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尽江南草未凋

 pfm 2021-05-31

 作者:贫村.刘平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937年初春,刘厚生携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告别烟柳繁华的扬州城,乘坐老式的拱嘴公共汽车去往镇江,再由镇江坐轮船朔长江而上踏上归乡的旅途。 “到家矣,到家矣!”“一家人都回来矣,”“回来矣就好哇!”“人才两旺,衣锦荣归,衣锦荣归哇!”……经多日的舟车劳顿,一家人终于到了距泰和县城不足五里路的那个叫杏岭的村口,前来迎接的亲友们用亲切的乡音热烈地招呼着远道而归的游子们。

1945年早秋的一个深夜,在一阵阵凄凉的哭声中,年界七旬的厚生手握着那张刊载着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报纸,安祥地闭上了眼晴,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安葬于杏岭吊钟形祖坟处。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从回乡到去世,整整八年的时间,刚好与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重合在一起。

八年,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村庄,一场持续惨烈的战争,如同被编排过了一般,演绎着人世间的善恶、悲欢、进退、衰荣。

那个初春的下午,在油菜花簇拥的乡村水泥路上,我与友人雪儿踏着灿烂春阳,满怀期待,来到了县城西郊的杏岭村。我们不为踏春赏花,这个古老的小村庄,虽叫杏岭,却并不产杏,也无杏花可赏,但,它却在几十年前神奇地与中国杏坛的一桩大事发生了关联——1940年10月国立中正大学创建于此!

一个偏僻一隅的小村庄,怎会与一座堂堂的国立大学相关联?因着怎样的原因?有着怎样的经历?相信,每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人,都会有一长串的疑惑需要探究,需要解答。尽管此前我已经翻阅过大量资料,清楚了这段历史,但对这个有着特殊经历的村庄的牵挂却与日俱增,总想着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里去找寻点什么。拐了好几个弯道,问了好几个路人,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座保存完好的两层砖木结构的老楼,这座挂有“国立中正大学总务处”匾牌的老楼,本是当年从杏岭走出去的大富商刘厚生家刚建起还未搬进去住的大宅之一。草创于兵荒马乱时期的中正大学,各种条件先天不足,只能寻求地方援助。当时任江西省教育厅长的程时煃前来刘家商谈借房办校之事时,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刘厚生二话不说,不但一口答应把房屋无偿借给中正大学使用,还把家中正准备新建别墅的所有建材也悉数无偿捐给了中正大学的校舍建设。 

    那天因我们未事先联系好,结果没找到保管钥匙的人,未能如愿踏进楼里详细探访,心中满是遗憾。房子虽老,却依然葆有大户人家豪宅的气派和坚固。窗户高而严密,整石砌成的门窗框,不留丝毫缝隙,我千方百计想从某个缝隙或某个漏洞哪怕窥探一下里面的目的也未能如意。悻悻然间,看见屋后墙根下有一些老人正在阳光里“闲坐说玄宗”,我心里一亮,或许从他们身上也能有所收获吧。无奈,老人们的年岁还没有大到足以见证那段已渐行渐远的历史,他们甚至还没我知道得多。失望之际又不甘,我与雪儿只好举着手机嚓嚓地把刘家遗留的那些风烛残年的老屋旧楼甚至残垣断壁收到相机里,以期望从这些旧痕中还原过往的些许情节。就在这时,我们意外地获得了刘百万的小儿子、90岁的刘建华先生的联系地址!

就这样,让我邂逅了《秋尽江南》这部书。

我用了两周时间精读了这本没有书号、非公开出版的书,我都不知道该把它称为自传体小说还是小说体自传,若说是小说,书中所有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都是真实的 ,不需要任何原型。说是自传,作者又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以文学的笔法书写而成。书中的主要人物刘厚生,正是在泰和老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传奇人物——刘百万。作者荒原,就是刘百万的长孙、现居大庆的92岁老人刘明荣先生。这部30多万字的书,详细纪录着1937年初春刘百万一家从扬州回到阔别四十余载的故乡直至1945年老人去世的八年间,这个家庭、这片故土的经历与演变。

书是在作者退休后开始创作的,全书迷漫着追忆往事的淡淡感伤。1937年初春8岁的作者平生第一次回老家杏岭,那时局势还相对平静,刘家那些过惯了繁华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一时无法适应闭塞落后的乡村生活。几个月后,作者又随父亲、叔叔姑姑们重回到扬州。不久,便发生了“七七事变”,接着淞沪战事又拉开了序幕,扬州危矣,非久留之地。刘家那些重回扬州的年轻人再一次朔江而上,这一次,准确说来有逃难的意味。作者姐弟随父母及母亲娘家一家人,沿长江,过江西,经湖南、重庆一路向西,来到昆明,投奔在西南联大教书的舅舅肖承宪,这一呆就是两年。后因父母婚变,作者于1939年初冬随父再次回到杏岭,至1946年离开家乡。作者这一生,算起来在老家生活的时间不过七、八年,对于这片叫故乡的土地,他更象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始终用一种近乎陌生的眼光,细腻打量着特殊时期故乡这片土地,以及故土上的一切。那些我们熟悉得已近麻木的泰和方言土语,经作者的精准引用, 读来既亲切又带着异质的新鲜感,猛然发现,我们的方言土语原来还有如此强大的表达力!

读后全书,我心内生出无限感慨和感激。正如书的后记里所说:“不能让他们的足迹为时光淹没”,作为后辈,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作者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在年老体弱之时,毅然拿起笔,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细致而生动地为今天的我们还原了这块土地那个时期的真实面貌,还原了传说中那个宅心仁厚、乐善好施、忧国忧民的富商刘百万的血肉形象;还原了以中正大学教授姚显微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勇赴国难、壮烈殉国的悲壮故事;还原了山河破碎时期家国一体的动荡、苦难以及苦难中的那种不屈不挠抗争的民族精神和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