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张照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圆角望 2021-05-31
1982年,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现代媒介的过度侵入会导致童年的消逝。当时的“现代媒介”主要是电视,波兹曼认为电视让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

30年过去了,如今电视早已成了古典媒介。在数字时代和鸡娃时代,童年的消逝肉眼可见地更早、更彻底。一个直观的感知是,比起8090 年代的童年,今天的孩子更早熟、更辛苦,甚至过早地失去了“对人生的兴趣“。

@拦马书生®
“自己的“未来”可以一目了然,还可以跟无数“样本”不断发生横向对比,这必然让人对人生失去了好奇心、探索心、期待感。

自己的生命基本上透明了,就像给自己算了一卦,出生到长大,从上学到上班,从社畜到韭菜……”

@夜第七章

昨晚看到人大附早培班落选小孩的简历,感叹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碾压真是如此之精细,过早地分割和筛选出阶层,毫不留任何出口。想到我上小学前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初一才第一次开始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真是庆幸早生了二十多年,能有权利过得浑噩且无价值。


“过去更美好“这种感觉或许是厚古薄今的情结或回忆滤镜加持,但我们并不是全凭记忆和想象。

30年前,我们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先后5次来中国,用8000+张彩色胶片记录了中国一代人的童年。这些作品集结成摄影集《你好小朋友》和《光景宛如昨》先后出版。

我们从中选取了60张照片,致我们终(已)将(经)逝去的童年。

走路带风

图片

▲幅跳び /跳远


图片

昆明 1981~1982年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四子王旗的SZWQ·boys”

图片

四子王旗 1981~1982年

“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时候一直以为天安门真的是金光闪闪的,因为课本上就是这么画的呀。首都北京,多么神圣而遥远的名字!谁要是有一张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那得是多大的排面。

图片

▲故宮博物館の親子連れ /在故宫博物馆的父子

图片
▲北京 1981~1982年

图片

▲王府井の店先 / 王府井商店前的小女孩


眼保健操、广播体操,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记忆。有多少小孩子做操时糊弄,被老师拆穿?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图片

▲近視を予防する目の体操 / 预防近视的眼保健操

图片▲太極拳/太极拳

图片

▲広州 1981~1982年

80年代的童年,没有乐高没有智能手机,  也能在简单的游戏和玩具中找到无穷乐趣。


孩子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大型游乐场吧?万物皆可玩。童年生活主题就是:吃吃喝喝玩玩玩玩哇玩玩学习玩玩玩玩玩玩玩吃吃喝喝……

“我有独特的游戏技能”

图片▲下町・前門大街の裏通り / 下町・前门大街的后街

图片

▲先生といっしょに鬼ごっご / 和老师一起玩捉迷藏


图片▲雨の中の卓球/雨中打乒乓球

图片▲パンダのゴミ入れ/熊猫垃圾箱

图片▲ウサギの競争/兔子的游戏

图片▲灌木の中に入った子ども/躲在灌木丛的孩子

图片▲蒙古相撲の土俵入り/蒙古相扑的上场仪式


图片

海口 1981~1982年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图片

成都 1981~1982年

“让你们康康我的枪”

图片

成都 1981~1982年


“我有猫图片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我有🐑🐑🐑🐑🐑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小孩儿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上一秒如胶似漆,下一秒瞬间翻脸。世事变迁,那些童年的小伙伴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那些花儿”

图片

图片

▲絵を描く子どもたち/绘画的孩子们


图片▲運河にかかる橋/运河


图片

幼稚園児の遊戯 幼儿园的游戏

图片

▲日本の子どもたちへのメッセージを書いてくれた小学生/给日本孩子们写留言的小学生

图片

海口 1981~1982年

“来啦,老弟图片

图片
烏魯木齊 1981~1982年

图片▲昆明湖の魚採り/在昆明湖捕鱼

▲トラック改造のバスで遠足に来た子どもたち / 坐上由卡车改造的巴士去郊游的孩子们

图片▲広州動物園/广州动物园


图片

▲大東海海岸の海水浴/大东海海岸的游泳浴场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童年是一个人好奇心和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在精神食粮贫乏的年代,随便抓到什么读物,都会如饥似渴地吸收、传阅。

小时候没钱买课外书,也没有图书馆和书店,把家里墙上的旧报纸读了不知道多少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图片▲夕方遅くまで歩道で勉強をする少年/直到傍晚还在人行道上学习的少年

图片▲少年宮の図書室/少年宫的图书室

图片▲読み本屋の店先/租书店前

图片

成都 1981~1982年

图片

北京 1981~1982年

图片

烏魯木齊 1981~1982年

图片

北京 1981~1982年

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点一滴的满足都会被放大,汽水儿、冰棍、方便面,都是人间美味啊~

真香

▲日差しのきつい潭柘寺の午後 / 阳光刺眼的潭柘寺的下午

图片

▲からいソバを食べる子/吃辣米线的孩子

图片▲村のアイスキャンディー売り/村子里卖的冰激凌


图片

▲学校での昼食/学校的午餐


不知道在喝什么,看C位小男孩的表情,好像不是很好喝的亚子~

图片
桂林 1981~1982年

童年也是我们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候?虽然没有很多很多的钱,但是有很多很多的爱和快乐。


“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

图片

北京 1981~1982年

哦不对,是这张

图片

北京 1981~1982年

“爸爸回来啦!”
图片
四子王旗 1981~1982年

光屁屁可还行图片

图片
蘇州 1981~1982年

“爱你我就亲亲你”

图片

上海 1981~1982年

图片▲早朝の買物に来た親子/清晨来买东西的母子

图片▲結婚式を見にきた子どもたち/来看婚礼的孩子们

图片

▲家の外で/户外


当然啦,小孩子的世界也有艰难的时刻。

要从零开始,一点点认识、适应这个陌生、复杂、庞大的世界。大人轻易可以做到的事情,孩子却需要用尽全力;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对孩子来说可能感觉天塌了。

“哇地一声哭出来”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

“我太难了”

图片

昆明 1981~1982年

今天也是“特困生”

图片

桂林 1981~1982年

“我内心是拒绝这个花包包的”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我超凶的!”

图片

昆明 1981~1982年

小孩子也会思考人生吧?

除了家和学校,还有别的世界吗?

我长大了也会成为和爸爸妈妈一样的大人吗?

大人为什么那么忙?

……


“外面的世界,安全吗?”

图片

呼和浩特 1981~1982年

“大人的世界,好玩吗?”

图片

桂林 1981~1982年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童年时期,生活以其全部意义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是那样的新颖、鲜活,我们还不曾因为其重重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我们看待人和事,就像斯宾诺莎说的,“从永恒的视角”。

鲜活、生动、快乐、纯粹,童年时,我们用诗意的眼光看世界。直到有一天,我们能分辨出玻璃和钻石的区别,童年或许就结束了。

儿童节快乐,希望你无论多大,都能在内心保留那么一份童真。



《你好小朋友》
购买戳▼

图片

《光景宛如昨》

限量赠送1张光景书签+1张骑车男孩明信片

购买戳▼

图片


编辑整理 | 草草
参考来源|豆瓣话题#保卫童年

图源 |《你好小朋友》《光景宛如昨》 图片提供: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