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写在他的“四七” 这话,是他教会我的。 我原是一个古板的女子,又非常自卑,加上少年残疾,一直没有情感体验。年过三十,都不曾对谁言过爱。 认识呆子之后,一下子就会哭了会笑了会撒娇了会言爱了。原来,遇到一个对的人,什么都不用学,一切自然而然。 最初,呆子说了很多次“我爱你”,从意外到熟悉到习惯,我才回应他。等我开始回应,他就一天也不放松了。 我们没完没了地说这三个字。 通话的时候他常常会说,快说“三字经。” 那时候,我们天天电话不断,每天的对话都要在“三字经”中结束,有时候,我说完,他不满意,会说:“没感情,重来!”如此这般,虽人分两地,可心一直紧紧相连。 记得有时候通话身边有人,我很不好意思说亲热的话,他在电话那边认真生气,怒道:“我们是夫妻,说爱有什么关系,你怕什么人知道?怎么会不好意思?!”他自己可以在大街上这样说,也可以在朋友们面前对着电话这样说,他以为毫无扭捏的必要。慢慢的,在他的熏染下,我也变得越来越大方,越来越开放了。 我们的电话里、邮件里、书信里充满了“三字经”。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深到有一天我害怕失去了。 如此十年。 有一天,我怪他冷淡,“三字经”也明显减少。他突然怒道:“爱要放在心里的,说出来有什么意思?”又说:“我这个人是不会说这些话的。” 男人冷酷起来真是毫无道理可言。 我初听这样的话,非常伤心难过,觉得他是不爱了。 也赌气说:“行!以后大家再不要说了!谁说谁是小狗!” 事实上,我一直非常爱他,他刻意冷淡我的时候也爱,有时候忍不住又说出三字经,他会很不客气地说“爱就爱了,何必挂在嘴上,浅薄。”把我气得面红耳赤。 我们的关系也变得刻意冷淡,假装互相不需要了。 虽如此,他会不经意的时候又说出三字经,我也会。 后来,我确信他是因为对佛教的偏执理解,他以为要做一个真修的人必须割断男女之情,必须对妻子冷淡。那时候,他还没有学会圆融地处理修佛与家庭的关系。 慢慢的,随着他修行的提高,我们的关系又比较自然。虽然也保持距离,可言语之间没有那么刻意冷淡了。偶尔还是会互相说“我爱你。” 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我发现自己微信上还是经常会对他说这三个字。有一次,他回问:“爱我什么?不要盲目!”我答:“我瞎了。”此后,他又说过:“不要盲目说爱,爱什么?” 后来,在ICU的时光里,我每天都会对他说:“亲爱的,我爱你,非常爱你!一直爱你!”他也用握手来回应我的爱,表达他的爱。他弥留之前,我想起他多次问过的话,对他说:“亲爱的,今天我要告诉你我爱你什么。我爱你心地善良,心灵纯净,真正有平等精神,从来不歧视弱者不仰望强者;我爱你有一颗童心,这颗心充满清纯与童真,少有世俗气,快乐又单纯;我爱你品质高洁,承受磨难没有怨气,勇于率性而为敢于承担压力,有慈悲情怀;我爱你信仰坚定,意志力强,真正下决心要做的事情都能做到,从你修佛之后,戒烟戒酒戒肉戒鱼到戒牛奶戒鸡蛋,说做就做,那么爱烟爱酒爱吃爱喝的你,真的全部做到。所以我非常爱你!敬佩你!”他听了这话,又点头,又摇头。我猜他的意思是:明白了我的爱并非盲目,但又认为我太过夸奖。 其实,这全是我的真心话。 回看我们过去的邮件,还有最后一年的微信,我们是习惯言爱的夫妻,尤其是前十年的邮件里,爱是我们的主旋律。 亲爱的,我爱你! 今天,我还要这样说给你听!无论你在哪里。 这篇小文写于2016年4月,回想他带给我的改变,确实惊人。而爱这回事,是他教给我的。此后我想,许多人一生不曾被人温柔的对待过,又如何懂得温柔地对待他人呢?所以,很多看起来“冷漠”的人,其实是不曾被人温柔爱过的人。我现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对待,每一个生命只要被好好的爱过,就能学会爱这回事。 只有爱才能教会爱,抱怨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