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跟踪点评: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前奏已经吹响

 wupin 2021-05-30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根据康美中药网数据,自2 月底以来,三七价格不断上涨,80 头报价由120 元上涨至150 元,120 头三七报价由110 元上涨至125 元;去年8 月到今年3 月,当归(草把)价格由26 元提高到40 元,党参(白条)由23 元提高到40 元;去年11 月到今年3 月,太子参(统)价格由44 元提高到68 元,天麻(统)由100 元提高至110 元,野菊花由16 元提高到27 元,元胡(统)由49 元提高到54 元。另外,2015 年11 月初至今年3 月27 日,中药材价格指数由1087.09上涨到1093.63。

    事件评论

    中药材价格低迷数年,部分品种蠢蠢欲动:大宗中药材价格自2012 年以来在低位持续盘整,近期有回暖迹象。三七价格在3 月份环比明显上涨(80头环比上涨25%,120 头环比上涨14%),其他代表性品种自去年起也呈现抬头趋势。自去年8 月底以来,当归(草把)价格上涨54%,党参(白条党中条)价格上涨74%;去年11 月以来,太子参(统)价格上涨55%,天麻(统)价格上涨10%,野菊花(统)价格上涨69%,元胡(统)价格上涨10%。

    药农持续亏损、种植面积减少,将导致未来3 年产新缩减:供需是决定中药材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从供给端来看,中药材种植面积萎缩。中药材种植基本依靠手工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在2009 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涨刺激种植农户大规模扩种之后,产新集中(2013、2014 年)导致中药材价格急剧下滑,而随着地租、人工、管理等种植成本的不断上升,许多种植品种价格可能跌至甚至跌破成本线。以三七为例,2015 年每公斤种植成本达到150-200 元,而120 头三七报价自2015 年起就处于成本线下。价格下跌导致部分药农损失惨重,严重挫伤药材种植的积极性,迫使部分药材基地转种其他作物。从草根调研来看,过去3 年中药材生产整体处于调减状态。考虑到大多数中药材有2-3 年的种植周期,可以预判未来3 年中药材产新缩减,将驱动价格逐步上行。

    下游需求是涨价的支撑,通胀预期有望刺激涨价提前来临:中长期来看,中药材需求稳步增长。2011 年以后,医保控费日趋严格,中药注射剂对中药材的需求拉动明显减弱,逐步回归到正常增长水平。但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异军突起,需求逐年扩大。从终端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增速来看,已显著高于行医药制造业整体增速。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中药材需求仍将维持较快增长,这将是中药材价格步入上行期的有力支撑。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属性,价格敏感度高。短期来看,通胀预期加剧,有望刺激中药材涨价提前到来。

    中药材价格步入上行期,看好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行业:我们认为在供给端呈现收缩趋势、需求端稳健以及通胀预期上升的助推下,中药材有望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我们认为中药材贸易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由于中药饮片不受管制,中药饮片企业通过价格传导也能受益。我们看好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行业,重点推荐康美药业,以及香雪制药、太安堂、太龙药业等。

    风险提示:涨价幅度低于预期,需求下滑超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