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韵清风 - 格律诗词191期​

 WENxinHANmo 2021-05-30

竹韵

清风

编辑

烟雨红尘

       格律诗词191期

清风编委

顾问:

董学增 杨逸明 杨启宇 王翼奇 

廖国华 李甫清 胡文汉

主   编:吴 瑾

执行主编:晏晓东

副主编:

张银辉  郭文东  胡 曼  茅 剑

罗洪星

编   委:

刘艳平 林拥军 王  玥 谭   君

朱春健 李秀梅 武文吉 烟雨红尘

本期编辑:烟雨红尘


七律

游莫氏庄园

杨逸明

莫氏庄园访一回,高墙无语大门开。

厅楼精丽空余梦,橱柜奢华只积灰。

能见百年花与木,难传几代势和财。

我看官轿沉吟久,谁说今人已不抬。

挽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宋彩霞

为民温饱半生求,不窋公刘转世投。

磨月但萦田舍问,呕心唯系稻粱谋。

人饥笠冷情千动,粒实花香第一流。

今日人间从此去,神州谁不念骅骝。

应约咏陈炯明先生

张庆辉

棺盖叛臣亭墓孤,覆苔松径对西湖。

风行长忆世堪范,闽粤小兴功莫诬。

着此齐民传祚道,谙公联省共和图。

终容异代萧条客,遥向东南酹一壶。

见郑和绿眉毛仿古帆船步顾亭林海上韵四首选一

周达

岸有高城水有沙,船为兄弟岛为家。

塔灯似月悬风夜,珠水如龙入海涯。

百二旌旗声猎猎,三千藤甲响查查。

侧身回望清光里,天远云低北斗斜。

访曾朝晖先生椿树堂

杨新跃

夏雨新停暮色清,白云深处试经行。

山中高卧先生事,湘上雄谈大将名。

烹罢茶烟凝墨韵,坐迟竹气入书声。

堂前无限江湖梦,四百年来夜夜横。

谒正定隆兴寺

李含江

三月烟花正定飞,了无僧侣了无皈。

半碑半隶传唐楷,一扣一槐结汉绯。

笔写帝王千斗墨,画描佛祖百重晖。

观音何在人间在,非是案头香火违。

题张桥镇

虞山抱琴客

南湖青接宛山峰,想见前朝旧镇容。

钓渚渡桥时过客,嘉菱荡水久藏龙。

源分大泽渔歌远,流汇长江帆影重。

自别梅溪烟景阔,勾吴桃李为谁浓?

注:①钓渚渡桥已移至沙家浜景区内。

②梅溪即钱泳,金匮鸿山人,青年时即移居钓渚渡。

③张桥镇为古勾吴国北境。

悼袁隆平院士

吴瑾

长年培育力攻关,雨后风前身不闲。

矢志为求黎庶饱,芳名已列斗星班。

情倾短垄平田里,爱在高天旷野间。

今日神州仓廪富,痛哀袁老别尘寰。

早立室外露台观雁鸣湖夏景有得

郭良原

苇嫩风柔绿满湖,凭栏未觉老身孤。

山高更仰人登顶,路远方知马识途。

冷雨三番阳气在,青穹万里白云殊。

吟游任我开新宇,纵使他乡一隐夫。

步韵红星会长《信江诗社双溪辛丑年会迎宾诗》

刘艳平

溪声两叠答樵歌,叶底光阴去似梭。

尚有新红妆地僻,偏无好句赞人和。

舟轻也击江心水,屐敝还攀雨后坡。

欲取灵山经一卷,诗怀始自去沉疴。

谒刘少奇故居

刘仁(娄底)

蓊郁乡关炭子冲,霏霏细雨谒刘翁。

长松挺拔霜姿美,古柏盘缠香气融。

患难当前修铠甲,江山定后弃弦弓。

花明楼向韶峰望,否泰荣衰天道公。

闲居吟

资江独石

偶坐阳台悟本真,少年狂气早离人。

床头阅卷书三叠,雨后移花月一身。

反季鲜蔬缘我种,盈樽浊酒对朋陈。

携妻壶汲林泉水,新下厨房且煮莼。

童年记忆

康泽民

雄心黑发两消磨,每忆童年趣事多。

芦笛悠扬随水远,竹弓锋利向风梭。

毛桃裤上揩能吃,大雪途中滚易过。

未着锦衣开宝马,常思重去那条河。

无题

梅山叶茂

触目纷纷自冠家,几人翰墨吐清华。

书披万卷驱神笔,序壮重楼焕绮霞。

国学共和亏底蕴,世情旷古振浮夸。

源头子曰风吹草,各自无言但品茶。

小满

白金财

鹧鸪唱罢乱蛙鸣,立夏方来节又更。

坐对火榴歌未断,笑看烟草韵初成。

麦花开处还需雨,桑椹红时别有情。

莫学阿奴终碌碌,肯同夫子度余生。

在路上

布汝奎

半壁江山手内盘,修身健步两相安。

燕飞晴日行吟醉,叶卷清风起舞欢。

偶有情思皆妄想,每逢愁绪岂无端。

多心不若离心好,四处随缘自在观。

注:半壁江山,一种异形文玩核桃。

应景榕江西湖

桔子绿叶

雨洗尘氛草色青,垂杨摇曳几经停。

一湾碧水蓝为镜,三面晴峰翠作屏。

绿树藏蝉鸣夏日,红莲散露滑珠星。

宜人景悦八方客,最是乡音毋厌听。

丑马日送穷感作(次陈寅恪韵)

大漠独狼

新正岁序着新衣,孰料春寒与愿违。

鹦鹉随风强说好,鹧鸪惊梦不思归。

左听南郭竽声乱,右睹东施媚态飞。

老酒几杯浇块垒,管它颠倒是和非。

乡村孟夏阴雨

唐清源

妖风日夜雨连天,届换官场动窜联。

黎庶田边难种养,膏粱衙内易升迁。

红船百载今何洗,家国千秋后怎煎。

莫道乡村须振奋,桑麻不抱对谁眠。

痛悼袁隆平院士

吴南欣

忆昔袁公名九陔,胸怀经纬见奇才。

江山百虑万民庶,社稷千秋一稻栽。

白首莫移心垄亩,金钱不动视尘灰。

清风今日凝愁去,如送悲声举国哀。

耕种之时袁隆平先生仙逝悼之

野风

林间布谷鸟哀鸣,秧正繁时田正耕。

国士翩然骑鹤去,村夫伤恸伴牛行。

丰功已著万年史,沃野犹存一世情。

此际星沉天雨泪,有人烟处有悲声。

悼袁老

流年

缘何忍把稻仙收,云诵悲歌泪不休。

许是天堂难果腹,贪争神技免伤秋。

秧苗簇簇丰碑立,田土深深脚印留。

每粒珍珠皆念你,清香驱散世间愁。

悼袁隆平院士

李典南

巨星殒落月无光,楚地昏沉暮色茫。

举国同悲高士去,平民相觑面容伤。

谁怜世上少温饱,君守田间御馑荒。

稻父倏然乘鹤远,空留此撼与天长。

悼念袁隆平院士

唐宝华

十里长街泪洗城,九洲肃穆降旗旌。

殊功至伟饥荒灭,金粟超常仓廪盈。

禾下乘凉圆大梦,田间稼穑饱黎氓。

无双国士归仙界,当代神农播美名。

五律

敬悼袁吴二院士

杨子怡

双星同泣殒,天地有何仁。

救死存肝胆,消饥实廪囷。

神农欣再世,扁鹊重三询。

敢问修仙处,疴沉未脱贫?

重经吴百亨故宅  

陈未然

雪中银杏树,忆昔气昂藏。

叶映书楼月,枝凝鸽舍霜。

百年谁第宅,孤立老凄凉。

吾谓吴公植,樵斤莫损伤。

乡村晨景

李秀梅

青山迎旭日,瓦屋起晨炊。

芳草丛丛绿,闲云朵朵痴。

小园蜂觅蕊,老树鸟鸣枝。

漫步乡间路,归来满袖诗。

野花

雁客

但仰四君子,谁怜一草根。

清芳生绿野,淡泊远金盆。

过眼秦关在,惊心蜀地存。

雪霜虽可畏,更畏听风言。

昙花

刘明清

夜阑藏秀色,怡静悄然开。

素雅羞榴火,清柔出雾埃。

乘风潜梦去,踏月送香来。

何惜花期短,从容笑露台。

初夏至浙江财大学习有作

晏晓东

流水烟春逝,元知万象虚。

新枝枝错落,宿雨雨稀疏。

久是青林客,又攻东鲁书。

徘徊楼僻处,负手自宽馀。

绝句

千年古镇话枫林之竹筏漂流

王运正

碧水清波形影移,船夫驾驭一竿支。

低头忽见云霞起,疑在苍穹逛玉池。

赴上海崇明参观中国花卉博览会有感

坎翁

才疏远逊贺知章,笔弱难追王彦昌。

窃喜跻身三鼎甲,坎翁忝作探花郎。

注:贺知章、王彦昌分别为唐代的

状元和榜眼。

七绝 

刘万成

山上轻寒未了春,青黄园子彩衣人。

不闻茶曲闻叹息,相与攀谈皆老身。

学书有感,并赠文子、吾爱及诸位同学,且以自勉

潘家敏

一悟之时云顿开,青天万里月归来。

中心无限生欢喜,诚拙能登万仞台。

送袁隆平院士

徐中秋

白米黄金孰更珍,忍饥滋味记犹新。

先生能饱斯民腹,应列凌烟第一人。

汉中采风品尝火锅有记

浅溪

一缕香风招客临,鸳鸯锅里见君心。

诗情不避欢呼处,挽袖来将五味寻。

雨后

于无升处

雨后池塘闪细粼,枝头小鸟啭清纯。

有蛙坐在浮萍上,正数铜钱不避人。

过兔脚弯

陈天恩

细雨斜风岸柳边,子规声里看栽田。

不凡几对农人手,织绿平畴染绿天。

新春入村有见

姚祖学

一排院落静无烟,寂寂空门野草鲜。

落叶盈庭风自扫,春联贴在十年前。

悼念袁隆平院士

冯增群(山东)

芒鞋踏破陇头黄,埋入田间细考量。

朴素耕耘无所好,平生最爱稻花香。

悼隆平院士

姚祖学

不负今生立志奇,一人解尽万人饥。

凡间粮满乘风去,正是仙乡种稻时。

惊闻袁隆平老先生仙逝有寄

代玉宇

梦为粮仓意念深,奔波带队苦追寻。

今看稻穗千重浪,未负先生一世心。

夜宿老家

何爱毛

归得空空屋,无闻絮絮言。

上床微闭目,满脑是椿萱。

词曲

生查子~辛丑小满日陈肩兄一行自粤莅杭聚饮于万松书院分韵得醉

尚佐文

南国快哉风,西子清和气。好雨旧兼新,襟抱明如洗。   

谈笑杂松声,飞动平生意。今夕是何年,满引同沾醉。

西江月~无题

一指禅师

四十多年虚度,今宵回首当初,平生心愿几能如?尝透人间辛苦。

梦想花前把酒,约云大醉茅庐,沧桑看遍惯沉纡,身裹万千风雨。

清风对联

挽袁隆平

杨启宇

民以食为天,曾经举国三年饿;

魂归差可慰,尽道微公一饱难。

题荷二联

胡文汉

濯濯澄鮮,雅怀高洁;

亭亭净植,香远益清。

不蔓不枝,出污泥而不染;

清风清气,送绿野以清芬。

金华八咏楼

蒋昌典

一楼萃人物风流,想骚客留题,校场点将,何若抠衣来逞快;

八咏尽河山妩媚,览水通南国,气压江城,直须扶醉莫言愁。

挽袁隆平院士

杨新跃

民兮饥馑,遂育种分田,自古宽农无二法;

楚些湖湘,待年丰稻熟,为公营奠在三秋。

南瓜饼联

圣人道所得秋毫,我亦蒙恩,那又从何说起?

仓廪实而知礼节,公犹受谤,尤其不以为然。

此日

南瓜饼

遘祸兮泪又轻弹,云南地震,青海地震;

堪悲者国之重器,孟超万年,隆平万年。

挽吴孟超院士联

吴瑾

操柳叶刀,有菩萨心,肝胆照人医者德;

仰莲花品,承奉献志,精神贯日国之魂。

挽袁隆平院士

资江独石

满头白发,两腿泥浆,功盖民间除馁患;

九秩高龄,三生宏愿,凉乘禾下听蛙歌。

挽袁公隆平院士

李典南

一心报国倾肝胆,伟业皆成,唯愿民间仓廪满;

双腿沾泥谋稻粮,初心不改,只求天下饿殍无。

敬挽袁隆平院士

李老君

地动山摇,神农湘地长辞世;

人悲泪淌,华夏国人恒记恩。

身怀技艺,杂交水稻倾心血;

人驻田园,专注生民育谷粮。

敬挽吴孟超院士

李老君

解除苦痛,情无虚,眼看病,胆肝相照;

保护安康,爱不竭,心装人,针药并施。

悼袁公隆平联

杜使恩

不啻完人,大地无双善类;

堪当稻圣,中华第一英雄。

挽袁隆平院士

梅山叶茂

万顷田园一卷书,公已劳劳,读之毕世;

平生事业千秋著,天其灿灿,照以永年。

袁隆平院士永垂不朽

龙角生

四时沐雨栉风,四维隆起丰碑,颁奖台前遥见影;

九秩呕心沥血,九宇平添高产,杂交稻下好乘凉。

挽袁公隆平先生

杨子怡

朝堂多士,学堂多士,盗名欺世众,国里几人堪作士;

廊庙造神,社庙造神,救苦疗饥希,人间惟汝可封神。

敬挽袁公隆平先生

朱流平

早轻生死事,深痛山河失色、黎庶含悲,十四亿人同一哭;

岂止稻粱谋,最欣社稷和谐、苍生稳定,九旬德者载千秋。

敬挽袁隆平院士

秋的惆怅

湘水含悲,林花溅泪,泣问袁公何撒手;

新秧正绿,今岁应丰,争教夏日却逢秋。

悼念袁隆平院士

再回首(武汉)

院士忧民,献毕身精力求粮策;

栋梁顶天,为众生歺食费苦心。

悼袁公

吴永丰

心系苍生,为民饱腹,神农育稻,仙域忘归悲骨彻:

禾下乘凉,毕生圆梦,国士遗勋,谷穗满仓万代丰。

清风征联

出题:

以小满为题,字数不限(胡文汉)

一甲:

管玉成

看麦粒今时,渐满还亏,心中得趣;

想人生是日,浅忧深乐,梦里无求。

评:对仗工,诗意浓,果然得趣。

二甲:

李老君

人能小满须知足;

月未全圆有盼头。

评:含哲理,有蕴藉。

董青平

小麦垄头浆渐满;

新荷湖面叶生香。

评:贴时贴景,对仗亦工。

三甲:

壶头樵叟

狂风催骤雨,珍珠乱糁,遍打新荷池小满;

旭日染岚烟,云海蒸腾,漫萦峰壑景幽深。

刘明清

看风吹麦浪,果探枝头,丰盈岁月清和里;

听雨打芭蕉,蛙鸣荷盖,静谧身心小满时。

汉斯顿

小满来时,清风夏雨新莺语;

大忙过后,碧叶荷塘彩蝶飞。

孙玉祥

杏子初尝,北圃歌翁修旧篓;

樱桃欲摘,南园笑媪结新梯。

入选成联:

李老君

观地里,结穗灌浆将饱满;

看坊间,缫丝煮萤已繁忙。

李老君

雨多自是江河满;

灾少定然黎庶安。

董青平

灵雨无私,滋润榴花正火;

薰风有信,拂吹香麦初黄。

子叶橄榄

风摇夏果新香溢;

雨洒禾田籽粒丰。

评:上联很好,惜现在水稻还不是籽粒丰的时候。

薛运梁

节令怡人,美好时分称小满;

凡尘筑梦,优良境界是和谐。

评:上联很好,下联后分句欠工。

薛运梁

蛙唱蝉鸣,麦熟秧青迎小满;

挥毫品茗,临窗望月沐银辉。

孙玉祥

小满才来,雾合池塘荷沐浴;

炎天正在,云飞树木鸟嘤鸣。

王振江

时逢小满,菡萏随风摇瑞彩;

节遇清和,鸳鸯戏水纳祥光。

按:要求是合咏小满,不能一边咏春,一边咏秋。故各位要认真审题。

下期征联:

出句:夏梦秋香攀桂子;(胡文汉)

竹韵书讯

竹韵汉诗协会2018年推出的两本新书《竹韵诗话》(原《斗诗批词》)和《竹韵诗词选》已经面世。

即日起,竹韵汉诗协会接受读者购书。

 一、《竹韵诗话》精选、增补于落日长河(周冬兴)倾情打造的竹韵现场“斗诗批词”,融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于一体,让读者在捧腹之余轻松掌握格律诗词之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

《竹韵诗话》大32开本,共416页,出版社定价58.00元,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现售60元一本,含国内快递费,并赠送《竹韵诗词选》

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竹韵诗词选》系竹韵会员诗词作品精选。

二、另有《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少量库存。

该书由周冬兴主编,系海内外众多诗家的一万多首七律作品中精选出的500余首作品汇集而成。小32开本,248页,便于携带,出版社定价48.00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现售50元一本,含国内快递费,并赠送《竹韵诗词选》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以上两本书若一起购买,优惠售价人民币100元,含国内快递费并赠《竹韵诗词选》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联系人:潘立芳(禅心人)

电话、微信号:13972902868

接受书款的银行卡号:

6236 6827 0000 1095 862 中国建设银行京山支行

收款人:潘立芳

                             竹韵汉诗协会

                                   2018.10.05

诗社简历

竹韵清风是竹韵汉诗协会打造的又一个诗词交流平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各地诗友积极参与,共同弘扬中华古典格律诗词。相识即缘,相知是福。竹韵清风,与您共创精彩。

竹韵汉诗协会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与海内外读者公开交流。

诗友投稿方式:

一、留言投稿

点击微刊下方“写留言”发作品,请标注“竹韵清风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