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政治专题二(典型例题)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1-05-30

典例一:2020年10月17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2021年6月1号起实施,本法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材料说明了什么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的而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进社会步应有之义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

④法制要求良法善治

⑤我国尊重保障人权

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

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

①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有时难辨是非,良莠不齐

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③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关系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典例二:初中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疏于对陈某的管教,久而久之便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陈某为了玩游戏,经常夜不归宿,和网游青年混在一起,还花光了全部生活费。为了继续给游戏充值,陈某强行要求同桌拿钱,并对其恶语相向并强行搜身。钱还是不够,于是就盗窃便利店的钱财,班主任知道此事后,鼓励陈某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因为陈某是未成年人,法院采取了不公开审理,鉴于陈某有自首情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院对陈某减轻处罚决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陈某留下了眼泪,反思到“法律并没有因为我是未成年人而对我网开一面,任何人都不能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抱有侥幸心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即使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远离负能量的恶友,别不经意间走上不归路”

材料中陈某误入深渊的原因有哪些

①陈某缺乏家庭保护,父母没有做好家庭保护的职责

②他具有不良行为,交友不慎,没有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④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