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走边唱-- 到过佛光寺了

 窗子馆藏 2021-05-31

到过佛光寺了

在五台山的最后一天了。

原计划去一座小寺院,幽静些的地方,还带了一本佛书,想在那里静静读书。

一早,佛友张捷发来消息,到了五台山,白云寺特值得去。又发了许多白云寺的资料,还有视频。回应她:好,今天去。

又是下雨的日子。

撑了伞出门,到达车站时雨停了。

公交车站停了一辆出租车,上前问:去白云寺吗?

司机说:上车,30元。

在手机地图上查过了,10来公里,差不多。

好吧,那就上车。

上了车,司机就开始介绍更多更远的寺院,他的意思是让我包车,这样我可以多转几座寺院,他可以多赚一点车钱。

还给我看他手机上的寺院照片,有一殿,金壁辉煌,其中一座包金塔就用了十多个亿,超级豪华呀。我没有兴趣。

终于说到佛光寺,他说:最有价值的就是佛光寺了,许多洋人来中国就为佛光寺,顺路才到五台山的。

他知道佛光寺的完整唐代建筑,知道美学意义上的价值,知道梁思诚对佛光寺的评价“中国第一国宝”,还知道佛光寺因藏在深山密林间,文革才得以幸存。

好有文化的司机呀。

问:往返多少钱?

答:加上白云寺,一起300元,全包了。

见路上车少人稀,微雨,凉爽又清静,就算是天意吧,非不给我留下遗憾。好,同意了。

司机高兴极了。

车一路飞奔到达白云寺。

也是一处清静所在呀,人不多,只有佛号声声,非常漂亮的寺院和佛像,始建于唐,最近重建于1995年,确实建筑古雅,依山面水,风景旖旎。

进了殿,上香,拜佛,两处大殿,两面侧殿一一拜过。还抽空拍下照片和小视频,发给张师兄,为她祈福!然后绕主殿三周,同时念诵佛号,心里默默祈佛:保佑世界和平,众生平安!恭敬供养佛。

礼拜毕,雨下大了,有一团游客入内,我退出来。

司机在最近的地方等我,我们一同向佛光寺去。

佛光寺距此约50公里。

我们走村路、县路。

村村通是一个利民项目,司机说,现在许多小乡村也通了路,我们现在行驶的就是村路,虽窄狭,对面错车有点困难,但已经比过去好太多,方便通行了。

一路上,司机向我介绍五台山乡村的变化,县路比村路宽,到了佛光寺附近,有一条虽不宽但品质很好的黑油路,司机说,这是通往佛光寺的专道,属于省道了,所以品质最好。

说话间佛光寺到了,在群山环抱之中。

上去的路不太好走,不平整的青石路,我走得东倒西歪,勉强保持身体的平衡,到达写有“佛光寺”的红墙边上,司机叫着,等一下,我给你拍照。

拍了照,他介绍说:这颗树有八百多年了,很珍贵。

进了门,是一进小院,四面有房,一面是建于明朝的伽蓝殿,另一面是建于金代的文殊殿,正前方,高远处隐约一殿,才是建于唐朝保存完整的那一大殿,国宝级建筑东大殿。

两面的小殿先放一下,我直奔最前方,到了一处拱型门前,面对是高高的楼梯,好陡峭的楼梯啊,再向上,才发现更陡峭,必须手脚并用,抓紧旁边的扶手,才可以勉强登上。司机在后面跟着我,叫道:把手机给我,帮你拍照。他拿着我的手机往下退,我奋力向上,到一处停下来,回头看他,简单就是垂直下落的感觉,他给我拍照,换一个角落,又拍,再登上来,再拍。真是个好人哪!想给我留下珍贵的纪念。

终于登上地面,发现一面是珍贵的东大殿,对面的远山在云海的环抱中,美得不知如何是好,比画儿还美,是人间仙境。

拍照,拍照,拍照。

司机说,大姐,你过来,我给你拍照。

在他的指示下,在房角站立、门前站立、石碑边站立。看得出来,他到此地是有经验的,知道哪里拍照最完整。

纪念照拍完,我开始拍建筑,太美了,完美啊!

司机说:古人太有智慧了,现在的人没有古人智慧。

我回他:完全赞成你的观点。

跨过高高的门槛,我们入内,不许拍照,也好,那就专心欣赏殿内的佛像、五百罗汉像、不多的壁画还有木墙上存留的古人墨宝。

三尊大佛像庄严,是唐朝的风格,佛像面如满月,线条圆润,色泽鲜艳,无比美丽。旁边的天女也无比美丽。我更爱看两侧的五百罗汉像,真是个性十足,万千生动又栩栩如生,充满灵性。我逐一凝视罗汉,一是寻找自己喜欢的样貌,二是发现罗汉的额头中多有鼓起,三是感应罗汉的灵气,试图猜测他们的表达……我想,无论怒目金刚还是和颜悦色,里面都是慈悲关怀,都是为帮助众生解脱痛苦。

正巧,来了一队人马,看样子是某所大学的老师带领他的学生前来考察学习,学生看起来是研究生的年纪和感觉,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深刻。那位老师不过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听他的讲解,感觉博学,对佛光寺有全面详细又深刻的了解,索性也待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他说起每一尊佛像的建造和学者考证的结论,又说起梁思诚当年考察时的惊喜和民族主义感情,还查找木墙上唐代匠人留下的笔迹,猜测这是当年主要画师的大名,又谈历代修复的痕迹,还有日本唐建筑的特色。

他们看得很细,逐一考证,提问,回答,再研究。

师博学,生好学。真好。

我更多在于感受,轻轻靠在唐木墙的边上,轻轻触摸唐栋梁的质感,轻轻碰触唐砖墙的温度,凝望唐佛像的美妙,赞叹不已:太美了!太漂亮了!

司机更仔细,他一会儿蹲下身看栋梁的底座缝隙,一会儿又指着佛像的底座问我那神兽为何物,又在砖墙处发现通风口,还伸手去试着拉大门的门扣,发现太高太高,不知古人如何能拉到?

好有心的司机。

他的问题很多,我回答不了。可以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必须是研究生博士生了,我笑着对他说。他也笑了。

我也问他,你觉得这殿有多高?8米?

他向上望了又望,说,有10米。

我们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

看一下时钟,已经中午一点多了。

好吧,我说,咱们向下慢慢走吧,回了。

佛光寺,留存有一所院子,那名扬四海的唐建筑就是完整的东大殿,在建筑学上意义重大,在美学上价值极高,它的史学价值也不可度量。

我来过,见到,足亦。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三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在五台县的南禅寺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佛光寺地处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处的佛光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唐代的山腰大殿为正殿,坐东向西,称东大殿。

东大殿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喜欢一生中都能有新的梦想。 ——席慕容

有些人离苦得乐的办法是用另一种看似快乐实则痛苦的东西替代现在的痛苦,而有些人是在痛苦的当下转过身来直面它,超越它--法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