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游记|​海门要塞(2010国庆游记)文/吴滋平

 岚山诗话 2021-05-30

文中的“炮台”与“天津大桥”实景

海门要塞
——2010国庆游记
作者:吴滋平

渤海令我心驰神往由来已久,不仅只是为了想探究:假若当年“愚公”移走的“太行”“王屋”两座山,“投诸渤海之尾”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也想领略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迈意境。同时又很想身临其境地感悟伟人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博大情怀。

金秋十月,揣着假日怡然的心情,沐浴着煦暖的阳光,去游览藏于心间的梦境。一个人轻松愉悦地踏上一辆开往塘沽的中巴,于寥寥无几的乘客中间选了个与驾驶座并列的位置坐定。一则自己从没有到过要去的地方,好向司机打听;二则车窗玻璃也挡不住我接纳沿途风光的视线。

多年的真实夙愿,即将展现。不由得思绪激昂,但心境平和,从容淡定。一边与司机有一茬没一茬地聊,一边欣赏车窗外的景色。路旁芦苇蒿草随秋风翻滚着波浪,杨柳依依,枣红柿软,玉米林里青黄相间。在朝阳里,丰姿绰约。令我痴迷心醉……车来到一座雄伟的吊索大桥前,两座挺拔的桥墩,辐射状的钢索拉住略带弧形的桥面,仰望高耸的拉索桥墩顶部,书有”天津”两个大字。司机说,这是横跨海河的大桥,海河的入海口在前方不远了。并向我介绍塘沽值得游玩的去处:有海洋世界博物馆,有外滩,有北洋水师博物馆……我应接不暇,究竟上哪个景点,倒有些心神不定了!


看着路旁映入眼帘的石油井与肥沃的土壤,不由得选择了去拜谒护卫京津 的“大沽口”炮台。车到终点站,顺着司机师傅指的路,几经向路人询问,来到了要游览的胜地。书有“海门古塞”四个大字的门牌赫然眼前。“海门古塞”是津门十景之一。走进门牌,拾级攀上一个五六米高的土台,土台的中央一门带铁轮可绕中心旋转三百六十度射击的铸铁大炮,周围又环形排列着几门小型号的固定式铸钢炮。炮口朝着前方的海面。这,就是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大沽口炮台中的其中一座。大沽口炮台素有津门海防要隘之誉。史料记载,明代为抗倭始从而设计。清咸丰八年(1858)奏请朝廷加强海防,确保京畿安全,建大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5字为名号;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上。配建小炮台25座。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9年6月25日,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0年,提督罗荣光率守军和义和团并肩抗击八国联军,最终壮烈殉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沽口炮台被拆除。现仅存南岸“海”字炮台---我所凭吊的炮台。大沽口炮台已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历史见证。

时值“国庆”,伫立于“大沽口炮台”之上,遥望前方无边的水面,心中不禁荡起激愤的涟漪。古今多少先烈为捍卫祖国尊严甘洒热血!安得修筑一座环绕海岸线的水上万里长城,永远御敌于海疆千里之外呢!

2010.10.7.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吴滋平:江西省新建县人,52岁。一九九一年到广东东莞一家日资厂--(百利达)健康器材有限公司工作。之后在珠三角地区、华北天津滨海工业区的一些港资、台资、(加拿大)资及民营公司,用近三十年的青春和汗水默默耕耘至今。大专,机械专业。现在于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任职技术部长。诗词与散文爱好者。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叶子晴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