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旧文档--不老的美丽

 窗子馆藏 2021-05-31

不老的美丽

深红的玫瑰之——秦怡

秦怡是电影明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到现在。她的美名传世已经七十多年了,早在重庆时期,她就是大众情人,是舞台上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

美丽善良和慈爱坚强,是媒体对她的最多评价。她获得2009年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还获得2008年度“非凡女人,非常力量”荣誉称号。

传媒再次追逐她的身影,盛赞她苦难中的美丽,夸奖她面对苦难人生表现出的坚强和奉献精神。人们一再提及她那个不到五十就生病的影帝丈夫金焰,说影帝感情也不专一,没有给秦怡应有的幸福;提及她那个十六岁突然得了精神病的儿子,直到59岁病故,母亲整整照顾儿子43年,拍戏也要带着儿子,儿子犯病的时候母亲甘愿被高大的儿子加以拳脚,只为平复儿子的心灵伤痛……

听起来全是悲惨的故事。

更别说,她的一生从来不曾有什么绯闻和负面报道。

她是我们视线中常见的明星,几十年了,依然是老少观众心目中的美“秦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她都有精品问世,《女蓝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成为她不老的传说。到文革之后的八十年代,她又以一系列的《海外赤子》、《雷雨》、《上海屋檐下》再度向世人展示她不同凡响的表演技巧,和她那深具东方女性魅力的风韵。

当我开始更多地了解她,寻找关于她的文字与电视采访,我发现,她其实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幸福女人。这幸福并不是因为她得到的多,诸如财富和美满的家庭生活,照俗人的理解:美丽如此的她,拥有得实在太少了。她的幸福,是因为她需求的少,那么一点点的获得,就足以让她感恩一辈子,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心平气和,毫无怨气。

年近九旬的她在说起丈夫和儿子时,满怀深情爱意,没有一丁点儿的抱怨和不敬……

上天真的爱她,给了她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更重要的是,她还兼有质朴、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种种美德……

她说自己是:笨的、傻的、不能干的……

她说丈夫是:什么都会做的,什么都做的很好。他不仅会开汽车,飞机也会开;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做小提琴;不仅会开汽车,还会修汽车;不仅会做工,还会务农……总之,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是秦怡这一生唯一爱过的人,一直爱着的人,尽管四十多岁突然卧病的他曾经让另一个女人出现到他们的生活里,可年近九旬的秦怡回忆旧事时说:我猜他那时是太孤独了,他需要温暖,我已经完全彻底地谅解了他的一切。因为我那时候太忙了,我们很少有时间交流,他太孤单了。

她是一个深爱丈夫,并且深深尊重丈夫的女性。她的爱是为了所爱幸福的那一种,所以,她没有世人以为的抱怨和指责。

她谈到儿子时说:他从小胆子就小,生病以后,更加怕人。他一发病就要打人,可他不打别人,只打我,我让他打一阵子,打好了他醒过来也会说:“我怎么打妈妈了?”其实,他不发病的时候是很好的,很懂事,很有礼貌的。可他发病的时候,得让他打,不能打别人,只能打我。有时候,我就抱着头,叫着说:打妈妈的背!打妈妈的背!我怕他把我的脸打肿了不好拍戏。

尽管如此,她却说:“是儿子给了我坚强和勇气。每次命运把我推到人生的边缘时,都是我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手,让我坚强地站稳了。”

她谈到文革时说:本来,我刚刚因癌症做完手术,医生说要休息两年,可我没休息多久,就下乡劳动去了。那时,我挑的担子比农村的壮劳力还重,他们没想到我能挑这么多,佩服得不得了,我是很有力气的。

当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时,87岁的她捐出了几乎所有的积蓄20万元,平静地说:“可惜岁月不能倒流,如果年青,我还可以亲临灾区去为赈灾做点事情,现在,我老了,只能尽自己的所能捐一点钱……”

……

人前风光无限的她,几十年里,主要生活内容是照顾病人,她对此安之若素。

这样一个女人,在任何一个时代,无论什么风暴中,无论什么人当道,她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无论这日子是忙乱还是艰辛,没有大惊小怪,没有追问苍天,也没有艾怨自怜……

在她那里,是没有屈辱和不平的。

所以,她在任何处境中都能过安稳日子的。

因为她的特质,她注定是要幸福的。无论她经历什么,无论她面对什么,她都是会幸福。因为她对生活只有感激。

她不评判任何人和事。更不抱怨任何的人和事,在她生活的这一个世纪里,有多少风云变幻,有多少潮起潮落,可她的心里,只有平静。

她年轻的时候就是“大众情人”,到老不变,她的美名愈老愈远,美胜天仙。

她没有一切明星驻颜的手段,只是不停的劳作,尽自己的本份,完成命运赋予她的一切责任。

她与赫本来自同一个族群吧,是天使在人间的示现。

世人爱她,从她的身上理解“至善至美”的境界。

正如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说的:“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

她说:“品德要有个基础,那就是对中华民族悲惨历史命运的切身体验”,“像我这样饱经风雨的人,不会愧对自己的艺术良心”。

秦怡,祖籍江苏高邮,是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33代后人。她让我们见证了不老的美丽!

(2009年5月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