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在投票上总会有舞弊现象的,1947年第316期《戏世界》这样写到“有人亲眼看到杨荣环、孙荣蕙、许翰英,他们每天清晨起来去买《纪事报》,把选票剪下来,到处托人写票......于是杨荣环、孙荣蕙、许翰英,还有几个根本不够当选伶后的坤角们的选票多了起来,真让人担心,倘若这些人真能当选的话,不知张君秋、言慧珠该往哪摆?”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 ![]() 就是这样的演出,被后人捏造成四小小名旦,顾正秋回忆录中也说许瀚英,陈永玲,李金鸿,杨荣环是四小小名旦,这只是顾正秋的自己看法,梨园界从来没有这种说法,而这种捕风捉影的个人看法,愣是被后人以杨荣环是四小小名旦,甚至篡改成四小名旦到处宣扬,真是混淆视听,杨荣环当时只被称过小名旦而已,小名旦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称谓,不仅是他,其他人也被这样称过。 ![]() 青岛方面的主办人是立达学校的王校长,事先约定,王校长在青岛预备好班底,京角分两批到达后,即可演出。不料王校长是大外行,回青后竟然忘了事先安排,又在春节期间,不能如预料的顺利,遂手足无措。 在演员方面,许翰英和杨荣环互相看不起,尤其到了青岛,许翰英的老乡对其照应不少,自然就骄傲起来,因为戏码前后顺序及角的分配等问题,闹的不可开交,杨荣环一边向园方告退,一边拍电报催促管事沈子良赶快赴青。 沈子良到达青岛后,看到了当时的情况,首先抓紧给北京发了“无款函详”四个字的电报,北平方面接到电报后做了积极的准备,但是错过了十九及二十两日搭乘轮船赴青岛的机会,导致了他们在一期演出后被困青岛。 ![]() 许翰英赴青岛没带管事,行前还特地摆桌宴请过杨荣环的管事沈子良,求他青岛多照顾,可到了青岛露演以来,无形中许翰英成了三牌,当然是很不服气。许翰英的琴师是沈玉才,二胡借用杨荣环的,各为其主也是有的,一到许翰英唱时,二胡就像犯了烟瘾,无精打采,等到杨荣环出场,又像抽了白面,生机勃勃。 ![]() 1 ![]() 杨荣环、许翰英由青岛飞返北平后,原拟合作数场,但此时梅兰芳将在上海登台演出,又传来陈永玲要拜师梅兰芳的消息,也是齐如山举荐,这使杨荣环有点难受,自己嚷嚷半天没实现,倒是陈永玲一声不吭地走在前面。 4月17日晨,杨荣环赴齐如山家,请示了一切,由齐如山给梅兰芳写了一封信,当然都是赞美之词了,并介绍杨荣环拜师梅兰芳,4月18日夜,在华乐与许翰英合演一场《王宝钏》后,杨荣环于23日飞沪观剧拜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