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非常体验 --2020寒假记事(三) 慌慌张张的悠闲时光 2020年2月2日,真是非常特别的日子。 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许多情侣预定的领取结婚证日期,觉得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因为疫情,各地政府纷纷发出通知,原本预定的取证工作全部取消,待疫情结束再启动工作。 没想到,这个日子还是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这一日,宜昌疫情加重,尤其是葛洲坝各小区,感染人数增加猛烈,整个街道各小区全部封闭,车辆禁止通行,人员禁止出入,粮油蔬菜由社区统一布置,物业统一管理,部分店铺及公司加入了送卖的行列。100元套餐、180元套餐、200元套餐纷纷出台。 我一个人,储备本来就多,每天吃的也少,短时间不需要添加,但兄弟姐妹的家里人多,每日消耗食物量大许多,储备又不够充足,或许需要。于是,我加入了好几个不同社区的购物群,了解购物渠道,每日价格变化及供货情况。也是对特殊时期的观察。 因为总有局外人的心理,觉得自己是这个社会的观察者,是人间的体验者,加上独自隔离,确实安全安稳,心态轻松,心情与许多亲历者似乎有些不同。 我确实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代表性,更多的时候是边缘人吧。 因为几乎不出门,所以不需要口罩,何况家里还有两个口罩,都不是一次性的,可以处理后反复使用。虽然没有消毒酒精,因为不接触人群,也没有特别的东西,每日注意个人和房间的卫生,酒精也可以不用。常用药物一个月没问题。再想想,真没有什么欠缺,就算不隔离,一个月不买食物也饿不着。 购物群里,听到有人说“孩子没肉不吃饭呀,我需要肉肉”,又有人说“没打算在家里待这么久的,食物都没准备,什么都缺呀”,还有人说“可以单点吗?套餐上有些菜不需要呀”,又有人提出“没有葱姜蒜没法做菜呀”,还有人大叫“早就弹尽粮绝了”…… 可见封闭的生活有许多困难呀。 早起,突然发现电脑自动死机,吓了一跳,脸色都变了。重启,正常了。松了一口气。 这台小苹果已经用了两年半,当初是为剪片子买的,软件没装上,片子剪不成,小苹果只做文案和上网用,非常轻巧方便,便于随身携带。 去年曾经全面瘫痪过的,就是突然死机再也启动不了,找了那个修电脑的帅小伙,重新装机才又可以工作的。如果这一次再来,可怎么办? 又想到,如果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真的就与世隔绝了,再没有手机,就一点点对外联系也办不到,那可真是陷入绝境啊! 再想到,如果停电停水,那就全完了,真是活不下去了。 天哪!我所谓的轻松愉快的独自隔离生活,是建立在网络水电畅通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要有水电,生活还是非常舒服的,只要有网络,与世界的联系是畅通的,完全不存在隔离这回事。 是啊,每天从早到晚,任何时候,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随时随地都在联系之中,仿佛共同生活一般,哪有什么隔离? 这世上的新闻旧闻,身边的事,海外的事,远远近近的,仿佛都在眼前。只要打开网络,真是无所不见。对于我,只要彼此关怀,就没有时空的阻隔,温暖与情义的传递非常便捷,所以,哪有隔离这回事呀。 我把原本可以悠闲自在的时光过得慌慌张张是自己内心的贪欲太盛,想听到看到的事情太多了,想读的书,听的书,享受的事情也太多了,所以忙不过来,一个人,匆匆忙忙,完全不出门,居然把自己的日子过成慌张,这也是我内心不平静的表现。 还有,每天睡觉的时间很长,晚上睡得早,午后又会睡长长的时间。看武汉消息,许多人惊恐压抑痛苦,长时间无法入睡,失眠情况严重。而我呢,睡眠一直太多,简直就是嗜睡,还有朋友曾劝我去看看医生,这几年,一直这么能睡,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宜昌也是重灾区,到2月1日报新增病例77例,累计353例。主要病例都在我居住的一带。因为多数是从武汉回宜的人员。 因此我没有恐慌。 我的体温一直正常。 今天把快坏掉的白菜和已经烂了小半的两个西红柿切了,还有长了白毛的两个红皮白萝卜,加上鸡蛋,炒成两个菜一个汤,当然吃不完,又小盒打包存放冰箱,变成后面两天的食物。 不需要更多的食物了。 我的胃口很好,也爱吃自己炒的菜,对物质的需求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 今天只有时间读书听书,没有时间看电影了。 网上传着2020年2月2日20点20分,给自己拍张照片存起来,这个时间很特别。本来没有自拍的习惯,也决定随俗吧,为自己拍张小照,留存。 好,这一天就算过去了。 继续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非常时期,非常体验,读这本非常的爱情之书。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自己写的最好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评论说:如若没有在这条河上的航行,就没有爱情可言:这样航行的最好产物就是那些把我们破损不堪的灵魂归还给我们的作品,而这其中不可置疑地包括这部炫目且令人心碎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非常时期阅读这部令人心碎的小说才有特别的感触呢。 而人性的光辉也在其中闪烁。 这样的时光,因此而变得美好,难以忘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