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过誉的赵丽颖和小花们,偶像剧掩盖缺点,一演正剧就露怯?

 昵称3cnM8 2021-05-31

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的开播,让一众演员成为了热议对象。

其中关于赵丽颖的演技成为网友两极分化的讨论焦点。

喜欢的人觉得赵丽颖演出了角色的那种内敛和感觉,反对的人觉得出身于偶像剧的赵丽颖,一到正剧里就暴露了非科班演员在演技和台词上的短板,看着出戏和尴尬。

《理想照耀中国》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制的特别节目。为庆祝。邀请了100多位影视明星出演,包括王凯、王一博、王俊凯、靳东、赵丽颖、章子怡、佟丽娅、赵丽颖等众多一线演员。

在《理想照耀中国》中,赵丽颖出演的其中一个短片《希望的田野》是一个献礼短片,饰演女主人公雷金玉,时长约20分钟,在福建拍摄了七天。

在知乎上有一个相关的提问:如何看待《理想照耀中国》中赵丽颖的演技?

而关于演技,有人评论,在有的人眼里里,演技内敛=没有表情,神色温柔=上了年纪,眼含热泪欲落未落=哭不出来需要眼药水,眼神深邃=没有灵魂。他们觉得逢情绪必须大喊大叫,逢矛盾必须大吵大闹,不哭个身疲力竭不叫会演,不叫个天翻地覆不叫有戏。

基于这样的定论,对于赵丽颖来说,无论从眼神戏、台词说话、身形气质符合上,都基本达到了及格的水平,也有网友举例了其中两场戏,比如,一个是在地里扛锄头刨地指甲缝里的土:一个是打糍粑时与雷爷爷配合时的熟练配合。

有网友指出,赵丽颖的细节表演让我相信她就在这个村子里,还有设计蹲下和小朋友说话等等细节,她对待每个角色都很认真。

认真当然是赵丽颖作为一个从不知名小演员一步一步靠着自己努力走到如今一线小花位置的人设。

她在后来成名后所拍的每一部偶像剧都贴上了认真的标签,从《花千骨》到《楚乔传》都是拼命三娘的人设和通稿,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当然是必要的,可是有时候往往过犹不及。

到了如今的正剧里,赵丽颖的宣传变成了“造型丑,状态差,等了十六集才上线的赵丽颖,果然没叫人失望!”

如今,流量明星演起戏来,这些作为演员最基本的要求都变成了努力的上限。

可是,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个演员的下限吗?

赵丽颖是一个好演员,但是之前的偶像剧掩盖了一个最致命的事实,一旦出演正剧,就暴露了他非科班出身在演技和台词上的短板。

这对于追求演员之路的赵丽颖来说是最可怕的。尽管她很努力,尽管一些科班出身的演员还不如她。可是,我们比较是不是要和行业里最好的相比呢?

偶像剧人人都可以演,甚至那些盛名之下的“四千年美女”都可以夸演技了,赵丽颖当然是超过她们百倍的。

但是缺乏共情,是最大的致命点。

尤其是对于以流量著称的小花和小生们来说,一直被诟病的演技差,没有演技,其实并不单单是指他们演戏尴尬,台词不好,甚至有些明星依靠抠图替身演戏,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说他们缺乏真实的生活经历,对于苦难的理解就缺乏一种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演绎那些需要有生活体验和感悟的角色时,就缺乏甚至没有共情能力,无法引发观众对于他们演绎角色的那种共鸣感和感同身受。

因此,只会记住是某某某演了这个角色,而不是这个角色的名字。最后关注的点依然是这个明星本身,而记不住剧中的角色名字。

所以,你看那些流量明星,也出演了很多影视剧,甚至很多都在为了电视剧的番位撕得不可一世,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的咖位和重要性,可是一旦影视剧播出之后,往往是顶着一番的番位,却演成了十八线的演技,甚至很多网友调侃,“剧中的桌子都比他们演的好。”

当然,桌子演得好不好还只是静态的,但是当那些被誉为老戏骨的老年演员乃至有经验的配角和群演都能够分分钟秒杀这些一番二番的小花和小生时,为了撕番位而不遗余力的流量明星们,你们难道不脸红吗?

用偶像剧的标准去要求一个流量明星,似乎是不公平的,可是那些流量明星在流量即将消耗殆尽后,往往又试图想华丽转身做一个真正的演员,于是就各种挤破头想要出演正剧,甚至零片酬出演,只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和更好的前程,企图通过镀金正剧洗刷到流量之耻。

可是,他们往往忘记了,当初有多么喜欢流量带来的红利,如今就会遭遇多大流量带来的反噬。

如果那些流量明星只是出演了一两部正剧就可以摆脱流量明星如今的负面评价,那么,你让那些辛辛苦苦演了十几年配角依然不火,或者突然厚积薄发大火的中年演技派演员情何以堪!

他们难道不努力吗?他们难道比流量明星差吗?

只是他们心中有一颗初心,知道作为一个真正的演员需要什么,也明白坐得十年冷板凳,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流量明星在偶像剧中可以凭借空洞的剧情和情情爱爱以及配音收获一众粉丝支持,为了看那些你爱我,我爱他,他却爱着你的狗血剧情而买单,疯狂转发这些爽剧带给他们的快意和感觉的时候,其实是在如吸烟一样,获得了短暂的满足感和虚荣感,一旦影视剧下线,谁还会有心思去刷第二遍呢?这样的剧值得刷第二遍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