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每刻报销再次融资,看要帮企业省钱的费控saas企业们要如何先帮自己减负?

 新用户75182Bbu 2021-05-30


图片来自每刻报销公众号。

每刻报销2021年2月19日在官网发布了融资喜讯。

从公告上可以看到,本次每刻融资金额高达1亿元,而且这是在去年8月刚刚完成1亿元融资后再次发生的融资,而领投的是老股东绿洲资本。

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进行这么大笔的融资,是每刻的钱烧完了吗?

为什么老股东要继续领投,是担心之前的投资打水飘,被裹挟着必须领投吗?

不禁引发人们猜想。

报销saas领域目前还剩下六家最后的竞争者:每刻报销、元年云、汇联易、易快报、简约费控、分贝通,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有一场恶战要打。

令人尴尬的是,费控报销的领头羊们打着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口号杀入战场,但是自身的经营费用却居高不下,烧钱不眨眼。

从商业模式上看,或许是因为开启了saas模式,就自然而然开启了烧钱模式。

从企业管理属性上看,这类新兴saas企业都希望自己有互联网的属性:

比如产品的易用性、颜值、客户满意度,都要向toc靠齐,以此吸引客户,打败传统erp产品,这也导致产品研发成本投入居高不下;

比如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也要向一线互联网企业靠拢,不然招不到人,这又导致人员成本居高不下;

至于人员的加班时长,投入产出,是否多数情况下都只有创始人在孤军奋战?这就冷暖自知了,毕竟新创企业都处于市场的粗放扩张期,不管是管理人员的水平还是意识,内部流程的管理制度,要看齐老牌互联网企业甚至传统erp企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虽然烧钱的速度媲美互联网企业,但是获客的速度和手段却又看齐了传统erp企业,哪怕是线上有商机推送,却仍然大量依靠人工地推或者电话营销,从销售模式上或直销,或者依靠代理商,并没有形成互联网企业获客的规模效应,一是太贵,二是太慢。

直销的营销费用低,但是推广速度慢。

依靠代理商的推广速度稍快,但是营销费用又超高。

不管是哪种模式,营销费用都大大高于传统erp企业,传统erp企业的渠道是现成的,品牌是市场早就认可的,要去让现有渠道代理自己的品牌,如果不在营销制度和费用上下功夫,只靠产品,难以打动代理商。

交付成本更是没有丝毫的,saas企业靠的就是产品和服务出类拔萃钱可以少收,客户满意度却不能有丝毫懈怠

某些项目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甚至出现些厂商不收实施费的情况。

所以这类新兴的saas创业企业,其实更像是类互联网企业,学会了烧钱,却还没有学会省钱。

今天tob群里有人说:

创立快10年的青云科创板过会了。

去年营收4.29亿元,亏损收窄到1.9亿元。

客户续约率提高到了57%了。

所以这已经算是个好消息了吗?

如果按照每刻这个烧钱法,是要半年烧1亿?持续烧10年才能看到希望吗?希望这种猜测是大错特错的,或许他们在帮企业省钱的同时,也能尽快找到自身的减负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