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唐麒鞋业 2021-05-30

01---只要他来参加交易大赛,其他人都得退避三舍!

美国的金融投资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很多投资高手至今仍深度影响着全世界。曾经有过一号很牛的传奇人物,他参加过10次全美期货、股票交易大赛,获得9次冠军,另外1次也只是以微弱的差距位列第二名。

一次夺冠可以说是运气,两次夺冠可以说是侥幸,但10次比赛9次夺冠1次第二名,绝对是实力的证明!9次获冠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10%,他赚到的钱几乎是其他参赛者的总和。

这个人叫马丁·舒华兹,在美国投资界是个传奇人物。他以短线交易为主,从4万美元起家,一直做到了2000万美元。马丁舒华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交易员之一,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48岁人生巅峰时急流勇退,快意人生。身处辉煌时期而能做到急流勇退,需要大智慧,或许这才是马丁舒华茨最值得称颂的地方。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2大神是如何产生的?

很多人认为伟大的交易员都是野生的,其实不然。马丁舒华茨就是分析师出身的短线交易高手。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牛人的经历,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点感悟。

1967年,舒华兹从大学毕业,然后进入哥伦比亚商学研究所深造。当时的他对哥伦亚商学研究所不太满意,于是他决定休学,并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而成为后备军官。从海军陆战队退伍之后,舒华兹回到哥伦比亚商学研究所,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企管硕士的学业。他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库安洛普公司(Kuhn Loab Co.)担任证券分析师。

我先简单概括其学习和参军经历:大学经历强化了头脑,从军经历则强健了体魄。一个好的交易员,必须具备学习能力的头脑,还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做支撑,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很多人以为交易就是动动脑子动动手,其实身体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身体状况和意志力是成正比的,身体越强健,越能让思想和意志保持顽强坚韧。

做金融交易的过程是要经历很多精神上的折磨和创伤,过来人都深有体会。意志力薄弱的人做金融交易,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参军的经历让马丁舒华茨有钢铁般的意志力、迅捷灵敏的思考和行动力。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3---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

1973年初,舒华兹迷上技术分析。舒华兹彻底地从基本面分析师转变成为技术面分析师,但是仍然运用基本面分析这是为了赚薪水。

为什么分析师都是用技术分析来交易,而用基本面分析赚薪水?原因从未改变,因为散户股民都爱听基本面和消息,而服务好股民(说股民爱听的)则是分析师的工作。

一边上班一边交易,给马丁舒华茨带来的只是经常的长期的交易亏损,甚至濒临破产。

通常来说,业余交易者的水平很难匹敌专职交易者。俗话说得好,“别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领”。哪怕是身为证券分析师,其水平也无法匹敌真正的专职交易员。

1976年,舒华兹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她对舒华兹的影响很大。她让舒华兹了解到,自己的生活不是服装发表会,而是真实的。当时舒华兹拥有一份固定工作,可是他觉得自己几乎一文不名。

1978年,舒华兹结婚,妻子对舒华兹说:"你出来自己干好了。你已经34岁,而且不是一直想自己干吗?就算你失败,至多也不过再回头去干分析师罢了。"已经干了8年的证券分析师,并开始对这份工作感到很厌烦。舒华兹知道自己必须改变,也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工作,不要再看客户或老板的脸色。

如果人生困顿,可能意味着是时候该有所改变了,但做出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正如马云演讲曾说到: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当时舒华兹有14万美元,其中有3万美元要用来缴税;9万2500美元用来买证券交易所的席位。这样,在成为场内交易员时,可以运用的资金只剩下2万美元了。四个月过去之后,舒华兹的资金已扩大到10万美元。

1979年,舒华兹又赚进60万美元,之前他自己说过:"我认为没有人可以靠股票交易,每个月赚进4万美元。",事实上从此之后,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一天进4万美元。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4---拿奖拿到手软

舒华兹从1979年成为专业交易员之后,平均每年投资报酬率一直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平均每月的亏损从没有越过其资产价值的3%。1981年以后,他靠交易赚得的钱从未少于7位数字(百万美元级别)。

马丁舒华茨也是完全一个人在家做交易,没有团队,也没有助手。这又是一个靠自己独立交易而获取巨大交易财富的例子。

总是很多网友问到专职交易难不难,一个人在家交易有前途吗,诸如此类问题,能给真正答案的只有提问者自己。我们没去做的时候总是想象着会是怎样的结果,但真正的结果都是实际做过了才知道。

舒华兹在家里的办公室中独自工作,他对自己没有雇用助手而感到非常骄傲。这一类如同独行侠的交易员,尽管操作非常成功,也往往不会享有什么名气。不过金子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由于马丁舒华茨在全美投资大赛中多次夺冠,名声鹊起。

舒华兹共参加过10次全美投资大赛中的四个月期交易竞赛项目,获得9次冠军。还有1次也是因微弱差距而位居第二名。舒华兹藉着参与比赛证明自己是全球最高明的交易员之一。从他的非凡成绩来看,他的确当之无愧。

他在这9次夺得冠军的比赛中,平均投资报酬率高达210%,而他因此所赚得的钱也几乎是其他参赛者的总和。“交易冠军”基本是囊中探物,拿奖已经拿到手软,最后干脆也懒得参赛了。说到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拿奖拿到手软的影帝梁朝伟。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5---马丁舒华茨的交易原则

马丁舒华兹被奉为全球顶尖的交易员之一,还被《巴伦周刊》誉为“市场最佳操盘手”。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在中后期的交易生涯中,是怎样做才稳定盈利的。

1、短线操作。舒华兹采用的一种短线的操作系统,他利用一连串的小额的获利来累积操作资本。

(短线加复利,最能体现出多次复利的惊人结果。)

2、把握大趋势。10日移动平均线是舒华兹最喜欢的判断趋势的指标,他不愿意违背移动平均所显示的走势。

(均线又称弯曲的趋势线,是判断趋势和跟随趋势最好且最简单的工具。)

3、严格止损,勇于认错。在持有部位之前,也应该事先决定到底自己愿意承担多少亏损。设立停损点,且要确实遵守。大部分投资者在面对亏损时的反应是:"只要我不亏损钱就出场。"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不赔才出场呢?这只是面子问题。

(坦然面对止损是交易者成熟的标志之一)

4、资金管理不可忽视。

就专业的交易生涯来说,以月为计算单位,最大的亏损是3%。马丁·舒华兹的交易哲学是要求自己在每个月都获利,甚至每天都获利。在他后期的交易生涯中,有90%的月份都是获利的,成绩卓然。另外,不随意扩大仓位。除非资本已经增加两、三倍,否则不要轻易扩大仓位。

(资金管理是生存的关键,如果生存不了,其他都是浮云)

5、每年都重新开始,这是舒华兹的交易原则之一,每年一月舒华兹都告诉自己是个穷光蛋。只是较平常更加专注于交易。

(归零心态和思路有助于交易者免受过去的影响)

6、习惯一个人工作。以前舒华兹总会到城里的办公室去工作,因为那儿有许多朋友。可是随着时光飞逝,朋友也越来越少,舒华兹也不再到那里去了。现在,每天会和十几个朋友通电话,并且将自己的交易方式与策略告诉他们,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交易方法。

(自强不息是每个人的唯一出路)

7、不可以加死码(亏损加码)。

预早定下止损价,严格执行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当他把面子问题放在追求成果的后面时,他的交易就变得无往不利。

(亏损加码一直都是顺势交易的大敌,也是交易策略应用的大忌)

8、在多次交易获利之后,适当暂停休息。舒华兹发现自己很难持续两星期都维持良好的交易成,哪怕能连续12天都赚钱,但最后一定会感到疲累。因此每当持续获利一段时间时,舒华兹就会减量经营。

(长时间或多次获利之后却不收手是亏损的常见原因之一)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6---他的观点

顶尖交易员的观点是值得我们一再学习的,在这里只是摘录几个经典的观点。在《交易冠军:一个天才操盘手的自白》这本书中,他给所有想在股市中获利的人提出忠告,实用且发人深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观点1:假如我错了,我得赶紧脱身,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必须保持实力,卷土重来。

观点2:无论你何时遭受挫折,心中都会很难受,大部分交易员在遭受重大亏损时,总希望立即扳回来,因此越做越大,想一举挽回劣势,可是,一旦你这么做,就等于注定你要失败。在我遭受那次打击之后,我会立即减量经营,我当时所做的事,并不是在于赚多少钱来弥补亏损,而是在于重拾自己对交易的信心。

观点3:任何人在从事交易时,都会经历一段持续获利的大好光景,例如我能连续获利12天,可是最后我一定会感到很疲累,因此我会在连续盈利或者重大获利之后立即减量经营。遭逢亏损的原因通常都是获利了结之后却不收手。

在这些观点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理智和约束的态度,而非赌气和侥幸的心理。当行情的不利发展超出自己的预期时,绝不能心存侥幸。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07---写在文末

很多小散都在感叹“一入股市深似海,再瞄期货误终身”,可见金融交易的难度之高,毕竟能获得成功的只是少数人。如果觉得太难,及早退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依然选择留在这里奋斗的人,注定了此生非凡。金融交易领域看似黑暗无界,但成功也并非无迹可寻。那些前辈高人的思想和方法,就是这黑暗中的明灯,值得我们一再学习和领悟!

最后,送上大削同志的经典搞笑图,感谢削哥给大家带来一点笑声。

9次交易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我是实盘收割机,关注我,交易不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