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到无穷大》

 贯泽 2021-05-31

这本书与其说是科普,倒不如说是硬核的数理百科全书(作者在序也表示了这个意思)。大学开始读的,所以想要把每个地方都弄懂,结果是经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有些地方实在是不懂,文字的故事性也没那么强(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版本的缘故),感觉不是很友好,建议有一定知识储备再读。 

《从一到无穷大》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经典科普书籍。之所以说这本书“独特”,是因为一般的科普书籍往往是分门别类的,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却覆盖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并涉及了各个学科的许多核心问题,如相对论和四维时空、原子物理、基因、星系等等。绝大多数情况下,看到一本科普书的简介仿佛大杂烩般堆叠如此多学科的名词,我都会直接把书扔掉。毕竟一位作者能够熟悉一个领域已经很了不起了,在一本书中囊括如此多的领域,大概率是一本地摊文学水平的猎奇之作。

不过若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伽莫夫,那么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少人可能对伽莫夫这个名字感觉很陌生,但对很多人来说,伽莫夫可谓是科普届的一代宗师。能够担得起“一代宗师”这样的称号,不在于他作品的高产,而是在于他信手拈来的大家风范。以《从一到无穷大》为例,之所以能够在一本书中把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诸多领域糅合到一起,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横跨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伽莫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核物理学,后来他开创性的将核物理学用于解决恒星演化的问题,并提出了超新星的中微子理论;他又结合相对论和宇宙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在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之余,他还在生物学中插了一脚,提出了DNA中由碱基排列组合形成遗传密码的设想。这样一位兴趣广泛的天才人物一生中共有25本著作,其中科普著作高达18本,虽然总体数量上不算特别多,但影响力极为巨大。为了表彰他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教科文组织向其颁发了有着“科普届诺贝尔奖”之称的“卡林加科普奖”,而《从一到无穷大》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在读者群中反响如何呢?李言荣院士说《从一到无穷大》是他的科学启蒙书,自己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如今还是会偶尔翻一翻”;著名科学史家刘兵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一本科普书”。在我看来,一本好的科普书籍不仅是为读者通俗易懂地介绍知识,更会给读者提供理解世界的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甚至在多年之后,读者可能已经无法记起书中的细节内容,但阅读时体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品味却依然深刻影响着自己。

对我个人而言,很幸运在中学时代塑造世界观的阶段读到了这本书,让我成为了一个对身边的一切都无比好奇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兴趣和后来的人生轨迹,最终让我成为了一名红袍法师,也顺利获得了知乎的黄蓝标。

去年冬天,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联系我,希望可以重译一下《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因为当时这本书已经近二十年没有重译过了,许多名词和科学描述充满了年代感。于是在凤凰社和知乎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共同完成了这本书的重译工作。

这个过程仿佛与一位老朋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谈话,甚至还重温了第一次阅读本书时的茅塞顿开的感受,真是一段非常奇妙的人生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