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金色年华554 2021-05-30

隋唐两朝的两对帝王父子

——有关从杨坚到李世民的历史阅读


卷四·大业、贞观纪事(下)

|第八章 大相径庭:两个榜样的造型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两下江南

据不完全统计,大业天子杨广在位十四年,南巡三次,北巡四次,西巡一次,共八次巡游。

西巡前边说过,北巡前边也说过。

出于谋篇布局的需要,前边的讲述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所以大业天子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三下江南之举——尤其是前两次——只略有提及,这里需要补上,而且是严格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大业天子一下江南是大业元年(605)八月。

二下江南的时间是大业六年(611)二月。

然后就是大业八年、九年、十年,也就是公元613、614、615连续三年三攻高句丽

再后就是再次北巡,却于雁门被突厥围困。

最后,就是大业十二年(617)三下江都,直至两年后在那里命赴黄泉,获得了一个盖棺论定的评价:

炀者,逆天也,虐民也;去礼远礼、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也。

让我们看看杨广是怎样一步步“炀”起来的吧。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巡游江都是杨广即位后于大业元年(605)烧的三把火,也都属于大业天子想要成就的大业宏图。

从严丝合缝的时间衔接上看,这几件事在大业天子那里是有着详细筹划和通盘考虑的——

三月十七日,令杨素营建东都;

三月十八日,发布“巡历淮海”的诏书;

三月二十一日,下诏开凿连接黄淮的通济渠,以备河运。

百万民夫造东都。

还有百万民夫挖运河。

另外还有数十万人在忙着建造数以万计的各色舰船。

魄力惊人的大业天子双管,不,是三管齐下,偌大的中国顿时就成了一个忙碌异常、紧张异常的硕大无朋的工地和战场,那气势用轰轰烈烈移山填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也一点都不过分。

豪情万丈激情满怀的大业天子深信不疑,他是可以掌控和把握一切的,在他手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果然,仅仅五个月之后,沟通黄淮的通济渠建成了,连接江淮的邗沟也修复了,自洛阳至江都的水路全线贯通不说,由专人负责在扬州督造的规模庞大的船队也完工了。

别人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办到的事在他手里短短五个月硬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而且,还是不掺一点假的和豆腐渣工程扯都扯不上的硬邦邦的优质工程!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扬州段运河与邗沟连通|

且先不说形形色色的龙船、楼船是如何的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单是长达几千里的通济渠和邗沟都统一标准,“渠宽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在这样的河上放舟行船,那心情该是怎样的,能是怎样的?

大权在握言出法随,一声令下举国震荡,大业天子的心就像一艘顺风顺水乘风破浪的大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驶往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据史书记载,大业天子的龙舟船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规制特别,用料做工都极其精致。

为了充分显示天子尊严,强调早有定制的尊卑秩序,各色人等身份不同,所乘之船的名目和建造也不相同。

天子乘的叫龙舟,堪称是当时条件下民用版的航空母舰水上宫殿。

《大业杂记》如此记载:

“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

隋开皇尺长约为29·5厘米,按此换算,那就是一艘长约60米、宽约20米、高达10多米的巨船,完完全全真就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宫殿。

10米多高的龙舟“共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周以轮廓;中二重有160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苏、羽葆、朱丝网络;下一重,长秋内侍(就是宦官)及乘舟水手,以青丝大绦绳6条,两岸引进。”

皇后乘的叫“翔螭舟”。螭是传说中一种无角之龙,以盘旋而飞的无角之龙来刻画船首并以此命名,也算是名副其实帝后有别。大小上,翔螭舟要略差一些,但其装饰与龙舟无异。

接下来就是各嫔妃的所乘的“浮景舟”,也叫“小水殿”。虽有朱丝网络其上,但层数只有三层;至于贵人、美女、十六夫人所乘的漾水彩舟则只有二层,又名“大朱航”。

伴驾随行的官员所乘之船按官品高低也有分别,诸王公主和三品以上官员乘五楼船;四品官员和一些僧尼、道士乘三楼船;五品和各国来宾蕃客乘二楼船;六品以下和九品以上的从官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只能乘黄篾舫。

乘船者总数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在十万人以上。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一千多年以后回首当年,笔者还是想象不出,那该是怎样的一幅夸张到令人无法相信自己眼睛的景象啊!

据说,当年从第一艘船离岸,到最后一艘船出发,用时居然是五十天!

《隋书》描写当年盛况是:“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

水陆并进,人喊马嘶,蹄声杂沓,这又是多少人?

还得算上负责牵引船队的纤夫船工。

挽引龙舟的叫做“殿脚”——在大业天子眼里,他们已经不能算人,只能是殿下之脚了——有1080人,分为三番,每番360人。服装也是统一的,一律“著杂锦采装子袄行,缠鞋袜。”

挽引翔螭舟的也叫“殿脚”,人数减半,为900人。

以下被称为“船脚”,每船100人。

至于挽引文武百官僧尼道士之船的被叫作“黄夫人”,每船40至50人不等。

还有专门用来装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的货船也要牵引。

惟一不用民夫而由士卒自己挽引的是装载“兵器帐幕”的船。

总计人数当在二、三十万的船队就这样遮天蔽日滚滚而行,这阵势除了拿遮天蔽日的蝗虫之阵做比,还有什么比喻是合适的?大业天子还有诏令呢——

“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

就这样,百姓为了交差,官员则纯粹是为了讨好皇上,沿河两岸又添一景,人挑肩扛车载运送各种吃食的队伍络绎不绝,“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劳民伤财置办的丰盛佳肴,却是“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

据记载,仅献食一项劳役,每天需要的人数又在十万以上,结果自然是沿途骚然,农事抛荒,民不得安居。

船队过后,甚至比蝗虫过后还要厉害!

明明已经吃不了了,大业天子还要高标准严要求,所过之处,郡县长官“馈献精腆”他就龙颜大悦大加褒奖,北巡时刺史丘和就因为供奉丰美被提升为太守;而天水太守乞伏慧就因为天子西巡时“献食疏薄”,差点被砍了脑袋,后来还是杨广自己改了主意,才释罪除名侥幸未死。

更何况这样的巡游还非止一次,其劳民伤财的力度强度亘古难再!

大业天子就是这样量变引起质变,变来变去终于变成了隋炀帝的吧,是不是?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当然,本着从历史出发,从人物着眼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当承认,不管是南巡还是北巡、西巡,大业天子的本意和原意都是打理国事,并非纯粹就是在游山玩水,否则,你该怎么解释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祁连山的壮举呢?

营建东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腹心地带;开通南北运河则是为了加强对江淮新区的联系和掌控,毕竟,在分裂了几百年之后,江南江北的隔膜是任何负责任的执政者都不会也不该掉以轻心的大事——如果不说是头等大事的话。

当年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是东巡西游大海高山都没放过,他当然是在炫耀,炫耀大秦王朝的赫赫武功,也是在炫耀煌煌天子的八面威风。

他是在以行动和自己本身,告诉所有那些公开的和潜在的敌人们,我有权在自己的国土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管你们过去是怎么回事,现在只有大秦才是你们的国家,也只有朕才是这个国家惟一至高无上的灵魂和统帅。

大业天子志向高远,以秦皇之本意效秦皇之作派,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实在是不难理解。

还有,大业天子是从江南走向他至高无上的皇位的。这里差不多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当年的藩王成了如今的皇上,能不抚今思昔重游故地吗?

富贵不还家就如同锦衣夜行,多少成王成帝的人都不想、事实上也的确没有留下那样的遗憾,那大业天子为什么就应该比别人谦虚呢?

如果不是出于政治需要,他可从来都是不知道什么叫谦虚、为什么要谦虚的。

一下江都,他接见并赏赐了许多为自己夺嫡立过功的藩邸旧臣。

他还宣布大赦江淮以南:扬州之地免除租赋五年,当年为总管时所辖之境内免除租赋三年。

他还在江都之地盛张礼仪,纳当年陈后主第六个女儿为贵人,同时下诏让隋文帝时期被流放的陈朝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

这显然又是一项笼络人心的举措,政治婚姻的意义当然全在政治上。大业天子是想以自己半个南方女婿的身份为自己统一战线的政策服务呢。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他只是夸张了。

太夸张了。

那一次他在江都从前一年九月一直呆到第二年四月才回到东都洛阳。

后来就是大业六年(611)三月二下江南。

依然是一次极尽张扬铺排已极的巡游。

而且,如果说大业元年的大业天子还只是个初登帝位意欲大展宏图的意态非凡的天子的话,那么,二下江都的大业天子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成为威服四夷成就卓著的“圣人可汗”啦。

顺风顺水心想事成,风光无限的大业天子更加傲视一切睥睨一切。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1.两下江南「极尽奢华」

隋唐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

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例如从现在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

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

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