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说了我群里很多人开始清仓保险,其中一位群友清仓理由是认为在惠民保出现后,居民对保险的需求大大降低,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公司失去了大量的市场,前景黯淡。 我国医保制度由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构成,覆盖面广、但保障程度有限:2019 年共计13.54 亿人参加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但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实际支付比例仅75.6%、59.7%,个人负担高达24.4%、40.3%,医保内大病大额自负费用仍然较高,而各地大病医保涵盖病种、报销比例等相对有限,亟需商业保险进行补充。而此前市场热销的“特药险”、“百万医疗”等爆款报销型医疗险,健康告知要求较为严格、易发病人群保费偏高,“惠民保”应运而生。 “惠民保”由地方政府牵头、保险公司承保,面向医保参保人员,属于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定位是在医保之后提供二次保障,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主要为转移医保内大病大额自负费用的开销而设。惠民保的本质上也是一款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的商业医疗保险。 理解惠民保的五个要点:第一,它是商业保险,第二,它是医保之后的二次保障,第三,它具有普惠性质,第四,面向医保参保人员,第五,它是医疗保险。 在人身险的四大险种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医疗险中,惠民保和前三种保险品种没什么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惠民保和医疗险的是是非非。 惠民保的优势是什么? 第一,门槛低。惠民保无年龄限制,出生28 天以上即可参保;覆盖人群广,无缝衔接医保,所在地基本医保参保人均可参保;无等待期,购买即可享受保障;无职业限制,所有职业均可参保;无健康告知,可带病投保。 第二,收费低。各省市依据保障范围、承保责任差异,采取差异化价格,但总体价格低廉,最低保费仅18 元,高的也就一百多,大家都能买得起。 第三,额度高。保障金额基本上在100万以上,着力解决了高额医疗费和重点疾病的药品保障。 那么惠民保的缺陷是什么? 第一,惠民保作为医保的补充,其保险范围仅限于医保目录。目前药品目录覆盖的药品只有2643种,约占全部药品的 1.56%。其中甲类640种约占0.38%,乙类药2003种约占1.18%。惠民保能申请理赔的,只有在药品目录内的自费部分,可以说比例是很小的了。 第二,免赔额较高。一般是两万元,这个两万元指的是每次的报销免赔额都是这样,它指的是如果病人住院,医保目录外全部自己出,医保目录内的费用经过医保报销后,高于两万部分是可以报销的。 (商业保险不需要考虑费用问题,全部报销) 我不知道大家对医院的现在治疗费用有了解吗?一般的疾病很难触发这个理赔额。(欢迎医务人员拍砖) 以宁波市城镇职工医保为例,若均为医保内费用,则38 万元以上才能达到宁波“甬惠保”的起付线。也因此,“惠民保”更像是一种大病保险。 第三,续保方面,惠民保一般是一年,续保规则也不明确,而商业保险一般是保证续保六年,或者二十年,并且明确说明,生病理赔后能够续保,能够继续赔付住院医疗费用。 第四,惠民保不包括住院前后门急诊费用。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住院前后的门急诊费用其实很贵。(同样欢迎医务人员拍砖) 第五,使用惠民保报销的前提是先使用医保,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后续报销就失去了先决条件。 《医保法》规定有三项医保不结算,分别为:当由工伤保险赔的、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所以工作时间、上下班途中、三方交通意外、高空坠物、市政道路跌落等意外,都不能用医保结算。医保不能结算赔付,惠民保自然也无法理赔了 第六,重疾住院津贴、护工费用、质子重离子治疗等特色服务没有。如果你对这些服务有需求,那么抱歉,你就必须购买商业保险。 而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惠民保不赚钱,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政府托底,财政支持的项目,不是的,它是一个彻底的商业医疗险。 如果政府托底,财政支持,那么直接增加医保的保障范围和保障额度就可以,为什么需要这个惠民保? 惠民保的本质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健康险需求迅猛爆发,但是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很大,没办法了,只能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惠民保,本质是一款商业保险,是一款短期健康险,它面对的是医保保障不充分,但是又没有能力去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 惠民保定位为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性产品,低准入门槛带来的高逆向选择必然带来盈利压力,前期规模较小的时候无所谓,等规模做大之后其亏损逼迫商业保险公司要不调高价格,要不减少保障责任。 一个以商业保险公司持续、大额亏损为代价的保险产品必然是没有未来的。 那么,什么人群适合购买惠民保呢?首先是因为健康原因不能购买商业健康险的,赶紧买。其次是经济能力不允许的。 说到底,你如果有惠民保,那么当你经济允许,身体健康的时候,你还是需要商业医疗险,但是当你有商业医疗险的时候,你就不需要惠民保了。 很多人认为惠民保、互联网保险等商业模式会冲击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公司。 但是有两个事情,我需要提醒。 第一,截至2020 年9 月,市场约有24 家保险公司承办惠民保业务中国平安集团累计承办最多,累计14 个;紧随其后的人保财险承办9 个;中国人寿集团承办6 个;太保集团承办3个;泰康养老和永诚财险各承办2 个;其他保险公司仅承办了1 个项目。 第二,水滴筹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水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2.092亿元、3.215亿元、6.639亿元,2020年的亏损直接增加了107%。 水滴使用腾讯财付通的支付业务,过去三年向腾讯支付了6440万元、7790万元和3410万元的付款处理费。2020年,水滴还付给了腾讯1.872亿元的营销费用。此外,水滴过去三年也使用了腾讯的云服务,2020年耗资2690万元。 腾讯按权益法结算亏1.2亿左右,但通过关联交易收了水滴2亿多。 总是有人觉得互联网保险、惠民保要把传统保险公司终结,请问,怎么终结? 大家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 所以,我还是挺佩服慧择网、众安在线这两家公司的,能实现盈利,真的太不容易了,但是要说冲击大保司,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总结一下:惠民保的本质是一款短期商业医疗险,和重疾险、寿险、意外险没关系,目前能够兴起是因为政府的支持推广以及本身对商业保险公司的引流作用,只会为保险市场的扩大贡献力量,绝不会冲击商业保险公司自己。(自己冲击自己?)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