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 我们导师发起了一个主题叫做 🚦「学生怎么提交一篇论文给我,我会觉得最好」🚦 的组会。 确实噢, 当你战战兢兢升级打怪进入一个新的课题组之后, 该怎么样去启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以什么形式?提交给你尊敬的导师, 网上都是没有任何章法和经验可以借鉴的。 那天,我们的导师直接从他的第一视角, 告诉我们, 在一个导师的期待值中, 学生怎么提交一篇论文是他觉得最高效的。 (⚠️干货预警) (⚠️青年教师们可以转发此文给自己的学生了, 省时省力,云培养学生) 老朋友都已经很熟悉我们的导师了, (LabGirls云导师) 但是新朋友可能还是需要补课, 补课链接如下: 以下,是我导自述: 通常来说,如果想要寻求我「关于一个新课题的看法」 你们可以拿着的简单的2~3页PPT来找我或者是几篇最新的论文。 通常来说这个PPT里面包括了: ▍你的idea来自哪里? 也许是几篇最新的论文,那么可以把论文的大致信息整理出来; 也许是一些初步的数据,可以把数据图和预测整理出来; 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以及你想要怎么去完成这篇论文的思路。 在这个阶段,我其实很少打击学生,除非这个课题真的很老旧。 我既是一个编辑,也是一个资深的教授,也许你的idea会让我也联想到一些不错的idea。 我会把我想到的一些idea也建议给你。 当然,你也可以不采纳🤷♂️ 有一些学生会直接把文章的初稿写好了发给我。 但是我个人更加推荐, 在写论文之前,完成主体数据之后,你们带着「文章的所有Figure部分」跟我讨论一下, 或者用这个PPT在组会上做个汇报,大家集思广益。 这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我说的Figure部分📌 通常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数据,按照实验日期顺序堆积。 而是,最终想要在文章中呈现的有逻辑有层次的组合和排序方式。 ▍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第一、于个人而言,是很好的科研训练 学生应该去考虑哪些图应该放在一起,怎么顺序的过程,其实这就是锻炼思考文章提炼故事的过程。 你们所有的人,坦白来说,语言上都有问题,但是语言上的问题是小问题,逻辑上的问题反而是大问题。 而组图的过程就是很好的锻炼的过程。 如果通过看图,就能了解这篇文章大致在讲述什么,那说明写文章的方向不会太错。 同时,我也会大概给你一个建议,我认为这篇文章适合那个杂志。 如果通过看图,我感觉到一头雾水🤦♂️ 那么说明, 论文有可能逻辑上不完善,数据上不完整。 那我作为导师,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 去思考这个问题在哪里, 是实验不完善? 是文章的故事性出了问题? 第二、于导师而言,节约不必要的时间 通过这次讨论或汇报,我可以对你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和概念。 这能帮我拿到你文章初稿之后,更快地进入状态,修改你的文章👍 或者在你给我初稿之前,我可能已经想到了一些idea和角度,可以加入你的文章里面。 这些都是可以辅助后续改文章阶段又快又好的事情。 如果直接给我初稿,我可能要从头开始,花很多时间去首先理解你的文章思路, 然后思考我的角度和思路,接下来才是整合构建你的文章。 第三、于整个team而言,更有效率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是更有效率的方法。 如果在最后的改文章这个阶段,才被导师发现了你文章上有很大的逻辑上的问题或漏洞,这不仅浪费了导师的时间,对于学术来说,也会带来很大的挫败感和沮丧😤 等到了初稿改好之后,我建议你们看过之后,再次带着初稿,来我的办公室讨论一次。 跟我从头捋一遍这个故事, 告诉我这篇文章的Sexy Point 在哪里🤩 然后我们一起讨论文章适合的杂志, 以及是否需要寻求一些我的合作者/朋友的提升帮助。 一篇闪闪发光的paper诞生🎉 最后再补充一句, 没有以生气为乐趣的导师, 也没用以惹导师生气为乐趣的学生。 Peace! |
|
来自: 新用户0671136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