垄断世袭的,肯定不是什么自由市场经济。
工科出身,史料积累不够,但逻辑上很明显,文景之治的早期自由市场经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如果真是后期形成豪门世袭,那肯定是逐渐偏离了早期自由市场的路线,走上了 POWER 垄断的老路。
但这不是市场的错,不应该由市场来背锅。
但我们都知道,找市场、资本和资本家来背锅是最安全的,最没有风险的表态。
历史上多少富甲一方,被皇上盯上,最后家破人亡的。
没有扎实的产权观和科学观,不系统学习,终究还是容易被带偏。
所以,真诚建议你,该看的书还是要看的。
《经济入门 50 讲》签名版,存量不多了,买吧。

2021年05月29日

——————

题图:Dorothea Sharp

上一篇:认清罪魁祸首,打破阶级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