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习惯性便秘等------通幽汤

 天地人纪 2021-05-30

图片

导读:通幽汤,出自《脾胃论》卷下。具有润燥通塞之功效。主治胃肠燥热,阴液损伤,通降失司,噎塞,便秘,胀满。脾胃初受热中,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习惯性便秘等属于瘀阻幽门,血枯不润证者。

方歌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组成     桃仁泥、红花各一分,生地黄、熟地黄各五分,当归身、炙甘草、升麻各一钱

用法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煮,去渣,稍热服之,食前。现代用法   水煎服,药量随病情酌加。

功效    活血通络润降

主治     胃肠燥热,津液损伤,幽门闭塞,浊气不降,症见幽门不通,大便难,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幽门不通,逆气上冲,贲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燥结,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口干舌燥,舌红少津,或带青紫,脉细涩。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胃炎,食道痉挛,膈肌痉挛,幽门梗阻,胃癌、食道癌、溃疡所致幽门不完性梗阻而便秘、呕吐等症。

医论

       噎膈,又称嗝、膈噎、噎塞等。噎,是吞咽时梗噎不顺的感觉;膈,是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可以单独使用,但多为膈的前驱,故往往噎膈合称。通幽汤主治病因是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导致瘀热内结,阻于食道,阴津枯涸。

       瘀血内结,日久化热,郁热伤津,津少不能濡养食道,则出现胸膈疼痛,纳入胃中的食物不能下达,反而气逆上冲,甚至水饮难下,或吐出物如赤小豆汁;由于病久阴血更伤,肠道失润,则大便坚如羊屎;日久气血生化乏源,出现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脉细涩。

方解

       本方所治证是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导致瘀热内结,阻于食道,阴津枯涸。这时单纯治疗上焦是无益的,应注意治疗幽门闭塞而产生的大便艰难。治宜滋阴养血,凉血破瘀。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针对“此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的病因而治疗,为君药。桃仁泥润肠通便,配伍红花以破结行瘀,共为臣药。佐以熟地黄滋阴生津;当归身养血活血,升麻清热解毒,升清阳,有欲降先升之妙。炙甘草和中生津,为使药。诸药合用,使瘀热清,阴津复,清阳得升,食物自降,则诸症自愈。

加减化裁

      瘀血内结甚者,加三七、丹参、赤芍、蜣螂,以祛痰通络,海藻、海蛤粉、贝母、瓜蒌以软坚化痰;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迸,随后再药服用;腹胀明显者,加瓜蒌皮、枳壳、川楝子;大便硬结者,加大黄、芒硝、番泻叶;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疼痛剧烈者,加三棱、莪术、乳香、没药。

图片

同名方

  1. 《景岳全书》通幽汤  本方去炙甘草,加大黄构成。功能养阴活血,润肠攻积。主治大便燥结坚黑,腹痛。

2.《古今医鉴》通幽汤  本方去生地黄,加槟榔构成。增强了理气导滞之功,但养阴之力较弱,主治与本方略为相同。

3. 导滞通幽汤(《兰室秘藏》)本方加槟榔构成。功能养阴活血,导滞理气。主治气滞血瘀、腹胀便秘,阴血亏虚所致的幽门不通。

重要文摘

      《医学汇函》:通幽汤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闭,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当归一钱,生地黄、熟地黄、甘草炙,各七分。升麻、桃仁各一钱,红花三分,加大黄煨火麻仁各一钱,名润燥汤。上作一剂,水煎去渣,调槟榔末五分,食前稍热服。

      《医方集解》:通幽汤手足阳明药也。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桃仁、红花润燥行血,槟榔下坠而破气滞。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经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

注      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